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嘉山會戰(2 / 3)

史思明實在是坐不住了,就派使者到唐營下戰書,約定日期要和郭子儀決一死戰。郭子儀的答複讓史思明十分滿意,四個字兒:明日決戰。

第二天,史思明早早地帶著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唐營殺來。

大軍開到唐營附近,史思明就發現這情形有點兒不對勁兒。隻見唐軍大營連綿六七裏,營中旌旗飄揚,卻不見一個人影。

史思明有點懵,就派了使者去唐營大門前叫陣。

這位使者在唐營大門前叫喊了好半天,終於喊出了一個軍士。

這個軍士特別跩,趾高氣揚地在那裏喊,你小子誰啊,敢在這裏大呼小叫?

使者見來人了,趕忙說,咱們昨個兒不是說好了嘛,今天決戰,你們的人呢,趕快叫出來吧!

唐軍士兵的回答能氣死個人,哦,這回事兒啊,今天估計不行了,我家元帥身體不爽,改天吧,聽話,回去吧。說罷,頭也不回地就撩了。

史思明氣得肺都快炸了,這不是拿我史某人當猴耍呢嘛。他命令大軍衝擊唐營。哪知,才到營前,唐軍暗箭齊發,叛軍不斷中箭倒下,勉強衝到寨旁,卻紛紛地跌到了地下。原來,唐軍預先在深溝上麵鋪上了蘆柴,上麵又蓋了些土,根本就看不出來。

史思明無奈,隻好傳令回營。回到家一問牛廷玠方麵,情形也是一樣一樣的,李光弼同樣是避而不戰,騷擾不斷,把個史思明氣得半死。

又過了三天,正好是六月初八,也就是哥舒翰與崔乾佑在靈寶決戰之日,史思明篤定了心思,誓要踏平唐營,一舉擊潰郭子儀。

這回與上回不同,大軍剛走了沒多久,就碰到了一支唐軍,統兵大將是郭子儀的兒子郭晞(郭子儀共有八個兒子,長子郭曜,次子郭旰,四子郭昢,五子郭晤,六子郭曖,七子郭曙,八子郭映,郭晞是老三)。

史思明見了姓郭的,心情就不好,親自操槍上陣,與郭晞大戰三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郭晞見打不贏史思明,虛晃一招,撥馬就往回就跑。史思明當然不肯幹休,小子,想跑,沒門兒!他把鐵槍一招,叛軍如潮水般向唐軍湧去。

蔡希德瞧出些蹊蹺,就勸誡史思明,大將軍,唐軍退而不亂,恐怕其中有詐啊!

史思明又笑了,我正要與郭子儀決戰呢,就怕他們龜縮著不出來呢!

就這麼追了十裏地,突然又殺出了一路唐軍,史思明接著又是一頓廝殺。不一會兒的工夫,這路唐軍也退了下去。史思明率大隊人馬直逼唐軍大本營。出乎他的意料,郭子儀已經在那裏等著他了。

郭子儀做了一個簡短的戰前動員,大意如下:弟兄們,我已經將敵人誘到此處了。敵人行軍半日,並且在途中遭到我軍的阻擊,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咱們需要做的就是以逸待勞。大破敵軍,就在今天。大家務必要努力向前,後退者立斬不赦。眾將都興奮得嗷嗷叫。

郭子儀令旗一揮,唐軍一起殺出。史思明一揮手,河北人馬也蜂擁而上。兩軍廝殺在一處,兵對兵,將對將,刀光劍影,戰馬嘶鳴,好一場大戰,直殺得塵土飛揚,日色無光。

郭子儀千算萬算,居然還是漏了一條。雖然他知道叛軍的野戰能力極強,但卻萬萬沒想到,叛軍的實力比他想象的還要強悍。安祿山的三鎮人馬精於騎射,往來馳騁如飛,而且人多勢眾。漸漸地,唐軍反倒是有些支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