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深宮喋血:動蕩的唐廷(2 / 3)

李輔國看見太子來了,趕忙迎了上去,搶先告了狀,說張皇後和越王李係圖謀對殿下不軌,已經在宮中設下了埋伏,就等著您進去送死了。

李俶聽了,當時就驚出一身冷汗。不會吧?皇後想要害我,這我早就知道。但是,越王李係是我的弟弟,和我的關係一向都很好,他怎麼會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程元振也相幫著李輔國勸說李俶,怎麼不會?皇位就一個,越王也想當皇帝啊!陛下已經被張皇後控製起來了。他們現在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李俶慌了手腳,事發突然,他不知該如何應對了。

李輔國早就有了主意。他見太子已經相信了自己的話,便將具體的計劃部分(注意這個詞兒)托出:咱們不如來個將計就計,程元振率兵潛伏在宮門之外,老奴和殿下您去叫門,等到城門賺開之後,我們一起湧入宮中除逆,殿下你就先在飛龍廄等我們勝利的消息吧。

李俶見李輔國連自己的安全問題都考慮到了,心中十分感激,好,就按你說的辦吧。

李輔國見太子終於點了頭,心中大喜,便領著十幾個心腹簇擁著太子,前來叫門。

裏麵的硃光輝、段恒俊等人聽說太子與李輔國來了,請示過張皇後與越王之後,先開了一條門縫,見太子、李輔國一行隻有十幾人,便放心地打開了宮門。

豈料,宮門剛剛開啟,李輔國一揮手,兩名禁軍拉著太子回頭便向飛龍廄跑去。硃光輝等人這才發現事情有變,趕緊上前來關門。李輔國的手下一擁而上,拔出刀劍,與宮中太監對戰起來。趁著這個功夫,程元振也率著埋伏好的士兵衝了上來。

門關不上了。

結果不用想都知道,宮中的那些死太監哪裏會是禁軍士兵的對手,不一會兒的工夫,便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越王李係、硃光輝、段恒俊、馬英俊、啖庭瑤和陳仙甫等六人全部被俘。

結束了?不,還沒結束,真正的罪魁禍首張皇後還沒逮著呢!可是,李輔國敢抓一國之後嗎,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答案是他真得敢,如果不敢,他就不是李輔國了。

李輔國讓程元振在外麵候著,自己帶著一幫全副武裝的心腹,向張皇後的寢宮衝去,結果沒找到人。原來,張皇後早就得到了消息,一顆心兒嚇得怦怦亂跳,著急忙慌地跑到肅宗的寢宮,躲了起來。她一個勁兒地安慰自己,李輔國膽子再大,想來也不敢在陛下的麵前亂來吧?

然後,李輔國就來了,殺氣騰騰地來了。他進屋一看,發現肅宗也正在看著他。那一刻,李輔國有點兒害怕了。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他所畏懼的,那就隻有肅宗皇帝一個人了。肅宗躺在病床上,雙眼圓睜,全身抖做一團,他的眼睛中閃耀著暴怒的光芒。他沒有想到,他一貫寵愛的李大善人居然敢拿著刀劍闖入宮中。

其實,他沒有想到的事情還多著呢。李輔國很快就平靜了下來。因為,他發現,肅宗根本就動不了,甚至連話都說不出來。我靠,嚇死我了,動都不能動了,還給我擺主子的威風。李輔國根本就不理肅宗,仔細地瞅了瞅,發現了龍床後瑟瑟發抖的張皇後。

李輔國大踏步上前,拽著張皇後就往外拖。張皇後哪料到李輔國居然這麼囂張,嚇得不得了,一邊兒死死地扳住床杆,一邊向老公大喊救命。肅宗見李輔國居然敢對一國之後動粗,氣得當時就一口氣背過去了。李輔國見肅宗死了過去,更加地肆無忌憚拉扯張皇後。

沒了JJ的男人力量也比女人大。張皇後終於被拖出了寢宮。李輔國一麵命人將張皇後押到偏殿看管,一麵派人去搜捕張皇後的親信。正在這個時候,肅宗的第六個兒子兗王李僴(xiàn)帶著人趕來救援。李輔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將李僴等人一概拿下。

忙乎完這些之後,李輔國才想起來,裏屋還有個肅宗皇帝呢。他跑回屋裏一看,肅宗已經死了,死得透透的。堂堂大唐皇帝,居然死得如此窩囊,真是讓人可悲可歎。

時為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四月十七日,距玄宗太上皇駕崩之日僅十三天。肅宗李亨生於唐中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在位五年多(公元756年—762年),享年五十二歲。

他是唐朝諸帝當中唯一一個在外地稱帝登基的皇帝。他登基之日,安史叛軍已經攻陷兩京;他駕崩之日,安史之亂仍未平定。不過,小玉要為他講句公道話:至少,他穩定住了局勢,大唐並沒有亡在他的手上。他老爹留給他的爛攤子,他並沒有完全收拾好,但是能收拾到現在這個程度,也算是不錯了。

世界上最怕的那個人死了,李輔國現在已經無所畏懼了。他假傳聖旨,說張皇後、越王李係和兗王李僴三人合謀造反,即刻處死。三人百口莫辯,被活活勒死。張皇後的一幹親信也被全部處死。

一時間,宮中哭聲一片,慘叫連連。

(三)

一陣喧囂之後,塵埃終於落定。

李輔國、程元振帶著眾人來飛龍廄見太子李俶。當時,天已大亮,眼見就要到正午了,太子李俶還擱那兒等著呢。李輔國告訴李俶,一切都已經OK了,張皇後、越王係、兗王僴全部就地正法,皇上已經龍馭歸天了,建議您趕快登大寶、安人心。

李俶是個孝子,聽說老父死了,哭得一塌糊塗。

李輔國趕緊命人換上孝服,同時召文武百官到飛龍廄。百官聽說皇帝暴斃,不一會兒的工夫,便到齊了。李俶當眾公布了肅宗的死訊。緊接著,李輔國跳了出來,扶太子到兩儀殿祭奠肅宗的亡靈。然後,李俶就在肅宗的靈柩前正式即皇帝位,並更名為豫。大唐就此步入了代宗時代。

至此,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安祿山、史思明等人全都化作了曆史的塵埃。他們或是戰亂的發起者,或是戰亂的親曆者,但都不是戰亂的終結者。未來的決戰將在他們的後輩——代宗皇帝李豫和偽燕皇帝史朝義——之間展開。

代宗能夠登上皇位,確實是拜李輔國與程元振所賜。投桃報李的道理,李豫還是懂得的。登上皇帝寶座後沒幾天,他就下詔進兵部尚書、閑廄使李輔國為尚父,加飛龍閑廄副使程元振為右監門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