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簡單的字,在夜風中回蕩,顯得如此淒惻,可怖。
郭敖身曆江湖十數年,所見過的死人無數,但此時,卻從心底泛起一陣極大的厭惡與恐懼,再也無法停留,踉踉蹌蹌地向下奔去。
但九姑那臨死鑲嵌住的眼神,卻始終無法揮去。他忍不住怒罵道:“死老太婆,為什麼單單跟我過不去!”
他剛奔到牌樓前,腳步便倏然頓住,因為他看到,牌樓前站了黑壓壓的一片人。
皇鸞鍾鳴響,終於將華音閣的人召集來了。
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不一樣,有的驚惶,有的疑惑,有的厭惡。顯然,突然響起的皇鸞鍾聲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們顯然沒有做好準備。
皇鸞鍾響,表明已有人頓悟出真正的春水劍法,也就表明華音閣主已有了人選。所有的目光都彙聚在自漢白玉台階而下的郭敖身上。他們那種種不同的神態,也就一齊在這目光中浮現。
郭敖心中並沒有他預先所想的欣喜,相反地,這些複雜的目光讓他想到了九姑,那四濺的鮮血從他眼前掠過,他望著這些人,不由自主地聯想,這些人也許也會有血濺長空的一天。
他正在沉吟,人群中搶出一人,厲聲道:“你是什麼人?竟敢私自敲響皇鸞鍾?”
那是韓青主。
郭敖正在猜想韓青主這麼問的用意,就見眼前劍光一閃,韓青主長劍在手,一招寒鴉戲水向自己攻了過來。郭敖這一日都在存想新學到的春水劍法,其中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在他的腦海中。此時見韓青主刺出的這一劍雖然狠辣迅捷兼而有之,放之江湖之上也是一流的高手,但其中絕無春水劍法的真髓,於是隨手也是一招寒鴉戲水刺出。
兩道劍光才一交擊,立時高下便判。韓青主的劍光雖然灼目,但卻無法壓下那一縷細細的光芒。這道光芒似是漫不經心而發,卻在一瞬之間就穿透了濃密的劍光,指在了韓青主的胸前。
於是衝天劍光消散,隻剩下一柄劍,舞陽劍。
韓青主臉上變色,驚叫道:“春水劍法?你悟出了真正的春水劍法?”
舞陽劍不動,韓青主緩緩退後,臉上寫滿了驚懼。隻有在旁人都看不到的瞬間,他的眼角才極為隱蔽地眨了眨,向郭敖示意。
郭敖心底湧起了一陣感動。
韓青主早就知道自己修成了真正的春水劍法,皇鸞鍾響起,所有人都知道春水劍法已然重現江湖,他這樣的做目的,無非是想重新強調這一點,而且指明會春水劍法的這個人,就是眼前的強者,就是郭敖。
於是所有人的眼神都變了。無論它們本來是驚惶,是疑惑,還是厭惡,現在都摻雜了很大的敬意。
無論誰頓悟了春水劍法,都值得尊敬。
這是華音閣的規矩。
郭敖輕輕歎了口氣,他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華音閣主,但不知怎地,他並沒有感受到這份權力所帶來的榮光。
也許是因為九姑的攪亂?
他定了定神,方才想起自己本來的目的。他要依照柏雍所言,利用華音閣的人力物力,重建少林寺。現在就是開始。
他的目光緩緩在這些人的臉上,身上,靈魂上遊走著,他企圖看透他們所有的秘密,從而得知他們是否真正欽服於他。大多數人接觸到他的目光,都低下頭來,這讓郭敖感到一絲得意。令他疑惑的是,他並沒有看到兩個人。步劍塵與秋璿。這疑惑瞬間也就釋然,因為他知道秋璿是不受約束於任何人的,而步劍塵,也許不是他這個初膺閣主之人所能召喚的。
同樣,他也沒有發現像財神或者仲君的人。
但他仍然驚歎於華音閣的實力,因為在聚集的人中,有許多的武功明顯遠在一流高手之上。他沉吟著,慢慢道:“誰掌管本閣秘笈?”
一個長相清秀的小姑娘越眾而出,對他輕輕一禮。她行的是唐時的禮節,而不是現在通行的萬福。這讓郭敖也有些意外。
那小姑娘道:“月寫意司本閣侍書。”
郭敖點了點頭,道:“本閣所藏少林寺秘笈共多少本?”
