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隻有這樣,你才會有前途,才會摘掉共黨嫌疑的帽子,今後才會一帆風順的。”
“嗬嗬嗬,難道老師你就不怕我給你捅婁子,到時候不是讓您背黑鍋,就是讓您揮淚斬馬謖。”
“臭小子,跟你說正事呢,你到開起我的玩笑來了。你這個德行,什麼時候才能改一改啊,不然會吃大虧的。”
“是是是,我一定改,一定改掉這個德行。”
“伯康,你是個聰明人,對政治既不懂,又不關心,一旦被牽連其中,不是那麼輕易的就能脫身的,而且你也受過一次教訓了,今後可要小心了,不然真要是再弄出什麼事來,作為你老師的我,也是無能為力了。”
“多謝老師關心,伯康一定不忘老師的教誨!”
“既然明白了,其他的話我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今後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告別了吳敬忠,陳伯康驅車朝上海行駛。這一路上隨處可見乞討要飯的,偶爾還能看到賣兒賣女的情況,看在眼裏,讓人心中很不舒服,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真正天下太平的時候,再也不會有這種淒慘的情景出現。
想到國共兩黨戰事已開,這種淒慘的事情還會一直持續的發生,像這種乞討為生,賣兒賣女的人隻會越來越多,而像自己這樣的人,想著的卻不是什麼戰爭,而是為了一家老小的生計發愁,或者花天酒地的混日子,當然更多的人想的是怎麼撈錢,然後怎麼離開這個戰亂的地方。
回到上海之後,陳伯康變得安靜了,既不主動要求做事,也不四處閑逛,更不多管閑事了。
這日子一晃就過去了兩個多月,上海步入到秋季,最讓人喜歡的市道路兩旁的梧桐樹,也是陳伯康喜歡飯後散步的地方。每當夜晚來臨,聽著晚風吹著樹葉沙沙作響,走在樹下,那感覺讓人非常的愜意,更是讓陳伯康時時回想起以前的情景,讓人留戀不已。
這樣的日子雖然無聊,可是自由,沒有人管自己,還有薪水拿,這種好事不管是在哪兒,恐怕會被搶破了頭。如果還說抱怨的話,肯定會被人罵成大傻瓜。
對陳伯康來說,這就像是古代賦閑在家的士兵,或者軍官,悠閑地吃著國家的俸祿,享受著自己輕鬆愜意的生活,等待著那一紙征召令,隨時準備被赴前線。
隻是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總是望著北方的天空,那斑斕多彩的的夜空,群星閃耀,璀璨奪目,讓人迷戀。
前方戰事傳來消息,國軍進展順利,共軍節節敗退,光複了很多城市。陳伯康很清楚,這裏麵有水分,城市是收複了,可部隊損失很大,在這個事實是不會被允許公開報道的。
對戰事的關注,陳伯康是私底下進行的,從自己收集的信息和情報,以及相關資料。他發現最先開戰的宣化店地區,共軍並沒有跟國軍正麵相抗,而是采取四處分散突圍的方式。
他非常相信對共軍突圍這一點上,那位蔣先生和國防部的將軍們都會看明白的,隻是對共軍的作戰方法及思路不了解,也不懂,認為他們裝備差,素質低,不敢正麵對戰。
從目前宣化店的情況來看,國軍一直跟在共軍的屁股後麵追擊,其戰略意圖顯然失敗了,並沒有達成圍殲其部隊的目的。
突然,陳伯康覺得事情很滑稽,因為從自己收集的情報來看,共軍的部隊並沒有潰散,也就是說其戰鬥力依然保持著,說明其組織能力極強。而國軍就像個傻子一樣,看著遠處的一群雞鴨,傻傻的跑過去抓,到底能不能抓到,什麼時候能抓到,誰都不知道,甚至說不定自己累個半死,連跟雞毛鴨毛都見不到。
“雞攆跑了,留下一片空地,四周都是雞,怎麼抓?能抓得住雞嗎?更不用說那裏的老百姓在你來之前,還能吃得起飯;來了之後,反而連飯都吃不起了,誰還會幫你去抓雞,簡直是白日做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