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立名目,把貴客請到飯桌上
很多人都覺得找個飯店並不難,確定邀請誰也不難,難的是怎麼把要請的人請到飯桌上來。的確,飯店的硬件設備可以看出來,宴請的人也可以根據宴請的目的定出來,但是邀請的理由並不那麼好辦。中國人講含蓄,求人辦事的時候,不能在請客前就明白地告訴別人“我這頓飯就是為了求你辦事的,你來吧”,這樣會把人嚇跑。無論飯局的目的如何,理由都要充分、要巧妙,這樣才能夠說動貴賓赴宴。
林語是一家職業技術學校的老師,每天上課完畢後,空餘時間都很多,但是他的應酬很少,用他的學生的話說“老師是個超級宅男”。
20幾歲時,他不願意那些男同事們一樣下班就湊夥打麻將、喝酒,到了30幾歲,有了孩子,出去應酬的時間就更少了,加上他本身就性格內向,同事們也習慣了他家與備課室、教室三點一線的生活,聚會連叫都不叫他。
有一次,林語心血來潮想拉近自己和同事的關係,想要請辦公室其他老師們吃個飯,他自己都想不出上次與老師們一起吃飯是多久以前的事了。由於長期不外出應酬,不出去“鬼混”,林語甚至不知道除食堂外學校附近有什麼飯館是符合大家口味又經濟實惠的。為了確定飯館,他愁了一個上午,好不容易決定好去哪個飯館了,他頂著中午很大的太陽跑到飯館訂了一桌的酒菜,但是到了下午,他又發愁了,怎麼和大家說呀,他打電話谘詢老婆,又想起老婆一下午都有課不能接電話,於是他就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苦想。等第一個老師下課回來時,林語猶豫著和這個老師私交不深,貿然開口會不會尷尬,林語正想著時那位老師接了一個電話就匆匆趕回家了。一會兒,第二個老師下課回來,林語又想這個人性格很多疑,自己請客他會不會多想。這時,第三個老師走了進來,林語還在琢磨著怎麼向第二個人開口。最後,進來的幾個人都約著AA製出去喝酒了,林語也沒想出一個合適的請客理由,他隻好又跑去向飯店取消了預定。
回家時,老婆問林語不是說要出去吃飯嗎,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林語講明了情況之後,老婆哭笑不得,“這有什麼難啊,編個理由不就得了,整個學校都知道你這個宅男老師炒股,你就說你的股票賺了請大家吃頓飯。這總可以吧”林語這才如夢方醒,打算第二天就這麼說。
飯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準備了飯菜無人來赴宴,更可怕的是準備了飯菜卻根本不知道如何邀請人來赴宴。其實,主動邀請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
有時候人們瞻前顧後,想給自己的邀請找個最好的理由,結果很多由頭沒說出口就被自己先“槍斃”了。其實,開門見山的邀請就是很好的一種方式:“王哥啊,我最近急著想考駕照,不夠報名費,你借我點錢唄,下月底發工資就給你,你出來,順便今晚咱們一起吃個飯”,或者幹脆說“李姐,你看咱們同事一年了,我都沒請你吃過飯,今天你一定得給個麵子,我做東,咱們出去吃一頓,感謝你一年來的照顧”。有時候,直接說出自己的目的,要比拐彎抹角更能把人約出來,至少這讓赴宴的人心裏踏實,好宴壞宴都心裏有數。
那些不善於直接宴請的人也可以通過“巧借由頭”來達到邀約目的。“經理,上周我給公司貨車加油開的發票刮出50元現金獎,咱們出去吃個飯吧,一來慶祝一下好運,二來借著您的好運,沒準還能再刮出50元。下班後咱去對麵的火鍋店吧,那裏的料真是正”。這樣借花獻佛的方式也很容易讓人接受。同時我們還可以暗度陳倉地把人約出來。如“××總,您安排給客戶的那份文件我正傳輸呢,就咱們公司現在這網速得傳一個小時,這麼晚了,咱們先去吃個飯吧。回來也就傳完了,您再給客戶打電話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