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進取、開朗的個性是讓人產生積極心態的原動力,是幫助自己在35歲之前取得成功的法寶。具備了這三種品質,就會無形中造就出優雅的風度,可以使你以從容不迫的心態去麵對迎麵而來的所有困難,並最終取得成功。優雅風度是一個人的“品牌”,用優雅風度為自己鑄造一塊“金字招牌”。
1.打造屬於自己的個性
優雅風度是打造個人品牌的關鍵,而想在35歲之前成功的人,就更需要優雅風度來鑄造其個人的“金字招牌”。
優雅風度指的是什麼?顯然是指那種吸引人的性格。
你的特點和外表的綜合,就構成了你的個性,也是你與眾不同的地方。你的服裝品位、聲調、思想和以你的思想為基礎的品德,構成了你的個性。
但你的個性是否討人喜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顯然,你個性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能通過外部表現的那一部分,是你個性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你穿衣服的式樣和品位,對此也有所體現,因為人們都是從你的外表上獲得第一印象的。
還有你握手的態度,也影響到你是吸引還是排斥同你握手的人。
你眼中流露出來的信息也是構成你個性的重要部分,因為有的人能從你的眼睛看到你內心深處的想法,看到你最深的隱私。
有的時候,你的活力,或者說你的個人魅力,也是你個性中的重要部分。
有一種方式,能很好地體現你的個性魅力,讓你討人喜歡,那就是對別人的生活和工作真誠地關心。
拿破侖·希爾曾給學生講過一個他親身經曆的事:有一天,一位老婦人來我的辦公室找我,我的秘書把她的名片送了進來,並且說,她無論如何也要見到我本人。我的幾位秘書怎麼也套不出她來的目的。於是,我想她可能是一位很可憐的老太太,想向我推銷一本書,我決定接待她,而且不管她向我推銷的是什麼書,我都接受。
我走出我的私人辦公室,一踏上走道,就看到她,這位老婦人站在會客室的欄杆外麵對著我笑。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甜蜜的微笑,那麼有感染力,那麼打動人心,在她的影響下,我也笑了。
我走到欄杆前,這位老婦人伸出手來同我握手。一般情況下,對初次到我辦公室來拜訪的人我都不會太友善,因為如果一開始我太友善了,當他提出某些要求的時候,我就不好拒絕了。
可是,現在站在我麵前的這位老婦人,看上去是那樣的甜蜜、純真和無害,所以,我立刻就握住她的手。這時,我才發現,她不但擁有迷人的笑容,還擁有一種很神奇的握手方式。她用了一點力,但握得並不是太緊,好像是想通過這個告訴我:她認為能同我握手是她的榮幸。
在我的公共服務生涯中,我同數以千計的人握過手,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一個深諳握手藝術的人,她的手一碰到我的手,我就覺得自己失敗了。我知道,無論這次她提出什麼樣的要求我都會答應的。而且我還會盡我所能為她提供有用的更大的幫助。
也就是說,她迷人的微笑,溫暖的握手,已經解除了我的武裝,讓我成為一個心甘情願的“受害者”,她的態度從容,就像整個宇宙的時間都在她的掌握中一樣,而我當時也確實是這樣相信的。她說:“我來是想告訴你,我覺得您現在所做的工作,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工作。”
每說出一個字,她都會稍微用點力緊緊地握一下我的手,表示強調,而且她說話時直視著我的眼睛,好像一下看到了我的內心深處。
在我終於清醒過來後(我當時好像是昏過去了,到現在這還是我們辦公室裏的一個笑話),我趕緊為她打開了辦公室的門,然後邀請她“進去坐”。
接下來的45分鍾裏,我認為我聽到了一席最聰明、最迷人的話,談話時一直是我的客人在說。從一開始,她就占了先機,而且一直掌握著主動權,我幾乎不願意去打斷她的話。
她坐下之後,先從自己的包裏拿出了一本書,我以為她要向我推銷,但其實那是一份我主編的雜誌的合訂本,她翻開雜誌,把她做了標記的地方念給我聽。最後,她還保證說,她堅信,她念的部分都是以成功學做基礎的。
在她這次訪問的最後那3分鍾裏,我完全陷入了一種被迷惑,但是完全能接受別人意見的狀態中,她開始很巧妙地向我介紹她推銷的幾種保險的優點。雖然,她並沒有讓我買,但是,她說話的方式引起了我心理上的一種購買的欲望。雖然最後我並沒有購買這些保險,但我還是把她介紹給了另外一個人,結果她成功地推銷出了打算讓我買的金額5倍的保險。
優雅風度是成功的先機,是準備在35歲之前成功人士所必備的,它可以讓你在第一時間內打動你的對手,讓他相信你,從而信賴你,最終為你所用。
2.保持真我本色
做一個有個性的年輕人,必須保持自我本色。一個人最糟的事是不能成為自己,在身體與心靈中掙紮。
