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何氏(下)(1 / 2)

對送回妹妹的人,當哥哥的一定是必須感謝的,尤其是聽妹妹說,這個隻比妹妹大兩歲的女孩子是上山祭母的,孝順是美德,杜如海一聽就對何氏印象不差。

再看何氏傻傻的盯著自己哄妹妹,她一定是羨慕吧?杜如海對這個頭回見麵的女孩一下子心就軟了。

其實何氏最初發呆是懊惱自己走了冤枉路,不過看杜如海哄著妹妹,還不忘讓人去山上通知母親,去製造坊請父親回來,又讓人去買點心招待自己,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而杜杏娟,她隻須躲在哥哥懷裏訴說委屈就行了。

還真是羨慕!她要有這麼一個哥哥,哪用這麼辛苦?

這時候在山上的衛氏找不到女兒都快急瘋了,那些騙了杜杏娟的女孩眼見玩笑開大了,都咬牙不承認,衛氏決定要報官的時候,賞心軒兒子派人過來,女兒已經被好心人送回去了!

杜家當家長的自然要上門感謝恩人,杜家夫妻親自帶兒女送何氏回去,也是為了幫她解釋晚歸的原因。

這杜家老爺還隻是聽說何家也當過皇商覺得親近,衛氏可是一看是何家嫡女招呼她,那些姨娘有想露麵的,但這小女孩隻一個眼神就嚇的縮手縮腳的,再一打聽何家的詳情,就覺得這女孩不簡單。

衛氏再靜下來主要還是考慮自家女兒,杜杏娟天生性子就弱,同齡人遇上不好的難免被欺負,要是有個厲害的女伴能護住她,天長日久再熏陶熏陶…

杜杏娟膽子小但人不笨,事後她一想也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又聽丫環說那些女伴還把錯誤都推她身上,說她堅持一個人玩的…心裏真的發寒。

所以杜杏娟之後隻願意往何家跑,她佩服能獨當一麵的何姐姐,也隻信任這個朋友。

對此衛氏也樂見其成,何家女孩對陌生人都能送回家,真成了朋友還能欺負杜杏娟,而且看她管姨娘的手段,女兒跟著也能學些。

讓衛氏沒想到的是,因為杜杏娟和何氏處的太好了,她居然就再不同意別的女人當她的嫂子,尤其是當一家向杜家透露想結親的,正是當年騙她的女伴之一,杜杏娟反應激烈的又哭又鬧,就差沒找根繩子把自己吊起來。

衛氏本來也看不上那家,那樣的女人要進了門給她兒子吹枕邊風,挑唆他兄長不照顧妹妹,他們當老人的走也走不安心。

再問兒子,杜如海其實心裏早看中何氏了,但當爹娘麵還是說婚姻大事父母做主,隻是他絕不會為了美色傷了兄妹的情分。

這代表他不討厭何氏…衛氏就開始分析了…

一開始衛氏隻當何家的是自己女兒的好朋友,沒像選兒媳婦那樣挑剔,加上何氏對杜杏娟有恩,而且杜家丫環也說了,人家對小姐非常維護,比親姐妹都好。

這樣一來,何氏在衛氏心中地位就比別的人選高了一些,再分析何氏的人品,這些年衛氏也是看著她長大的,接人待物可圈可點,不會讓婆家失了麵子,而且當年李氏父親升官還不悔婚的事大家都知道,這樣母親生的孩子,應該也是能同患難的。

還有何氏的那個家,估計等她父親沒了,她也不會再登娘家的門了,隻有丈夫兒女才是她的親人,不用擔心她胳膊肘兒朝外拐。

這樣算算,何氏沒什麼不好的,杜家就上門提親下聘,等何氏嫁過來的時候,婚禮可是驚動了全城,因為還生了三個庶子兩個庶女的何老爺,居然將自己一半的家產都給這個嫡女當嫁妝了。

但最讓衛氏驚喜的是,在杜杏娟出嫁時,何氏把自己的一半嫁妝送給小姑當了添妝,須知女子的嫁妝是自己私有的,何氏要不點頭,連她丈夫也不能動一文錢。

衛氏這時候才真正高看了這個媳婦,當然她也是個知道投桃報李的婆婆,她一半的嫁妝也是給了女兒,另一半則言明留給何氏生的孫女,她的嫡親孫女。

因為當時杜若香還沒出生,所以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嫡親孫女,衛氏還補充一句,要是何氏生的都是男孩,這些東西就由其做主。

婆婆也是有錢人家的嫡長女,嫁妝豐厚的很,這個何氏知道,衛氏是分了一半給杜杏娟的,她也知道,因為公公也是很疼愛女兒的,杜杏娟就是不用母親嫂子添妝,嫁妝也夠十裏了,何氏給了這些,就隻是因為兩人的友情。

所以何氏沒想到婆婆會把另一半都給她,是給她,而不是給她丈夫,給衛氏的親兒子。

杜如海對於此絕對是很高興的,要說他對這親事最滿意的地方,不是娶到了自己喜歡的女子,而是他的妻子和母親都從沒對他說過另一個人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