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星暉倒也確實聽侯文昌他們說過,說他們有不少科研人員都是從祥州工業大學畢業的,他們的科研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因此,他也是連連點頭,對蔡英武的話表示肯定。
在會議室裏聽完了彙報之後,蔡英武等人便帶著蘇星暉去學校裏麵看了一下,比如他們的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實訓基地等等,這些東西是最能反映祥州工業大學的實力的。
結果也還是讓蘇星暉比較滿意的。
其實,祥州工業大學的建築物大多數都已經比較舊了,畢竟祥州工業大學成立於五十年代,已經有了將近六十年的曆史了,這麼久的曆史,這裏的建築物當然都有一種時代帶來的滄桑感。
建校初期建設的那些建築物,其實很多都已經不存在了,事實上,建校初期建設的建築物,也並不多,剛開始成立的時候,祥州工業大學還叫祥州工業學校,是一所中專院校,規模也非常小,就幾幢建築物,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最初的這些建築物大部分都被拆了。
現在還留下來的是一幢蘇式風格的筒子樓,這幢筒子樓全是紅磚建成,風格很是粗獷,但是質量也確實是非常好,這幾十年來,隻修葺過一兩次,現在還是能住人,目前住著一些校工。
這幢樓的外麵還爬滿了爬山虎,綠意盎然,在這樣的夏天,這樣的綠意也拂去了不少
(本章未完,請翻頁)
暑熱。
剩下的建築物,都是在後麵幾十年裏陸續建成的,大部分也都有了至少二三十年的曆史,建築風格並不時尚,但是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
最新的一幢建築物還是三年前蔡英武剛剛上任的時候建的一幢教學樓,高十二層,這也是蔡英武新官上任三把火裏麵的一把火。
而祥州工業大學的圖書館,則是十年前香港一位著名的實業慈善家逸夫老先生捐贈的,叫做逸夫樓,這座圖書館高十層,除了那幢最新的教學樓之外,這就是最高的一幢建築了。
對這位老先生,蘇星暉還是非常敬佩的,全國的學校裏,有太多逸夫樓了,每一幢逸夫樓,都是他的一座豐碑啊!
這些建築物都比較老舊了,設施也都有一些落後了,跟現在的那些名牌大學不能比,比如這裏的學生宿舍樓,沒有一幢安裝了空調的,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都給學生宿舍安裝了空調。
倒是實驗室裏的設備,更新了不少,這些設備有一部分是祥州市政府撥款購買的,還有不少都是在校企合作當中,那些大公司捐款購買的,或者是直接捐贈設備,讓祥州大學的實驗室設備,提高了一個檔次。
這些比較先進的設備,當然也能夠讓祥州工業大學在科研方麵的能力更上一層樓,讓他們能夠更好的進行研究,出更多的成果。
看了這些,蘇星暉對蔡英武等人還是比較敬佩的,因為祥州工業大學的行政樓都有著二十年以上的曆史,比較老舊了,而且辦公設施也很一般,安裝了空調的辦公室並不多,就連蔡英武自己的辦公室裏都隻有一台窗機,估計已經有十年以上的曆史了,一開動就嗡嗡作響,就像是開了拖拉機一樣。
整個行政樓裏,隻有會議室裏有一台櫃機,還比較新,所以今天蔡英武他們向蘇星暉彙報情況,就在會議室裏,因為這裏比較涼快。
祥州工業大學獲得了市政府的撥款,和這些大公司的捐款,首先不是改善自己的工作條件和住宿條件,而是想著購買那些先進設備,這真的是很不容易的,這證明了蔡英武他們是以科研為先,這也怪不得祥州工業大學能夠保持一本院校的水準了。
蘇星暉親眼看到的這些東西,也是做不了假的,祥州工業大學的行政樓、教學樓、宿舍樓都很少安裝了空調,而就是實驗室裏空調最多,因為這裏必須要保持恒溫,那些寶貴的設備是不能在溫度太高的地方工作的。
他們如果做假的話,又如何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裏把空調都拆下來移到實驗室來呢?
因此,蘇星暉的心裏已經下了決心,他要幫助祥州工業大學通過專家論證,通過國家的審批,把這個國家鎢與稀土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早日建立起來。
相信這個創新中心,在祥州工業大學,是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