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一看要糟,親自抄刀,率親兵殺入陣中。官兵見主帥親自出馬,頓時士氣大振,無不向前死戰。
時間已近中午,叛軍早上吃的飯,到現在跑了半天,五髒廟早已呱呱作響了。打了半天,唐軍仍然不現敗相。叛軍可就有點兒撐不住了,這士氣啊也漸漸地消沉了下去。
正在這時,突然間隻聽見山坳裏殺聲四起,衝出一支唐軍人馬,頓時將叛軍攔腰斬斷。緊接著,叛軍後方又有兩彪唐軍。原來是唐將張永濟、渾釋之、陳回光奉郭子儀之命,埋伏山後,伺機襲敵。
叛軍本來就是人困馬乏,饑腸轆轆,遭此突然襲擊,頓時軍心大亂,鬥誌全無。史思明雖然極力收攏,但是大廈將傾之下獨木難撐,叛軍還是該怎麼跑就怎麼跑。史思明知必敗無疑,隻得傳令全軍撤退。郭子儀見史思明退卻,連忙指揮大軍,隨後追擊。
真也是難為了史思明了,到底是有兩把刷子的人,他居然身先士卒,殺開了一條血路。史思明匆匆忙忙地帶領殘軍向老巢奔去。剛走了一小半路,來了一個聯絡員,告訴他不用回去了。因為,大營已經被李光弼給占領了。史思明聽了,是連連叫苦,前有強敵,後有追兵,這可如何是好,思來想去,隻能去博陵了。
就這麼跑了幾十裏,史思明回頭一瞅,唐軍已經沒了蹤影。他估摸著郭子儀也不可能再跟上來了,就命令士兵就地生火做飯。那些士兵早就餓得前心貼後心了,趕忙開工做飯。剛生著了火,米還沒來得及下鍋呢,就聽山上鼓聲咚咚,“轟隆隆”地滾下無數塊石頭。
媽呀,有埋伏。沒錯,埋伏在此處的正是郭晞所部。一時間,慘叫聲四起,叛軍被砸的是呼爹叫娘。史思明正在一旁休息,情知中了唐軍埋伏,倉皇之間就往馬上蹦。可巧有一塊巨石不偏不倚向他滾來,那馬兒躲閃不及,被砸了個正著,腿兒當時就斷了。史思明坐立不穩,從馬上重重地摔了下來,好半天都動彈不得。
趁著這工夫,唐軍從山上蜂擁而下,齊聲高叫,活捉史思明。郭晞就想著逮史思明這條大魚,所以特意囑咐麾下眾人,專揀敵軍騎馬的將官下手。片刻之間,許多叛軍將官先後落馬。到底是老狐狸,江湖經驗豐富得很,史思明見狀,索性摘掉頭盔,披散著頭發,佝僂著腰,混在步兵中逃跑。那些唐軍士兵隻顧著馬上的大魚,無暇收拾殘兵敗卒,居然被史思明趁亂給逃了出去。
嘉山這一仗,唐軍大勝,雖然沒有抓住史思明,但卻消滅敵軍四萬,生擒八千,至於奪得的兵器糧草,更是不計其數。最為重要的是,郭李的這次勝仗,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振奮了人心。附近各郡縣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都紛紛地派人來溝通,說是要重新回到朝廷的懷抱。
這場大勝之後,郭子儀與李光弼商定,由李光弼率軍直搗博陵,徹底搞垮史思明,而後兩人合軍一處,共擊範陽。想得挺好,如果真能按部就班地操作實施,說不定“安史之亂”早早地就結束了。
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郭子儀和李光弼並不知道,當他們在嘉山大破史思明的時候,就在同一天,在河南靈寶西邊的平原上,他們的戰友哥舒翰卻遭到了致命性的慘敗。潼關的丟失將嘉山大捷的勝利光華滌蕩了個幹幹淨淨。
嘉山會戰成了一場白打了的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