一個人放棄自我本色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去模仿別人,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跑,這樣把別人的特色誤以為是自己應該追逐的東西,多半不能成功,即使有一點成就,也是沒有什麼特色的。這一點,對想在35歲之前成功的有誌青年來說,是一大忌諱。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愛迪斯·阿爾弗雷德是一個極為敏感羞怯且胖乎乎的女孩,她的母親非常古板,認為她把衣服穿得太漂亮是一種愚蠢,而且衣服太合身容易撐破,不如做得寬大一點。正因為如此,阿爾弗雷德從不參加任何聚會,也沒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上學後,她也不參加同學們的任何活動,甚至運動項目也不加入。原因是,她總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長大後,她嫁了一位比她大幾歲的先生,但她還是沒有任何改變。她丈夫的家是一個穩重而自信的家庭。她想要像他們那樣,但就是做不到。她努力模仿他們,也總是不能如願。她丈夫也幾次嚐試幫她突破自己,卻總是適得其反,她越來越緊張、越來越容易發怒,害怕見到任何朋友,甚至一聽到門鈴聲都會驚慌!後來她是徹底地失敗了。她害怕丈夫有一天會發現真相,所以每次在公共場合,她都盡量顯得開心,甚至裝得過了頭。最後她竟然想到自殺。
但她終於沒有自殺,而是很好地活了下來。
那麼,是什麼事改變了這位幾乎自殺的婦人呢?隻是一句偶然的話。
有一天,她的婆婆和她談到她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她說:“不論遇到什麼事,我都堅持讓他們保持自我本色……”“保持自我本色!”這幾個字像一道靈光閃過阿爾雷德的腦際,她發現所有的不幸都起源於她把自己套入了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模式中去了。
一夜之間她變了!她開始保持自我本色。她首先研究自己的個性,認清自己,並找出自己的優點。她開始學會怎樣配色與選擇衣服樣式,以穿出自己的品位。她也開始主動結交朋友,並加入一個團體——雖然隻是一個小團體。當他們請她主持某項活動時,剛開始她很害怕,但是通過每次上台,她都得到了更多的勇氣。盡管這是一段相當漫長的過程——但現在她比過去快樂很多。
這個故事,實際上是關於保持自我本色的重要性問題。
“保持自我本色這一問題,與人類曆史一樣久遠了。”詹姆士·戈登·基爾凱醫生指出,“這是全人類的問題。”很多精神、神經及心理方麵的問題,其隱藏的病因往往是患者不能保持自我。安吉羅·派屈寫過13本書,還在報上發表了幾千篇有關兒童訓練的文章,他曾說過:“一個人最糟的是不能成為自己,在身體與心靈中保持自我。”
可是這種模仿他人的現象在好萊塢就相當嚴重。好萊塢著名導演山姆·伍德曾說過,最令他頭痛的事,是幫助年輕演員克服這個問題:保持自我。他們每個人都想成為二流的拉娜·特勒斯或三流的克拉克·蓋博,“觀眾已經嚐過那種味道了,”山姆·伍德不停地告誡他們,“他們現在需要點新鮮的。”
山姆·伍德在導演《別了,希普斯先生》和《戰地鍾聲》等名片前,好多年都在從事房地產,因此他培養了自己的一種銷售員的個性。他認為,商界中的一些規則在電影界也完全適用。完全模仿別人絕對會一事無成。“經驗告訴我,”山姆·伍德說,“盡量不用那些模仿他人的演員,這是最保險的。”
保羅·伯恩頓是一家石油公司的人事主任,他曾談起求職者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他麵試過的人超過6000人,也寫過一本《求職的六大技巧》,所以對這個問題他應該知道得很清楚。他說:“求職者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能保持自我。他們常常不能坦誠地回答問題,隻想說出他認為你想聽的答案。”可是那一點用也沒有,因為沒有人願意聽一種不真實的、虛偽的答案。
威廉·詹姆士曾說過:
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過10%,大部分人不太了解自己還有些什麼才能。與我們應該取得的成就相比,其實我們還有一半以上是未開發的。我們隻運用了身心資源的一小部分。人往往都活在自己所設的限製中,我們擁有各式各樣的資源,卻常常不能很好地運用它們。
遺傳學告訴我們,你是由父親和母親各自的24條染色體組合而成,這48條染色體決定了你的遺傳,每一條染色體中有數百個基因,任何單一基因都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你在這世上是獨一無二的。以前沒有像你一樣的人,以後也不會有。
即使你父母相遇相愛孕育了你,也隻有三百萬億分之一的機會再生一個跟你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換句話說,即使你有三百萬億個手足,他們也都跟你不同。這隻是猜測嗎?當然不是,這完全是科學的事實。如果你不相信,那就讀讀關於這方麵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