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放眼東亞:未來全球戰略的重點(3 / 3)

樸槿惠覺得,雖然日韓關係惡化的原因出在日本,但是任何問題都不能放任不管。像朝鮮核武問題如此嚴峻,都在積極處理,尋求解決方案,日本的問題更要重視,並且積極去尋求解決之道。樸槿惠認為,自己有這個使命去打開韓日兩國之間的關係,並製造契機使日本改變。

樸槿惠的這次參訪,與很多日本政治人物都進行了會麵,有森喜朗前總理、扇千景參議院議長、河野太郎眾議院議長、安倍晉三官房長官、麻生太郎外務長官等。雖然大家顯然不是很歡迎這位專為破冰而來的韓國女政治家,但樸槿惠還是表示,曆史遺留問題越早解決越好,不能再傳給下一代,讓無辜的他們背負愈發沉重的擔子。

2006年3月8日,樸槿惠在日本首相宮邸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進行了一場深刻的對話。

在樸槿惠來日本參訪的前兩天,韓國球隊恰好在世界棒球經典賽上贏了日本隊,成功晉級八強,而小泉純一郎便以此為話題展開對話。他先是模仿了一下韓國選手李晉映的守備動作,然後才歎道:“那名選手右手功力真是厲害,韓國隊後來情勢逆轉您應該很開心吧?他可是在比賽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的人,因為要是當時他沒抓到那一球,那麼結局應該就會不一樣了!”樸槿惠從他的話語裏聽到了恭喜,也聽到了他為日本隊的失利而惋惜。樸槿惠回答:“能夠贏棒球實力超強的日本隊,我感到很是開心!”

以體育新聞為開場白之後,兩人迅速把話鋒轉移到了兩國的國際關係上。

樸槿惠向小泉純一郎表示了感謝,因為日本政府放寬韓國人到日免簽證一事。同時也恭喜小泉純一郎所進行的改革成功使日本經濟脫離長達十多年的蕭條境況。小泉純一郎表示感謝,他調侃道,實在沒想到國外反而比國內更認同他的此項政策。

樸槿惠收斂了客套,話題開始變得認真嚴肅起來,她指出,韓日兩國分享著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的價值,身為臨近的友邦國,本就應該一同解決經濟、保安等未來問題,成為東亞共同體的核心國家才對,但這一切因為韓日的島嶼爭端問題、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教科書問題,還有慰安婦等問題的牽絆,使得兩國關係進入堅冰時期。如今世界發展步伐越來越快,韓日兩國想要共同發展,就必須快速解決曆史遺留問題並朝未來邁進。

毫無疑問,樸槿惠拋出小泉純一郎最不願意談論的幾個問題,她認為隻有將這些大家逃避的問題通通在現場談清楚了,她這一趟才沒有白來,而日韓關係才能真正出現轉機。

小泉純一郎表現得相當樂觀,他說現在兩國之間雖然存在著許多艱難的問題,但是兩國的經濟交流、體育交流從未像現在如此熱絡過,甚至他最近耳邊時常可以聽到“您好”和“謝謝”等韓語。

樸槿惠明白小泉純一郎在“打太極”,巧妙避開問題的核心,於是轉移了話題,提到了小泉首相的座右銘。因為她知道日本人很重視座右銘,隻要聊到座右銘,日本人通常會吐露真心。

樸槿惠這樣說:“我聽說首相的座右銘為‘無信不立’,顧名思義,信賴是非常重要的。首相您成功帶領了經濟改革,我相信您在外交上也能取得好的成績。關於韓日兩國之間存在的許多問題,您務必要做出明智的決定,這不是小事,它將幫助您成為一位為東北亞共同體放入穩定基石的名留青史的首相。”

這段話讓會堂瞬間陷入了沉寂,小泉純一郎的臉色有些尷尬。不過很快,他就露出了淺淺的微笑。他用手指輕輕地敲了敲桌麵,思索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我有同感,未來我願意一同齊心努力。”

參訪日本的第四天,樸槿惠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裏參加了午宴兼會談。很多媒體記者聚焦了這次會談,他們向樸槿惠提出了很多的問題。

有日本記者問她,日韓的島嶼爭端怎麼解決才最好?樸槿惠顯得從容而自信,她說:“這並不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獨島一直都是韓國的,隻要日本承認了,爭端就結束了。”在場的韓國記者馬上熱烈地鼓起掌來,而日本記者們則露出了複雜的笑容。

