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安祿山之死(2 / 3)

正當嚴莊愁得抓耳撓腮的時候,一個人找上了門。嚴莊當即化愁為喜,辦法有了!

來者是偽燕帝國的晉王安慶緒,安祿山的二兒子。

(二)

安祿山有十一個兒子。老大安慶宗在他起兵之後,就被玄宗李隆基給幹掉了。老二安慶緒就成了實際上的長子。老三名叫安慶長。老四名叫安慶和。以上哥兒四個都是安祿山的元配夫人康氏(已死)所生。老五,名叫安慶恩,是安祿山最最寵愛的小妾段氏所生。除此之外,安祿山還有六個兒子,但曆史上並沒有留下對他們的記載,就此略過。

段氏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安祿山能夠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眼見著安祿山重症纏身,朝不慮夕了,段氏是焦急萬分,擔心萬一老安哪天掛了,他們娘倆兒要受安慶緒的欺負。於是,她便每天給安祿山灌迷魂湯,吹枕邊風,慫恿著安祿山立安慶恩為太子。

說起來,在安慶緒和安慶恩之間,安祿山還真是比較喜歡安慶恩。安慶緒這個人不通文墨,為人十分粗魯,而且不愛說話,比較悶,八竿子下去打不出一個屁來,安祿山很不喜歡。相較之下,安慶恩就可愛多了,聰明伶俐,識文斷字。最為關鍵的是,他還有個活著的十分可愛的老媽。老安愛屋及烏,對安慶恩十分溺愛。

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世上隻有媽媽好》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安慶緒畢竟是長子,而且此人驍勇善戰,大燕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聲勢,他的功勞是不容抹殺的。安慶恩雖然聰明,雖然可愛,但畢竟資曆和根基都太淺了。所以,安祿山才遲遲沒有立太子。

段氏又是撒嬌,又是哀求,又是要挾,把個安祿山弄得是五迷三道,漸漸地也就動了廢長立幼的心思,多次和嚴莊討論過這件事情。

安慶緒聽說了這個消息,嚇壞了。一直以來,他自以為是長子,而且功勞最大,太子之位遲早是自己的,所以從來沒有多想過。但現在,突然冒出了一匹黑馬,要和他爭搶太子之位了。而且,最要命的是,父親已經動了心思。

安慶緒慌了,前來求教於嚴莊。嚴莊給安慶緒出了一個點子,安慶緒聽了,嚇得麵色土白。

要我殺父皇而自立,我不幹!

嚴莊之所以慫恿安慶緒這麼幹,其實是包含著強烈的私心的,借安慶緒之手幹掉安祿山,當然可以報近段時間來挨打受辱的私仇,但更為重要的是,安慶緒生性愚蠢,易於擺布,將來登上了皇帝之位,他嚴莊就可以專權了。

安慶緒當然不肯,當兒子的怎麼可以殺害自己的父親呢,這樣做於天理不合,於人倫不道。

嚴莊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從前,有一位玄宗皇帝叫做李隆基。他聽信讒言,把太子廢掉了,並且下旨在一日之內殺了太子和他的兩個兄弟。

安慶緒聽了,當時就汗流浹背了。殷鑒不遠,玄宗幹掉太子瑛,這件事情距今還不到二十年呢。

嚴莊又“設身處地”地為安慶緒分析,你現在的處境十分危險,你爹不喜歡你,遲早會弄死你,這邊是大燕國的天下,你就是逃,又能逃到哪裏去呢?那邊是大唐,人家怎麼可能會接受你這個叛臣的兒子,去了還是死。所以嘞,你現在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要麼鋌而走險,要麼束手待斃,你看著辦吧。

安慶緒嚇得是麵如死灰。因為,嚴莊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他心坎兒裏麵去了。他不想死,當然想活。在最關鍵的時刻,生的欲望還是戰勝了父子親情。是啊,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

安慶緒最終下定了決心。但是,他堅決不肯自己動手。

嚴莊笑了,這個不用你出手,人我已經為你挑好了。

這天夜裏,嚴莊請李豬兒到府上喝酒。酒至酣處,李豬兒借著酒精的刺激,就開始向嚴莊倒苦水了,述說自己被打的慘狀。

嚴莊見狀,便將計劃和盤托出。果然,他所料不錯,李豬兒當即就拍著胸脯答應了下來。三人商定了具體的行動步驟,將行動時間定在聖武二年(安祿山的年號,即公元757年)的正月初五。之所以定在這一天,是因為在這一天,安祿山會舉辦一個盛大的宴會,接受百官的朝賀。屆時,他肯定會敞開了喝,晚上必定會醉酒,那時下手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