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怎麼扯上國會圖書館的呢?原來他們把史密森尼安目錄的星星編號印在空頁上,每填滿一頁名字(大約100個),就把它送到國會圖書館去登記版權。顯然這是發財的好主意。加拿大多倫多出現了一家同性質的公司。要價也是每顆星25美元。他們還把新命的名字製成顯微膠片,“永遠”存在瑞士和多倫多的保險庫裏。這公司的老板商請約克大學一個教授寫一本書,把新命的名字附在其中,那書將會登記版權,於是他們也可以宣稱“在國會圖書館永遠注冊”了。
25美元就能使自己的名字不朽於宇宙間,我們從來還沒聽過更廉價的買賣,難怪人們要趨之若鶩。發財致富其實就這麼簡單。
有人說:環境太平凡了,不能創造。平凡無過於一張白紙,八大山人揮筆畫他幾筆,便成為一幅名貴傑作。平凡也無過於一塊石頭,到了菲迪亞斯、米開朗基羅的手裏,可以成為不朽的塑像。
有人說:生活太單調了,不能創造。單調無過於坐監牢,但是就在監牢中產生了《易經》,產生了《正氣歌》,產生了蘇聯的國歌,產生了《尼赫魯自傳》。單調又無過於沙漠了,而雷賽布竟能在沙漠中造出蘇伊士運河,把地中海與紅海貫通起來。
可見平凡單調,隻是懶惰者之借口。既已不平凡不單調了,又何須創造。我們是要在平凡中造出不平凡,在單調上造出不單調。
有人說:我太無能了,不能創造。可是愚鈍的曾參,傳了孔子的道統;不識字的惠能,傳了禪宗的教義。惠能說:“下下人有上上智。”我們豈可以自暴自棄呢!可見,無能也是借口。
有人說山窮水盡,走投無路,陷之絕境,等死而已,不能創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難的玄奘,畢竟取得佛經;糧水斷絕,眾叛親離的哥倫布,畢竟發現了美洲大陸;凍餓病三重壓迫之下,莫紮特寫下了《安魂曲》。絕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說:沒有勇氣,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氣探出來,走出來,造出來的。這隻是一半真理;當英雄無用武之地,他除了要有大無畏之斧還得有智慧之劍、金剛之信念與意誌,才能開出一條生路。古語說:窮則變,變則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樣變通,要有大無畏之精神及金剛的信念與意誌,才變得出來。當你山重水複疑無路時,隻要你有堅定的意念,則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可以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讓我們至少走兩步退一步向著創造之路邁進吧!
那麼,怎麼才能進行“創造”呢?創造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產生新思想”。隻要你依循下麵的步驟,就一定能產生新思想。
(1)最初的觀念:你有一個問題要解決或有一件事要做;你想找一個更好的工作;你的房子需要重新裝飾一下;你想把你們公司裏的廢料做成有用的副產品等。這些都屬於最初的觀念。
(2)準備階段:你需要調查一下發展這個處在萌芽狀態的觀念的所有可能的方法。盡可能多地收集有關那方麵的資料,閱讀有關書籍,記筆記,和別人交談,提出問題。要善於接受新東西。這些都是開動我們想象力的跳板。
(3)醞釀階段:這一階段應該讓你的潛意識活動起來。散散步,睡個午覺,洗個澡,做做其他的工作或消遣消遣,把問題留到以後再解決。如作家埃德娜·弗伯一次說過的:“一個故事,要在它自己的汁液裏慢慢燉上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成熟。”
(4)開竅階段:這是創造過程的最高階段。腦子一下子明亮起來,一切東西都突然變得井井有條。查爾斯·達爾文一直在為進化論收集材料,然後有一天,當他坐在馬車裏旅行時,這些材料都突然一下子融為一體了。達爾文寫道:“當解決問題的思想令人愉快地跳進我腦子裏的時候,我的馬車駛過的那塊地方我還記得清清楚楚。”開竅是創造過程中最令人興奮和愉快的階段。
(5)核實階段:不管你的見識多麼高明,但開竅時得到的啟示可能是根本靠不住的。這時便要發揮理智和判斷的作用。你的預感或靈感都要經過邏輯推理加以肯定或否定。你要回過來盡可能客觀地看待你的設想。你征求別人的意見,對這出色的設想加以修正,使之趨於完善。而且經過核實,你往往會得出更新更好的見解。
4.開發你的創造潛力
在35歲之前成功的優秀人物詞典裏,最醒目的字眼便是“創造”,內涵最豐富的詞語也是“創造”。創造力旺盛的人是生活的強者,每一個想在35歲之前成功的人都要富有創造力。
每個成功者都要有一個創造性的大腦,在它的指導下進行思維活動,當門被鎖上的時候,它會告訴你應該怎麼辦,它會幫助你嚐試另一條成功的路。
百萬富翁往往擁有很高的創造能力:他們選擇的職業既能獲取巨大的收益,也能使他們投入激情。請記住,如果你喜歡你做的,你就能發揮出你特有的創造才能。美國研究智力的一流權威羅伯特·丁·斯特恩伯格曾經說過,有創造性能力的人往往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職業,而這正是他們一生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一本暢銷書叫做《誰動了我的奶酪》,它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成功的啟示。故事主要是說兩隻老鼠在迷宮中尋找奶酪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那些想成功的人們,要不斷適應時代的需求和變化,不斷地挖掘自己的智能,動用自身的智慧尋求自己想得到的奶酪。
有創造性能力的人會提出獨一無二的創業思想,然而,有創造性思維的人往往不被社會認同。在考試時,他們往往會在客觀考試題的空白處寫上“不止一個答案”並給出邏輯的解釋。他們都是某種“激進分子”。對這些“激進分子”社會應給予極大的寬容。要讓創造人才脫穎而出,首先是觀念要創新。
一次,拿破侖·希爾問PMA成功之道訓練班上的學員:“你們有多少人覺得我們可以在30年內廢除所有的監獄?”
