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行話(1 / 2)

與杜家簽約的都是老師傅而不是新手,但製造業向來講究的師徒如父子,尤其是一些絕活,本來就是隻傳兒子的。

當父親的,自然能做孩子的主,徒弟手藝差給東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那就由師傅負責賠償。

杜家做的是金銀玉石的製造生意,這行的師傅收入都不菲,但同理,他們經手的寶貝隻要壞了一件,可能就得賠個傾家蕩產。

老師傅們不可能把太值錢的首飾交給徒弟做,而能讓徒弟練手的,他們心裏都有數,例如切割的寶石,如果明明是很大塊的,有經驗的師傅卻不自己動手,反而敢交給徒弟下手,那麼這大塊的一定是中間有雜質,本來就要當小塊買的。

不過在切割之前,師傅們一般是不會告訴徒弟真相的,做這一行的,本來就該把每一塊自己經手的石頭一視同仁對待,不能因為它值錢就躲閃不敢下手,也不能因為它不值錢就隨便下手。

再說幹切割這行的,連自己切的石頭值不值錢都看不出,這眼力也得練習啊!

所以為了考徒弟,師傅們都是將切割不理想的石頭當廢品放一堆,還得嚴厲訓斥徒弟,然後私下裏找相熟的匠人,讓他按原計劃加工,可別真當廢品扔掉,那是要賠錢的。

杜若香小時候眼力還沒練出來,她也不知道廢品裏還有這麼多道道,她就曾把人家計劃好要做項鏈的寶石,本來是要再切一塊大點的和數十顆黃豆大小的,結果她找了另一個也不知底的師傅,全切割成小塊做鐲子了。

這個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寶石是老板的女兒拿了,也是用來做首飾又沒浪費,老板也不會因此罰他們的錢,師傅們還能計較什麼?

可杜若香事後聽大哥說了,她心裏就過意不去,當時問一聲多好?她就是學設計的,知道畫一張圖紙要費多少心力,人家師傅又是靠這個吃飯的,她讓人家的心血白費了。

從那以後,杜若香就提醒自己拿邊角料之前要問一聲,不過巧的是,從那以後她就開始正式設計名貴的珠寶首飾,不接觸邊角料了,因為師傅們一置認為,三小姐可以出師了!

……

這一世重新從邊角料開始練習,杜若香還沒忘了這事,拿著圖紙去問王師傅,如果材料是有人已經定下來的,她就換一種寶石。

王師傅這元老極工匠可不是白當的,不用杜若香拿出原料,隻要看一眼圖紙,就知道她找的是什麼材料,可以說,那些所謂的廢品和邊角料究竟有什麼,全裝在他腦袋裏。

“這是三小姐自己畫的?”一看圖紙,王師傅眼睛就亮了。

杜若香點頭:“我想送件禮物給娘親。”所以她不會找誰幫她畫圖的。

“很大氣的鐲子,夫人出門也能帶。”王師傅這是肯定了杜若香的設計,不過這隻是簡單的將寶石嵌入金鐲子上,還不需要他這樣的老師傅親自出馬,“這個交給王浩做,三小姐看好不好?”

王浩是王師傅的長子,三十出頭的他也是王師傅徒弟中最出色的一個,十年後也是他接班撐起了王家金銀加工在業內的頭把交椅,就是現在讓他出手,也是大材小用了。

杜若香當然滿意,這是她給娘親的禮物,自然需要個好師傅,於是真心誠意的說道:“謝謝王師傅,王浩大叔的手藝爹爹和大哥都說好,還說大叔最善於鑲作了,香兒本來就想拜托大叔的,就怕大叔太忙了,幸好有王師傅在…”

“這點活沒什麼忙的,三小姐太客氣了。”對老人家來說,你誇他的孩子比誇他本人,還讓他高興,何況杜若香並非言之無物,王浩當初入門考的就是鑲作,這確實是他最拿手的,而且三小姐才來,不可能知道這麼細,那真是老爺和大少爺對王浩青眼有加了。

王師傅最高興的,就是從三小姐這兒知道了家主和未來家主對自己兒子的肯定。

……

其實現在的王浩還是二線的工匠,杜長平還沒給妹妹介紹到這邊,甚至聽說王師傅讓王浩來做妹妹的第一件作品,他還有點不滿:“王師傅為什麼不自己來?”這要是做不好看了,別人會以為是妹妹設計的差錯呢!

杜若香比大哥更知道王浩的實力,所以並不擔心:“王大叔是鑲作的行家,沒問題的。”

“王師傅當然會誇自己兒子了。”杜長平認為妹妹不該太耳根軟。

王浩還沒出色,但杜若香認為大哥應該要懂得手下工匠的潛力:“是真的,我親眼看王大叔幹活了,他鑲作是一等一的。”

“誰告訴你鑲作這詞的?爹爹嗎?”杜長平記得自己還沒交妹妹這些行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