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7月,到現在已有87年的曆史。
中國共產黨87年的曆史表明:她不愧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她不謀取任何私利,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無論敵人來自何方,壓力多麼強大,也不論環境如何複雜與險惡,她始終不渝地為了中國人民的利益,為了中國的強盛,為了人類的徹底解放而英勇奮鬥。中國共產黨的曆史是用鮮血和生命寫成的,據統計,全國有名可查的烈士有370餘萬人。在浴血奮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使一個落後貧弱、備受列強欺淩的舊中國自豪地站起來了,成為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中國共產黨87年的奮鬥,為中華民族寫下了最光輝的曆史篇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就是曆史的結論。
1.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及其早年革命活動時期
(1919年5月至1923年12月)
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及早年革命活動時期,是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台,科學社會主義思想開始在中國生根開花,在一個約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誕生了共產黨,產生了偉大的共產主義運動的時期。中國革命在世界革命潮流的影響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重新走向新的高潮。
2.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也稱第一次大革命時期或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時期。這個時期,是在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影響和推動下所進行的第一次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大革命。革命直接打擊的目標是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革命力量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組成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革命中心開始在廣州,後來在武漢。革命鬥爭形式主要是武裝鬥爭。
3.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黨經過極端艱苦曲折的鬥爭達到成熟、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曆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反動派的野蠻屠殺和“圍剿”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克服了自己內部的幾次機會主義錯誤,進一步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創建了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鍛煉和培養了一批革命與治國的骨幹,成功地引導中國結束了內戰的局麵,進入全民族抗日的階段。
4.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工農商學兵各界、各民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戰,它的主要打擊對象是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在此期間,以毛澤東同誌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總結曆史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全黨的空前團結,壯大了人民革命力量,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又稱全國解放戰爭時期,是中國的革命力量與反革命力量進行大決戰的時期,也是毛澤東思想進一步得到全麵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矛盾,是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國民黨反動派和中國人民大眾的矛盾。鬥爭的焦點是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新中國,還是維持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鬥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大眾,打敗了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國民黨反動派,奪取了全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