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祥州_第兩千零九十三章 創新中心(1 / 2)

當然,隻有優勢還是不行的,因為要建立國家鎢與稀土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還需要通過專家的論證,要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審批,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要動用整個祥州市的力量,這不是祥州工業大學一家能夠做到的。

因此,他們才請來了蘇星暉,因為隻有這位新任市委書記支持他們,他們才能夠有通過論證,通過審批的希望。

他們是知道蘇星暉背後的背景的,有這樣強大的背景,要搞定這些事情易如反掌。

蘇星暉聽了蔡英武的彙報,又拿了一份相關資料看了起來,邊看邊點頭,說實話,他對祥州工業大學的工作還是很滿意的,他們的工作做得很紮實,將籌辦國家鎢與稀土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的一些準備工作都做得很好,符合相關規定。

如果他們本身的實力不夠的話,蘇星暉也不可能動用自己的力量去幫他們開後門,那樣,就算他們成功建立了國家鎢與稀土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中心,以後也會被傳為笑話。

而且建立了國家鎢與稀土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相關部門是會撥款下來的,撥款數額還不小,如果蘇星暉動用自己的力量去幫他們開後門,那不等於是騙取國家科研資金嗎?那樣的事情,蘇星暉是不會幹的。

現在,既然他們的實力足夠了,那蘇星暉幫他們一下,也是無可厚非。

事實上,這個國家鎢與稀土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的建立,對祥州市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不止於是讓祥州工業大學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這個創新中心研究出的科研成果,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直接轉化成gdp,這就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道理了。

現在這個信息社會,對有色金屬的應用是越來越廣泛了,特別是電子業,對有色金屬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有色金屬方麵的應用技術,有可能會催生電子業的革命,所以,這個創新中心的重要性就可見一斑了。

蘇星暉對蔡英武的彙報還是給予了比較高的評價,明確表示會大力支持祥州工業大學建立這個國家鎢與稀土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這讓祥州工業大學的領導,從蔡英武之下,都是非常興奮。

呂建策同樣也非常興奮,這個創新中心如果建立起來,那可是他的一個大政績。

蘇星暉還鼓勵祥州工業大學繼續努力,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一些,還可以建立其它的實驗室,因為祥州工業大學在有色金屬方麵的技術積累還非常多,不光是鎢和稀土,在其它方麵也應該有所建樹。

蔡英武回答說,他們確實有這方麵的計劃,在應用得比較多的銅、鉬、鋰等有色金屬方麵,他們都準備建立相關的實驗室。

不過,他們的資源和精力現在還是比較有限的,所以飯得一口一口的吃,現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先把這個國家鎢與稀土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建立起來,因為這兩樣東西,是祥州市儲量最大,也最有優勢的有色金屬,等到這個創新中心建立起來,再來進行下一步。

蔡英武的回答讓蘇星暉還是比較滿意的,祥州工業大學不好高騖遠,量力而行,卻又有著長遠的計劃,這是非常好的。

而祥州工業大學的未來應該也是非常光明的,因為祥州工業大學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在科研方麵的技術積累很足,完全可以建立起幾個相關的國家級和省級實驗室,這為他們邁入一流大學的行列,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科研之外,一個大學最重要的還有教學,蘇星暉也問了一個他們教學方麵的一些情況。

這方麵,祥州工業大學也做得很不錯,他們的生源在省內算是非常優秀的,他們也是省屬重點高校,雖然名字叫工業大學,可是在他們合並了幾所大專院校之後,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了一所綜合性的大學,所以,他們的學生就業方向還是比較廣泛的。

祥州工業大學的學風很好,所以教學質量不錯,他們的畢業生還是很受歡迎的,大多數都去了沿海一些大城市,或者是瀚海科技、玄武科技、金風科技等大公司。

像瀚海研究所裏,有不少工程師都是從祥州工業大學畢業的,目前在瀚海研究所裏擔負著重要的工作。

說到這裏,蔡英武很是自豪,畢竟這都是他們祥州工業大學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