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日記十五 六月(2 / 2)

二十二日曇。夜東亞公司送來《マルス美術叢書》七本,十二元八角。得半農信。

二十三日晴。午後得小峰信並《飄渺的夢》十五本,又半農見借之《浣玉軒集》二本。下午素園來。得品青信並《詩人征略》二函,即還以前所借書。晚高歌來,贈以書三本。夜風。

二十四日晴。上午秋芳來,未見。有麟來並贈柿霜糖兩包。寄半農信。寄朋其信。寄小峰信。寄素園信。寄女師大試題。下午雨。

二十五日晴。午後訪季市。往留黎廠取書。下午雨一陳。

二十六日晴。午後訪品青並還書。訪壽山,不值。往東亞公司買《猿之群 と*** 》一本,《小說 と見 ****之民族性》一本,共泉三元八角。訪小峰,未遇。訪叢蕪。下午得朋其信。得季野信。得李季穀信片。

二十七日星期。晴。母親病,往延山本醫士來。下午寄朋其信。寄遇安信。晚小峰、品青來。夜有麟來。

二十八日晴。上午往留黎廠。往信昌藥房買藥。訪劉半農,不值。訪壽山。下午訪小峰,收泉百,並〔信〕托其寄半農並稿〔8〕。夜得小峰信,即複。濯足。收久巽所寄幹菜一簍。

二十九日晴。晚得陳慎之信,即複。

三十日晴。上午以小說史分數寄北大注冊部。寄小峰信。下午得遇安信。季市來。晚遇安來並持來《國文讀本》三本,贈以《華蓋集》等四本。夜得高歌信並《弦上》第十九期五分。

注釋:

〔1〕指校閱《彷徨》清樣。

〔2〕《<窮人>小引》《窮人》,韋叢蕪譯,魯迅以日譯本進行校訂並作小引,後收入《集外集》。

〔3〕司徒喬所作畫展覽會****至六日司徒喬在北京中央公園水榭舉行個人畫展,魯迅往觀並購《五個警察一個○》和《饅店門前》各一幅。

〔4〕即《通信(複未名)》。後收入《集外集》。

〔5〕指《小說舊聞鈔》。編完後於本年八月一日作序。

〔6〕指北新書局。一九二五年三月李小峰在魯迅等支持下創辦於北京。一九二六年設立上海分店,一九二七年春總店遷滬。魯迅除將自己大部分著譯交它出版外,又為之編選、校閱書稿,介紹作品、編輯叢書。一九二七年冬起,又先後為它編輯刊物《語絲》和《奔流》,並為《北新》半月刊譯稿。後由於該店改變經營方針,長期拖欠魯迅和其他作者的版稅、稿費,關係逐漸疏遠,幾至訴諸法律。

〔7〕未名社文學團體。一九二五年八月由魯迅發起成立於北京,主要從事外國文學的翻譯介紹。成員除魯迅外,尚言韋素園、李霽野、台靜農、曹靖華和韋叢蕪。魯迅曾將自己的部分著譯交未名社出版,為該社編訂書稿,編輯刊物。創辦初期並在經濟上給予支援。一九三○年秋後因個別社員不顧社務,濫支社款,遂使工作停滯,經濟虧損。魯迅於一九三一年五月聲明退出,不久該社即解體。

〔8〕即《馬上日記。豫序》後收入《華蓋集續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