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也沒有閑著。他讓郭獻璆(qiú)鎮守趙郡,自己則率主力進駐河北咽喉要地——博陵。這麼安排,在兵法上是有說道的,叫做“互成掎角之勢”。郭獻璆一隻角,史思明一隻角,唐軍來了,就兩隻角一起往上杵。
然後,唐軍真得來了,李光弼率大軍圍攻趙郡。一天後,趙郡這隻角就沒了,史思明變成了獨角犀牛。李光弼攜勝利之勢,大軍直抵博陵城下。
史思明又氣又急,他這隻角還沒來得及往出拱呢,郭獻璆那隻角就斷了。剩下的這隻角可得保住,不管花多大的代價都要保住。否則,以後拿什麼杵人啊?史思明同學也不是一般人兒。博陵被他守的是固若金湯。
李光弼攻打了半個多月,沒有一點兒進展。不僅如此,自家的糧草也不夠用了。無奈之下,李光弼隻好回師九門。
李光弼撤退,可是樂壞了史思明。被李光弼陰了那麼多回,他一直想找機會扳回來。蒼天有眼啊,這樣的機會終於來臨了。
史思明親率數萬大軍追擊唐軍。李光弼在前麵跑,他在後麵追。史思明的心情那叫一個爽啊。想當初,九門一戰,我被你攆著跑,狼狽不堪。現在,輪到我追你了,看我追不死你。
李光弼一路狂奔,史思明一路狂追,緊咬不放。到了日暮時分,叛軍追到了大沙河。李光弼的軍隊已經渡河遠去了。史思明下令眾軍馬上渡河追擊。
先頭的騎兵剛剛過完,就聽到一陣梆子響,河邊的竹林裏突然射出一片箭雨。叛軍猝不及防,當時就被射殺了一半。正在昏頭昏腦的當口,埋伏的唐軍一起殺出,叛軍大敗而歸。
常山一敗,九門二敗,大沙河又三敗,史思明的肚子都快要氣炸了。本來想陰李光弼一把,沒想到又被李光弼給陰了。
氣歸氣,史思明更多的是無奈。畢竟,這一回,人家李光弼隻想好好跑路,沒打算陰他。是他非要去招惹人家,李光弼發了飆,可不就趁機又陰他一次嘛。
沒辦法,這個李光弼實在是太厲害了,更何況還有個郭子儀。打這以後,史思明便再也不敢主動交戰了。他一麵命令範陽的牛廷玠火速率軍來援;一麵派人飛報安祿山,請他派軍來援。安祿山一聽老哥兒這邊兒吃緊,也著了慌,當即命令蔡希德率步騎兩萬北上。一時間,叛軍蜂擁而至,史思明手握十萬雄兵,聲威大震。
郭子儀和李光弼見史思明的查克拉又增強了,決定向史思明學習,分兵禦敵。郭子儀坐鎮常山統籌調度,李光弼則率軍鎮守恒陽。郭子儀一隻角,李光弼一隻角,兩下裏相互策應,徐圖進取。
大軍來援,史思明手中有了人,那股子狂妄勁兒就又上來了。他召開作戰會議,為叛軍將領定了一個奮鬥目標:打破常山,活捉郭子儀。
蔡希德委婉地提出了反對意見。理由是,郭子儀也是個詭計多端的家夥,常山恐怕沒那麼好打。
牛廷玠初來牛犢不怕虎。他指責蔡希德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並且表示,願意帶領本部人馬屯駐恒陽大道,牽製李光弼,好讓史思明等人集中全力攻打常山。
史思明拍板兒,就這麼辦。當然了,他也沒有忘記叮囑牛廷玠,李光弼這個人太陰了,你可得小心啊,能不交戰就不要交戰,等我收拾完郭子儀,再和你一起收拾他。
史思明在郭子儀和李光弼之間仔細地掂量了幾番,李光弼太陰太壞,估摸著還是郭子儀比較好對付。在常山城下徘徊了半個多月,他才發現自己錯了,本來是想撿個軟柿子來捏捏,豈料郭子儀這家夥卻是一粒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璫璫的銅豌豆,捏的手都快斷了。
