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返青瓦台:韓國迎來全新的“樸槿惠時代”(2 / 3)

2012年12月4日,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當天下午在首爾汝矣島文化廣播電台演播廳舉辦首場電視辯論,曆時兩個小時,主題為政治改革、南北關係、外交和安全政策。李正姬在首輪電視辯論上的“過激表現”,一度令文在寅成為了“透明人”,令被攻擊對象樸槿惠隻能沉默以對。

2012年12月9日下午1時,由於路滑,李正姬乘坐車輛在首爾大方洞發生交通事故。經醫院檢查後,李正姬方10日稱,傷勢不重,照常參加第二輪電視討論。

第二天,韓國新國家黨總統候選人樸槿惠和民主統合黨總統候選人文在寅、統合進步黨李正姬參加第18屆韓國總統選舉候選人第二輪電視辯論,就盧武鉉和李明博政府施政成果、經濟民主化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舌戰。期間,李正姬再一次將矛頭對準了韓國新國家黨總統候選人樸槿惠,並向其發難,批評樸槿惠“不食人間煙火”。樸槿惠對此予以回擊,稱李正姬在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的表現太過幼稚,暗諷其“不識大體”。

2012年12月10日,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李正姬因在電視討論中稱韓國政府為“南部”政府,涉嫌違反韓國國家安全法,遭到起訴。原因是李正姬在大選第一輪電視討論中涉及“南部”政府,損害韓國“正統性”。10日,62歲的韓國國民金某向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其提起訴訟。金某稱,“李正姬作為總統候選人,卻如此出口不遜,有損國家團結,給國民帶來了精神上的傷害,這種人不適合成為國家的總統”。

迫於輿論壓力,2012年12月16日下午,李正姬在記者會上表示,為凝聚進步、民主、改革勢力的力量,進而實現“政權交替”的國民夢想,她決定退出第三次電視辯論和總統競選。但是她在退選時仍不忘向樸槿惠發難,說樸槿惠是“親日派”的後裔、陳舊腐敗的維新獨裁政權核心人物。如果樸槿惠當選總統,不僅會導致韓國曆史倒退,還會為國家帶來無法估量的災難。她表示,為開啟工人、農漁民等百姓共榮共存,以及韓朝團結和諧的統一時代,韓國就必須實現政權交替,不能讓樸槿惠當選總統。

李正姬退選後,文在寅成為韓國在野黨單一候選人。至此,定於12月16日晚進行的韓國總統候選人第三場,也是最後一場電視辯論,就真正成了樸槿惠和文在寅的雌雄對決。

當晚的電視辯論,首先是兩人的電視廣告之戰。文在寅在廣告中展現了自己在家中的日常生活。而樸槿惠的廣告則以其在2006年地方選舉期間拉票時遭遇刺殺襲擊使其臉部受傷一事為題材。兩人的廣告各具亮點,難分伯仲。廣告戰結束後,他們再次針鋒相對地上演了一番唇槍舌劍。在辯論中,文在寅批評了與樸槿惠同處執政黨的韓國總統李明博執政期間的糟糕表現以及新國家黨貪汙腐敗等惡劣事跡,樸槿惠也毫不示弱地批評了文在寅的競選政策與前總統盧武鉉政府十分相似,都將令韓國經濟走向衰退。

對於這場雌雄大戰,究竟會鹿死誰手,所有韓國民眾都在拭目以待,而世界各國人民也在靜待分曉。

跨越最後一步:成功擊敗文在寅

選戰最後一天,新國家黨候選人樸槿惠和最大在野黨民主統合黨候選人文在寅一個北上,一個南下,進行最後的拉票衝刺。

此時,韓國民眾已經對這場“雌雄之戰”了如指掌:樸槿惠現年60歲,保守派代表人物,已故前總統樸正熙長女,執政黨前黨首,人稱“選舉女王”;文在寅59歲,民主統合黨候選人,曾任已故前總統盧武鉉的青瓦台總統府秘書室長,獲稱“盧武鉉的影子”。

兩名候選人18日各自沿京釜線一帶往返於首都首爾和南部港城釜山。首爾和釜山分別是韓國第一和第二大城市,“搖擺選民”集中,屬必爭之地。

依照選舉法,13日以後禁止發布民調結果。韓國媒體當天發布的民調顯示,樸槿惠略微領先,隻比文在寅高出0.5個百分點。不過,由於統合進步黨李正姬前幾天突然退選,這會讓剩餘雙方的支持率產生微妙變化,加之李正姬堅決反對樸槿惠就職韓國總統,所以李正姬的支持者很有可能順其意願將票轉投給文在寅,這將會助推文在寅的支持率,這也給樸槿惠的競選團隊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和挑戰。

樸槿惠當天前往慶尚南道昌原市拉票,再到附近的釜山,經大田市,當晚抵達首爾市中心光華門參加集會,給持續22天的密集拉票活動畫上句號。

為吸引那些懷念“漢江奇跡”的中老年選民出門投票,樸槿惠18日祭出樸正熙時期的口號“讓我們過得好”,承諾將引領韓國再次實現經濟快速增長。而她先前刻意與樸正熙時期保持距離,隻是為了防止選民把對樸正熙鐵腕統治的不滿轉移到她身上。

當天前往昌原時,樸槿惠在新國家黨總部舉行新聞發布會,誓言成為隻考慮國民的“民生總統”,“我將恢複破裂的中產階層,開創中產階層占人口七成的新時期”。

同時,樸槿惠還不忘大打感情牌:“我沒有家庭可以照顧,沒有子女可以繼承財富。”“大家,國民,是我的家人。讓大家幸福是我留在政壇的理由。”“就像母親為家庭奉獻一生,我將成為照顧大家每一個人生活的總統。”一直未婚的樸槿惠懇求支持者為韓國開創一個由首名女總統帶來“變化和改革希望”的新時代。

以親和力著稱的文在寅當天也從首爾出發,乘火車前往天安、大田以及樸槿惠的家鄉大邱,當晚抵達釜山。他早年在釜山從事維權,今年4月在這座保守派重鎮突出重圍,當選國會議員。

他在拉票過程中多次強調公平正義:“韓國現在麵臨整體危機,不是執政黨換一名選手就能解決問題,我們必須改變整套班子。如果我當選,我將擦幹國民的眼淚,強調公平和正義,作出犧牲和奉獻,投身於民眾中,保持可敬的品格。”同時還要用經濟學來鼓勵選民積極投票:“一張選票的價值相當於4500萬韓元(約合4.2萬美元),如果參加投票,意味著將有4500萬韓元用於創造就業崗位、實現經濟民主化、增加社會福利;如果不投票,意味著把4500萬韓元扔向河底。”

既然是競爭,自然就避免不了互相攻訐。樸槿惠和文在寅17日在首爾等地造勢拉票時,就最近提出的各種疑點互相攻訐,雙方的“抹黑戰”隨之也進入了激戰狀態。

文在寅在首爾白凡金九紀念館舉行的活動上鼓勵選民投票時說:“民主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危機,拯救的方法隻有國民進行選擇。”“大國家黨(此時已更名為‘新國家黨’)是5年來破壞民主的政黨,現在還以非法和不正當手段企圖延長其政權。”“如果不用選票懲罰大國家黨,過去的錯誤會延續。我們必須拿起棍子,明天就是行動的日子……不投票,就是對過去五年的錯誤視而不見。”當天他在首都圈掃街拉票時還說:“國情院女職員事件其實沒有認真調查。希望大家審判操縱選舉,把民主推向危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