學員都顯得很困惑,懷疑自己聽錯了,一陣沉默之後,希爾又問了一遍這個問題。
確信拿破侖·希爾不是在開玩笑以後,馬上有人出來反駁:你的意思是要把那些殺人犯、搶劫犯以及強奸犯全部釋放嗎?你知道會有什麼後果嗎?這樣我們就別想得到安寧了,不管怎樣,一定要有監獄。
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各抒己見。
“社會秩序將會被破壞。”
“某些人生來就是壞分子。”
“如有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監獄呢!”
“難道你沒有看到今天報上謀殺案的報道嗎?”
還有人提出必須有監獄,警察和獄卒才有工作做。
拿破侖·希爾接著說:“你們說了各種不能廢除的理由。現在,我們來試著相信可以廢除監獄,假設可以廢除,我們該如何著手。”
大家有點勉強地讚成試驗,沉靜了一會兒,才有人猶豫地說:“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動中心可以減少犯罪事件。”不久,這群剛才還堅持反對意見的人,開始熱心地參與了。
“要消除貧苦,大部分的犯罪都起源於低收入的階層。”
“要辨認、疏導有犯罪傾向的人。”
“借手術方法來醫治某些罪犯。”
……
總共提出了78種構想。現在一些構想經過運行,變成了現實。
在談到致富之道時,拿破侖·希爾有許多真知灼見,點出了致富的真諦。
有這麼一個實驗:當你相信某一件事不可能做到時,你的大腦就會為你找出種種做不到的理由。但是,當你相信——真正地相信某一件事確實可以做到時,你的大腦就會幫忙找出能做到的各種方法。這就是創造力的奧秘。
一切的成就,一切財富,都源於創造的理念。它是一切財富的起源,它是想象力的產品,你們要想明白想象力在自我創新中所扮演的角色,隻要看一看下麵這個美國家喻戶曉的故事就行了。
“運動健身”,是一個世界性熱潮,而趁著這股熱潮,穿運動鞋也成為熱潮,經營運動鞋的公司在美國大受歡迎,其中被美國人甚至全世界人所熟悉的就有阿迪達斯和耐克兩大公司。
20世紀80年代中期,本來首屈一指的阿迪達斯公司的領導地位被耐克公司運動鞋超越了,而從此之後,耐克的創辦人黎特就成為“運動鞋大王”,而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擁有一個創造性的大腦。
就產品創意來說,黎特的耐克公司,在1908年開始,集中資源開發高性能運動鞋市場,這種跑鞋設計獨特,品質優良,足下舒適。消費對象是那些家境至少是小康水平的人。其後耐克公司迅速向棒球鞋、網球鞋及其他運動鞋發展。
耐克公司更注重推銷的創新,它征求運動員的意見,設計受他們歡迎的產品,又和運動員簽訂推銷合同。采用這種方法,需有大量的現金支持,但他們另有妙計,經常贈送球鞋給一流的大學球隊,也捐款給跑步練習班、舉辦職業球賽的體育團體和女子網球團體,1918年,耐克公司支付廣告費達1800萬美元(要知道,這個數字在當時是一個很龐大的數目),而整個預算中的75%用於上述捐款。
最後一個經營的創意,就是開始在中國內地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自然大大增強了競爭能力,現在中國青年男女穿的耐克運動鞋就是由內地生產的。
5.利用你的創造力
走別人走過的路是永遠不會發現新大陸的。
25~35歲是人生最有創造性的階段,很多成功人士也都產生在這一階段。
一個渴望在35歲之前成功的人,應該趁著年輕、創造力旺盛的大好時機,出來創業。如果這個時期循規蹈矩,不出來創業,那你就失去了創業的最佳時機。
香港首富李嘉誠在小時候,家裏沒有錢供他念書。他隻好輟學打工,從16歲開始就去做推銷員。他決心要做一名成功者。他的信念是比別人多付出1倍以上的努力去工作。一般人一天工作8小時,他就工作16小時。經過努力,他很快就成了公司的銷售冠軍,18歲時,被公司提升為業務經理,20歲就被公司提升為總經理。到了22歲,他就自行創業,成立了長江實業公司,開始了問鼎香港首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