月寫意躬身答道:“少林寺修的是外家功夫,後來由內入外,變化出七十二絕藝。但少林寺功夫絕不止這七十二門,大大小小算起來,共有一百三十二種武功心法。本派藏有一百三十種,隻缺了《易筋經》與《洗髓經》兩種。但據第十七代閣主斷言,連少林寺中所藏的這兩本心法,都是錯誤的,所以沒有收錄。”
她淡淡說來,郭敖不禁有些吃驚,忍不住問道:“如此說來,少林寺所有的典籍,本派都藏有了?”
月寫意道:“據本閣記載,這一百三十二種武學秘籍中,有三十六種是達摩祖師親手所寫的,其中二十九本藏在本閣,少林寺中的真本隻有五種,另有兩本流落江湖,不知所終。後來演變出來的七十二絕藝,本閣隻藏有四十六種,剩餘的二十六種全藏在少林寺藏經閣中。剩餘的二十二本心法,本閣就隻藏了六本真本,別的都是摹寫的了。這些大都是少林長拳、羅漢腿等功夫,沒有收藏真本的必要。”
郭敖心下驚意更盛,連少林寺這樣名垂千年的古刹大幫,本派的武學秘笈真本居然大半都落在華音閣手中,其他派別的情況可想而知了。
他不願將心中驚詫表現在臉上,點了點頭,道:“若是要將這些武學秘笈統統謄錄一遍,需要多長時間?”
月寫意道:“不需要時間,因為本閣本就各謄了三遍,分別收藏,以備不測。若是需要,隻管拿出來就是。”
郭敖點點頭,道:“那就將它們盡皆取出來。”
他再度抬頭,向著眾人,道:“誰司掌本閣建築?”
一中年男子越眾而出,道:“秦歆。”
郭敖道:“你從今天起,率均天部諸人,負責少林重建之事。誰司掌本閣服飾?”
一溫婉女子道:“琴言。”
郭敖道:“我要你織一麵大旗……”
他不停地吩咐著,從旗幟,到重建少林寺的細節,到江湖上宣揚,無不安排得井井有條。柏雍將所需做的大事全都籌劃清楚,而細節則交給月寫意等人。足足忙了大半個時辰,郭敖才將這一切全都吩咐完。但他並沒有半點疲倦之感,反而心中極為興奮。
當他逆風站在嵩山絕頂,將那麵恢宏的大旗緩緩展開之時,他的胸襟被豪氣塞滿。
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就應該做些豪壯之事啊!
不留千古之名,豈足七尺之身!
這一瞬間,他感到自己也是個偉大之人,舉手投足可以決定江湖命運。當年於長空劍試天下,是否也就是這種豪邁?
第一次,郭敖覺得自己競爭這華音閣主之位,並沒有做錯。
他身後,是一百多位能工巧匠,正在緊張地勞作著。被大火燒成焦池白地的少林寺,在他們手下,逐漸恢複了那莊嚴法林的本來模樣。而在這幾日中,韓青主已然將天羅教來襲時幸免於難的少林僧侶找了回來,一齊參加少林寺的重建。華音閣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這重建工程極為順利。那些僧侶看在眼中,又驚又喜,不時眼角轉到郭敖身上,便立即換上感佩交加的神情。
這一切,郭敖全都看在眼裏,他知道,自己的抉擇並沒有錯。
猛地,一聲洪亮的吼聲在嵩山頂上炸響:“華音閣主在哪裏?”
郭敖目光立即射了過去,就見一人雄壯魁梧之極,普通人身高七尺,他足足有九尺九高,滿身肌肉,滿臉胡須,旺盛的精力似乎要從裸露的肌肉中迸出。望之便如一頭發怒的雄獅。他身後跟隨著十幾人,也都是一身勁裝,武功都極不弱。
韓青主滿臉警惕,叫道:“華音閣主在此!你們想怎樣?”
那人淩厲的目光立即逼了過來,腳下加勁,幾乎跑了過來。
韓青主麵容更緊,突然撲通一聲,那人納頭跪倒在地,就向韓青主拜了下去,一麵大聲道:“恩人哪!朱猛給您磕頭了!”
這一下倒鬧得韓青主手忙腳亂,急忙道:“你這是做什麼?”
朱猛抬起頭來,臉上已盡是淚光:“我乃少林寺第三十一代俗家弟子,本派遭魔教卑鄙無恥剿滅之時,在下未能趕來救難,一直抱愧在心。現在恩人傾華音閣之力,重建少林寺,實在是天大的恩情。以前朱猛對貴派多有妄言,實在是罪大惡極,哪裏比得上貴派仁義俠心?朱猛在這裏給閣主您老人家磕頭,以後粉身碎骨,必報重恩。閣主領著我們去打魔教,朱猛一定衝在最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