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不斷地超越自我(1 / 1)

有一個男孩出生在一個非常貧窮的家裏。父親去世的時候,家裏連喪葬費都拿不出來,還是父親生前的朋友們幫忙,才得以把父親下葬。男孩的母親在一家工廠裏做工,每天要工作十個小時。有時候還要帶一些工作到家裏做,每天非常的辛勞。這個男孩就是在這種貧困的環境下開始成長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當地一家教堂舉行的業餘戲劇表演活動,他覺得十分過癮。演出完後,他決定去學習演講。後來,他憑著卓越的演說才能進入了政界。在他30歲那年,他被選為紐約州議會的議員。然而,他對承擔這項責任毫無準備。事實上,他根本不知道一位州議員每天都應該做些什麼。為了對一項法案的表決投票,他得事先研究那些冗長複雜的法案,這對於他來說,就好像讀天書一樣。

他被選為州森林委員會的委員,這又讓他擔心不已,因為他從來不了解森林。

他又被選為州經濟委員會成員,這更讓他不知所措,他在銀行連賬戶都沒有。這一項又一項加在他身上的責任讓他坐臥不安,如果不是他不敢向他母親承認自己的失敗的話,他早就辭職不幹了。無可奈何之下,他下定決心每天要學習16小時。在他不斷的努力下,他成為了全國有名的政治家,《紐約時報》稱他為“紐約最受歡迎的人”。他就是愛爾·史密斯。

在史密斯開始自學後的十年中,他四次連任紐約州長,這在當時應該說是獨一無二的。後來,他還被提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他還獲得了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六所著名大學授予的名譽學位,而他曾經是一個連小學都沒有畢業的人。

我們不要因為貧窮而自卑,貧窮其實是努力拚搏的動力。在貧窮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有著堅強的意誌力,而這正是成功需要的條件之一。

人的生命的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理想往往是遙遠的“海洋”,現實往往就是眼前的“饑餓”,要克服現實的困難去實現理想,隻有毅力是不夠的,還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取長補短,相攜共進,大家雙贏。

浩劫使盡了災難、貧困、風暴、怒吼、災害、臨終前的痛苦等伎倆,這個人並沒有倒下來,可是它一露出微笑,他就突然間醉醺醺的,立腳不穩了。

——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