樸槿惠回到韓國後不久,日本首相就換成了安倍晉三,而日韓關係依舊緊張。樸槿惠明白,想要透過一次訪問就完成破冰工程無疑是不可能的,朋友之間都得經常見麵對話,才會彼此認識了解,維持良好關係。她心裏依舊懷著希望,她相信韓國與日本的關係一定可以透過持續的真心交談而逐漸明朗化。

慈父慈母般的李光耀夫婦

步入21世紀之後世界似乎格外懷舊,放眼權力巔峰,站在上麵的人竟大多是各國領導人的後代或與“王侯將相”有姻緣關聯的人。

比如韓國現任總統樸槿惠是韓國前總統樸正熙的長女,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是前總理李光耀之子,菲律賓現任總統貝尼尼奧·阿基諾出身於政治世家阿基諾家族,是已故前總統阿基諾夫人的獨子……

其實樸槿惠與李顯龍的關係非同一般,因為李顯龍的父母李光耀夫婦於她而言如慈父慈母。

有人說,國與國之間沒有友情,隻有利益,所以外交終歸是冰冷生硬的;也有人說,外交雖然是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卻是由人去操作和交流,所以有時也會在這一過程中開出友誼之花。

樸槿惠會見過很多的外賓,其中有很多私下裏也維持良好的友誼關係,她認為這些人脈是她一生最大的資產。

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與他夫人便是樸槿惠極為可貴的好友,樸槿惠甚至覺得,他們給自己帶來了一種“父母的感覺”。

1979年10月,樸槿惠第一次與來訪韓國的李光耀見麵。那時候,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還沒有遭到槍擊,正向新加坡領導人展現韓國工業化發展的現況,甚至提出要帶他們勘查埔港冶鐵及京釜高速公路現場。據樸槿惠回憶,當時李光耀並不是很想去,可能出於一種國家領導人之間的競爭心態,但最後他還是視察了埔港冶鐵及京釜高速公路,並表示深有感觸。

樸槿惠在父親樸正熙與李光耀用餐現場擔任翻譯,見識了兩位充滿著英勇男子氣概的國家領導人之間的溫和博弈。她非常敬佩領導艱困的國家走向發展之路的兩位政治高手,他們的熱情與想法都非常好。

李光耀訪日後不久,樸正熙便遭槍擊去世,李光耀給樸槿惠寄送吊文,表示自己萬分哀痛。

2006年5月中午,樸槿惠再次在首爾與李光耀夫婦會麵。時隔多年,樸槿惠發現李光耀的眼神依然炯炯有神,犀利之中透露出一份從容與仁慈。樸槿惠看著他,突然想起自己過世多年的父親,情不自禁地想,父親若還在世,估計也是這樣一番風貌吧!

李光耀夫婦見到樸槿惠很高興,不停詢問她是否有困難、身體是否健康。他甚至還提到,當年見到她時還是個二十幾歲的小姑娘,那時她為他們擔任翻譯都有些羞澀,而一晃眼就已經成為一個有獨立擔當的女政治家了。

李光耀的夫人柯玉芝突然想起了什麼,忙伸手進包裏掏出了一個裝著喉糖的糖果罐遞給樸槿惠並囑咐,事業雖然要緊,但是身體更要緊,身為一個到處走訪演說的政治家,最重要的是保養好自己的喉嚨。樸槿惠接過象征著愛與關懷的喉糖,一方麵想起了自己早已不在父母,非常感傷;一方麵又欣慰還能有這樣像親人般的朋友在關心自己,又非常感動。

當天下午,樸槿惠告別李光耀夫婦去首爾新村進行首爾市長選舉的助選演說,但卻遭到不明人士襲擊。事後李光耀夫婦非常擔憂,寄了一封慰問信給樸槿惠,祝願她早日康複。

樸槿惠表示,如今如慈父慈母般的李光耀夫婦已經退居二線,他們長男李顯龍已經成為新加坡的新領導者。她希望能與李顯龍擺脫父輩互相競爭的局麵,一同討論兩國能夠一齊發展的未來。

§§PART 6 “槿心惠質”:“韓國撒切爾”送給人們的成功課

銷聲匿跡近20年,樸槿惠飽受人間冷暖,但時間並沒有磨滅她的政治熱情。樸槿惠後來回憶稱,在那段艱難的時期,她開始學會臥薪嚐膽,一邊修身養性,一邊尋找機會重返政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