其實,這也難怪,史思明對郭子儀確實缺乏了解。郭子儀這個人啊雖然平日裏為日極為和善,見了誰都笑嗬嗬的。但是,他打起仗來,可一點兒都不比李光弼差。雖然沒有李光弼那麼會陰人,但是陰人的技術他也是略懂的。更何況,他手下還有一個出了名的二杆子大將仆固懷恩。
話說這天夜裏,心情鬱悶的史思明喝了點小二,正在帳中酣睡。突然,外麵殺聲四起。一名小校跑來報告史思明,唐軍來劫營了。
其實,唐軍的這次行動完全當不上“劫營”這個詞兒,隻能勉強算是“趁夜偷襲”。一是因為他們出動的人數極少。仆固懷恩帶一百騎,郭晞(郭家老三)帶一百騎,唐軍每個人的頭上都插了根白色的鳥毛。二是因為戰鬥持續的時間太短。仆固懷恩和郭晞嗚嗚喳喳地在叛軍營中衝殺了一個來回,便溜之大吉了。
問題是叛軍不知道啊。他們睡得正香呢,冷不丁被唐軍高分貝的噪聲給吵醒了。黑乎乎,亂哄哄,既看不清楚唐軍到底來了多少人,也分不清楚敵我,叛軍反倒自相殘殺了起來。等到史思明穩定局麵之後,天已經破曉了。
史思明怒了,TNND,還讓不讓人活了,我不就是喝了點兒酒嘛,你們就趁機劫營,營也劫得不地道,要劫你就多劫會兒嘛,打了一個呼哨就開溜了,害的我們自相殘殺,氣死我了,攻城。叛軍士兵已經折騰了半宿了,一個個都累得不行了,哪裏還有什麼精力來攻城。史思明見幾次攻打都沒有效果,隻好草草收兵。
當然了,教訓是一定要吸取的。史思明回到營地以後,狠狠地整頓了一下執勤巡邏秩序。打這以後,叛軍士兵晚上全都和衣而臥,枕著兵器睡覺。應該說,整頓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一連數天,唐軍都不敢來偷襲了。如此又過了幾天,叛軍的思想就又鬆懈下來了。
其實,唐軍不是不敢來,而是他們的主帥郭子儀不讓來。
這一日,史思明又喝了點兒小二,又在酣睡。突然之間,叛軍營地亂成一團。原來,郝廷玉奉郭子儀之命,帶人偷偷地摸到了叛軍營地,把史思明的糧草全給燒了。正好這天晚上風大,不一會兒的功夫,叛軍的糧草全都變成草灰了。史思明氣得都快抓狂了,派人去追唐軍。唐軍早就退回城裏去了,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禍不單行,史思明又接到了牛廷玠的求援報告。原來,恒陽的李光弼對牛廷玠也是騷擾不斷。剛好也在今日,李光弼率領少數人馬到牛廷玠的大營前溜達。牛廷玠恨李光弼恨得牙根兒都癢癢了,當即傾巢而出。結果,不用說,又被李光弼給陰了,叛軍遭到了伏擊,大敗而歸。李光弼現在不饒不讓了,集中兵力連夜攻打,牛廷玠快挺不住了,隻好向史思明求援。
史思明本來還想和郭子儀決一死戰,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就蔫了。
關鍵時候,蔡希德站了出來。他提出了一個辦法:我軍詐敗,將唐軍誘至開闊地決戰。
應該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建議。因為,三鎮叛軍最擅長的其實是野戰,攻城不是他們的強項。既然屢次攻城都不能奏效,為什麼不能改換一下思路,將唐軍誘至開闊地,發揮叛軍的野戰優勢,一舉擊潰唐軍。這就叫做“以我之長攻敵之短”。
史思明深以為然。他當即命令安太清率精騎三千趕赴恒陽。表麵上是馳援牛廷玠,實際上是虛張聲勢,迷惑李光弼。
眾人問史思明在何處展開決戰。
史思明大手一拍地圖,這裏,就是這裏。
眾人上前一看,地圖上赫然是兩個字兒:嘉山(今河北曲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