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8日,上任不久的盧泰愚應邀到寬勳俱樂部發表演講並接受了記者提問。

盧泰愚以其極富有說服力的口才,對國民感到困憂的一係列問題,坦誠布公地加以說明。他提醒人們注意這樣一個事實:雖然第五共和國憲法裏加進了總統負責製的條款,以保證實現政府的和平過渡,而這在大韓民國憲政史上是從未實現過的。他還指出,包括自己在內的全體民正黨黨員,都已認識到,民正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成為在野黨。

有記者問盧泰愚作為全鬥煥總統的接班人,有何感想,他答稱:“我不認為自己是接班人。”並建議:“您的所謂‘接班人’的說法是不確切的,在一個民主的國度裏使用‘接班人’的說法不讓人感到奇怪嗎?我提議還是將接班人改成候選人為好。”

有人評論,盧泰愚的話乍一聽,頗象外交辭令,但是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它蘊含著一種自信自立的意識,要他看來。這是通過民主的程序,同其他候選人光明正大地較量雌雄。他的這一提議受到不少國民的讚許。

總的來看,寬勳俱樂部的演講是成功的。會後,輿論界評論盧泰愚是“以和諧和對話的基礎促進政治發展的新型的政界人物。”國民對其印象是:“不是僵化的脫去軍裝的軍人型的政治家”,“一個平易近人的新型的民主領導人”。

4月13日,全鬥煥宣布將修憲討論推遲到1988年以後,下屆總統仍根據現行憲法選舉,組成改府,成功開好奧運會。執政黨和在野黨單討論在野黨提出的民主化措施。

“4·13”決定發表後,對立現象日益尖銳,示威和靜坐等事件連日不斷。5月1日,新民黨的強硬派成立統一民主黨(簡稱民主黨)。提出結束韓國獨裁統治,實現民主和總統直接選舉等主張,金泳三首任總裁,後來金大中也加入該黨並擔任常任顧問。

1987年6月2日,民正黨總裁全鬥煥總統在青瓦台宴請中央執行委員和國會議員團主席,席間,他引薦盧泰愚代表委員為下屆總統候選人:“我認為盧泰愚代表委員具備卓越的安全見解,有政治和行政經驗。是一位能夠領導新時代的人物,我推薦盧泰愚代表委員為我們民主正義黨的總統候選人。”

6月10日,民正黨全黨大會召開,正式推舉盧泰愚為下屆總統候選人。在一片歡呼聲中,盧泰愚發表了接受推薦的演說:

各位黨員同誌,比起其他任何時候來,現在我們處在最困難的時候,已經受著最大的考驗。各位在這樣的時刻選本人為新時代的領導人——總統候選人,我感到十分榮幸,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此時此刻,被推薦為總統候選人的盧泰愚真是百感交集。如果在順利的條件下選總統候選人,其激動的心情也許終身難忘,但是處於前途未卜的混亂時期,被推上第一把交椅,心緒錯綜複雜。

盧泰愚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的那一天,參加了在希爾頓飯店舉行的晚餐會。他在晚餐會上受到了全總統、立法、司法和政府要員、各界代表和黨員們的熱烈歡迎。然而此時飯店外麵的大街上人聲如潮,無數群眾聚集於此,口號聲、催淚瓦斯刺鼻的氣味不時的透窗而入,怎麼辦?盧泰愚陷入了沉思。

以此為發端,6月10日以後,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遊行遍及韓國37個大中城市,示威人數多達幾十萬,在野黨代表人物金大中、金泳三等召開全體國民大全要求全鬥煥撤銷“4·13講話”,事件在繼續擴大,盧泰愚仿佛看到大地在抽搐,祖國正在步入痛苦的深淵,怎麼辦?怎麼辦?6月美國總統裏根遣特使、助理國務卿出訪韓國,呼籲各黨派一定要實現真正的妥協。一個對國家的命運負有責任的執政黨必須采取某種救國的決斷措施,以防止滅頂之災的發生。全總統已把收拾事態的重擔全權交給了他,而用行政力量和政治力量解決已到了極限,有沒有收拾這一難局的辦法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