20、二十一世紀的挑戰(2 / 3)

最近,大氣平流層的臭氧被人造的氟氯化碳破壞引起了世人高度的注目。一向被認為非常安定而對健康無害的氟氯化碳,沒想到擴散到平流層,被紫外光分解而產生氯原子之後,竟給臭氧層帶來這麼大的問題。直到最近一直沒人會想像到在南極的平流層在冬天竟會產生巨大的“臭氧洞”。幸而,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與呼籲,十年前世界上的許多工業化的國家共同簽署了“蒙特利爾公約”,大量減少氟氯化碳的產生與使用,情形已不再繼續惡化。不過如要恢複到原來的狀態,恢複臭氧層防止紫外光滲透的功能,我們還得要繼續不斷地努力下去。即使我們今天完全停止排放氟氯化碳,目前留在大氣中的這些化合物,也要等到四、五十年後才會消失掉。相對於平流層的臭氧在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線的破壞,在對流層也就是在地平麵上經由氧化氮的光化學催化產生的臭氧,對人體的健康卻有很大的害處。最近的測量已顯示,在工業化的北半球,已經圍繞著地球形成了一環。臭氧的問題與酸雨及二氧化碳等氣體促成的溫室效應都是超越國界的問題,隻靠世界上的一個人或一個國家的努力是根本無法解決的。

隨著人類活動的國際化之後,還有一件值得大家關心的事,是世界各地不同的疾病可能很快地傳染到全球各地。每天繁忙的飛機載滿了旅客與貨物飛越海洋與大陸到世界各地時,導致疾病的微生物、細菌與病毒也不可能局限於某地區。況且我們還得記住,人類是無時無刻不與這些小東西的演化在競爭。從演化的觀點看,有較長的生命周期的人類不一定占有優勢,微生物、細菌與病毒的生命周期往往是幾個小時或幾天,而且暴露在輻射或化合物環境下時,很容易引起突變。

從上述的討論中可以很顯然地看出,人類的將來確實是築構在全球化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生態的體係中,每個國家與地區相互依賴將變得很重要。而且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會發現我們生活的天地確實是整個地球,我們都將生活在一個“地球村”裏,而且地球上各地人民的命運將會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麵對著這麼一個情況,尤其是麵對全球性的困境,我們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不能夠再像以往一樣,在強烈的競爭中盲目地走下去。許多事是我們必須立即著手改進的,特別是能源的使用與它對環境惡化帶來的一些問題。為了能夠使整個世界永續發展下去,我們必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發展新的能源,以減少我們對礦物燃料的過度依賴,並且仔細權衡人口政策與人類的活動對生態與環境造成的影響。

但是,另一件似乎是更重要的事是,居住在工業化國家的人們要認真地麵對一個問題: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像我們這樣生活,我們的地球承受得了這種負擔嗎?最近,世界各國為了在以高科技為後盾的經濟競爭中取得優勢,都在努力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希望能在短暫的時間內趕上先進國家。但是如果先進國家走過的路,或是目前正在走的路,不是一條全世界能夠永續發展的康莊大道,那麼未開發或開發中的國家緊緊跟在先進國家的後頭努力追趕,就似乎毫無意義。因為這一段辛苦追趕的路程,很可能是人類共同走向滅亡的路程。

1997年12月在京都召開的有關全球溫室效應的會議裏,曾有了些共識。工業化的國家將努力在2010年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到比1990年還少5.2個百分點,這雖是很好的起點,但歐美國家的往回走,並不意味著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也就跟著凍結,如果在2010年地球上60多億的人口,平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全部達到工業化國家1990年的水準,那麼我們的地球確實是承受不了的,溫室效應將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二次大戰之後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特別是汽車與摩天大樓為象征,是發展中的國家人民最羨慕也最想追趕的目標。於是我們看到發展中國家,一旦經濟有些進步,伴隨著高樓大廈而來的是交通的阻塞與空氣的汙染。我們必須認清楚美國人口雖隻占有全球人口的5%,他們卻在消耗著全球30%以上的能源。

1997年京都的會議似乎非常明確地告訴世人兩件重要的信息:第一個信息是我們的地球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地開發,也不可能無限地吸收人類生活產生的種種汙染;第二個信息是從二氧化碳的排放來說,在將來到2010年時,必須轉回到過去的1990年的標準,這不也告訴我們,工業化國家走過的路似乎走過了頭,的確不是整個人類永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十幾年前隨著第三世界科學院的成立,第三世界國家的科學家們較有密切的來往,他們在南半球麵對著的許多共同的問題,往往不是北半球的已開發國家有興趣的問題,更不能指望已開發國家能夠接濟他們走出困境。他們也了解,如果真要趕上西方國家,他們必須在教育與科技研發上更加投入,而且要走出自己的一條可行的路,不是盲目地跟著走。如果世界各地的人們立足在各地不同的生態與環境中,而在解決衣食住行的種種問題時,各自走出一條能永續發展的路,那麼全世界的永續發展才會落實。將來站在世界的前端,引導全世界往前邁進的國家,一定是為人類永續的發展做出最大貢獻的國家。這些國家不一定是目前已開發的工業國家,也可能是目前正在迎頭趕上的開發中的國家。如果大家認同我們居住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的這一個事實,那麼我們就得學會常常把全球的利益掛在心上,為此著想,為此行動。

此外,還有一件事情我們必須努力克服。幾百年來,人類累積的科學知識是全人類自由分享的,現在的科學家們大都也堅信科學研究所得的知識是屬於全人類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在目前的社會裏,當有人把累積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技術,並把它應用到社會性的生產後,它就成為經濟競爭中的基礎與利器。知識產權與專利的保護變成很重要的一件事。知識的分享便止於所謂“競爭前”的技術,而完全不適用於“有競爭力的技術”。當然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它的確有它的曆史意義。長期以來,科學知識的探求與技術與產業的發展並沒有帶來彼此之間很大的矛盾。可是最近我們卻看到科學與技術之間的距離,或者說,是科學發展與技術的時差是愈來愈短了。有關汽車的科學研究到市場上的銷售也許花了好幾十年的時間,電子計算機花了五年,但微處理機卻隻花了十八個月。在某些科學的領域裏,我們已經不知道基礎科學的研究與技術的發展應用之間如何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