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你們快走吧!”吳富蓮見陳宜貴猶豫不決,堅決地催促著。
“走吧,宜貴同誌,天一亮就走不出去了。”孟強楚成也催促著。他凝視著漆黑的夜色,緊緊握住陳宜貴的手。
陳宜貴等攙扶著吳富蓮和孟強楚成走進一條山溝,找到一個被敵人廢棄的窩棚,把兩人安置在窩棚裏,留下一點幹糧,把孟強楚成的馬夫也留下了。
吳富蓮、孟強楚成告別了患難與共的戰友,和寒冷、饑餓、傷痛一起留在窩棚。窩棚裏好黑,深邃的黑。吳富蓮疲累已極,斜靠著窩棚。她,此刻在想些什麼?
吳富蓮1911年生於福建省上杭縣水口區官莊村,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4月在中央黨校學習,翌年學習結束後任閩粵贛省委婦女部長。吳富蓮是中央紅軍參加長征的30名女同誌中的一個。長征中,軍委機關組成一個縱隊叫“紅星”縱隊。黨中央和政府機關、衛生部門、總工會、青年團等組成一個縱隊,叫“紅章”縱隊。“紅章”縱隊是一支龐雜的隊伍,不僅有野戰醫院的傷員休養連,還有徐特立、董必武、謝覺哉等老同誌和女同誌。鄧穎超患肺結核,吐血,在休養連用擔架抬著走。吳富蓮就在“紅章”縱隊,和王泉媛等12名女同誌編成婦女工作團。婦女工作團沿途要宣傳群眾,以爭取各族群眾對紅軍的支持。她們帶了五副擔架,三名傷員以及患病的鄧穎超和賀子珍,每天要找十個民夫抬擔架。紅軍轉戰到廣西,八軍團打了一仗,傷員陡增,一天要找一二百民夫。她們有著直言不諱的勇敢和百折不撓的真誠。她們白天深入群眾之中做工作,晚上行軍,不能走大道隻能走小路,道路崎嶇難行。吳富蓮是小腳,但走路爬山從不落後。
翻過雪山的一天,吳富蓮和王泉媛外出買糧碰見巡視工作的周恩來副主席。周副主席和藹地問:
“小鬼,怎麼跑到這裏來啊?”
“報告副主席,我們打糧去。”快嘴快舌的王泉媛搶著回答。
“嗬嗬,就你們兩個?真不簡單,你們的膽子也夠大的!”說著,周副主席從皮包裏拿出一個本本,在上麵畫了幾行字,然後撕下折好,要吳富蓮、王泉媛交給當時總衛生部的朱良才政委。事後她倆得知,條子上除誇獎她倆外,還批評了朱政委沒派武裝保護她倆,不關心她倆安全。這件事深刻地印在活著的王泉媛心裏。
紅軍一、四方麵軍會師後,吳富蓮編入左路軍,與紅四方麵軍廣大指戰員一起,三過草地,兩爬雪山。1936年10月,三大主力會師會寧,吳富蓮調任婦女團政委。西路軍失敗,吳富蓮被俘押往武威,寧死不屈,自殺身亡,犧牲時隻有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