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明玉(上)(1 / 2)

(感謝百裏青玄的評價票。)

郭老爺難得和杜如津細談,一談便覺得相見恨晚,就是吃了飯也還說個沒完,讓杜如津幫他參謀這過年的幾天應該先去拜訪哪位恩師哪位同窗,甚至連帶什麼禮物也請教杜如津,這妹夫是皇商,對禮物的價值應該比他在行。

杜如津也是頭回與這位大舅子近距離接觸,他也覺得郭老爺人還行,比老太爺和老太太強,知道自己雖然是官但分量不足,不擺官架子,隻是人平庸了些,書讀得太多腦袋有些不會轉彎,更可惜這學問還不如他侄子杜長寧呢。

杜如津讓郭老爺先去找他的恩師和同窗,也是有禍水東引的意思,不過他也認真的在幫郭老爺推敲拜訪的順序,郭老爺也不是想一出是一出的小孩子,自己說了去杜家拜訪,結果又發現別人更能幫忙,這要因此不去杜家了,那不成勢利小人了?

聽郭老爺一再堅持,杜如津隻能把見他大哥的時間排在大年初四,理由也正當,杜如海與郭老爺算遠房親戚,哪能擺在恩師的前麵見,而大年初五杜家店鋪開門,之後白天杜如海幾乎都不在家。

郭老爺對此也沒意見,不過就是明天見改成後天見了,何況明天他要拜訪的人可不少呢。

為了表示對杜如津的重視,郭老爺在郭氏夫妻走的時候還親自送到門口,惹得郭府裏許多人側目。

對這點,郭氏也不高興,她坐上馬車就開始埋怨丈夫,怨他對她大哥的事也太熱心了,意思意思不就行了?

杜如津也不高興了,他最煩郭氏對他的主意指手畫腳,男主外女主內是天經地義的,他和郭老爺這也是尋常的客套,分寸上他能不懂?再說他不拒絕郭家人去煩他大哥大嫂,為的又是誰?

想起午飯前郭氏才柔聲說難為他,這剛離開郭家又報怨他的不是,杜如津極失望,妻子還是那個妻子,仍不是他希望的那個賢妻。

正是在這種心理了,杜如津磨蹭到大年初三的傍晚才去通知杜如海,見了杜如海他更不好意思,還沒勸說郭氏慎言,他又為郭氏娘家人的事來煩大哥大嫂了。

……

杜如海看出弟弟對辦這事本來就挺尷尬,當然不會再說什麼傷兄弟感情的話,可禮部侍郎的門檻真不是杜家輕易能進的,送走了杜如津,他還得回去找妻子商量。

郭老爺官再小也是官,兼著親戚的身份,杜家真不能不讓人上門,但通過杜家找上沈侍郎——這事杜家自己都不敢幹,憑什麼為郭家厚著臉皮求人?

何氏可一點也不怕得罪郭家,但考慮到杜如海和杜如津兄弟關係不錯,她隻能表達自己的為難:“沈家原本是皇親,因為皇後娘娘不曾生育才一直沒得勢,那時候我見了尤夫人,也是拐彎抹角甚至送禮物才套上了關係,現在有了太子,沈家門口盡是當官的在排隊求見,我們這時候去求沈家,能不能見上還不知道呢?”

“求什麼,二弟說了,郭家他那大舅子才幹平庸,真要讓他升官才是害人害己的,你隻要說可以幫忙,但沈侍郎這些天家門口等著見的人太多了,你遞了拜貼排著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輪上就行了。”杜如海連主意都想好了。

何氏忍不住笑了:“郭家能信…我們這樣說?”

“不信讓他們去沈侍郎的府邸門口看看,今天如津可是親眼看到了。”杜如海才不怕,這點小事要是也能讓人抓住把柄,他們兄弟真不用當皇商了。

沈侍郎那兒還真的…何氏不由得一怔,她開始還以為是戲言,這樣看來,她去給尤夫人拜年真進不去門了?

何氏這才有點著急:“每年我都給尤夫人拜年的,今年要是去不了,尤夫人會不會認為失禮啊?”她這不是為郭氏,而是為了杜家。

之前就沒和尤夫人冷落著,難道反而在沈侍郎起來後斷了聯係?杜家當然不會幹這樣的傻事,杜如海認真想了想:“這樣吧,我們也派人去沈府門口守著,先把禮物送進去,過了初五該上朝了,那時候應該人少了,你再去就應該能見到,到時再補上一份禮物,相信尤夫人能體諒的。”

何氏想想也行,畢竟她又沒有急事,隻是日常聯絡感情而已,以後去上廟還有機會和尤夫人詳談的。

……

夫妻商定了,初四就不出門,在家裏等郭家的人來。

何氏特別去了杜若香的繡樓,這宮綢做的衣服一個孩子隻分到了一件,穿了三天拜年也有點不新了,今天見客是不能再穿,但宮花還可以戴的。

何氏過來是特地幫女兒選衣服,她相信郭氏不知道在郭家人麵前說了多少貶低她的話,雖然她不想幫郭家的忙,但也不能讓人看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