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說:“陳將軍毅然脫離蔣介石陣營之舉,讓我很是震動,陳將軍忠肝義膽,為大家欽佩,將軍如若不棄,我想邀將軍加入武漢國民政府?”
陳建峰望著蔣先雲的靈柩,麵無表情,問:“什麼職務?”
汪精衛說:“陳將軍驍勇善戰,陳將軍希望什麼職務?師長如何?”
陳建峰搖了搖頭,汪精衛一咬牙:“那就軍長。”
陳建峰說:“汪先生誤解了,我不想當什麼師長,也不想當軍長,我要當就當第七十七團的團長。”
汪精衛看著陳建峰剛毅的臉,好半天沒有說話,蔣先雲就是犧牲在七十七團團長的任上,陳建峰不求高官厚祿,隻為繼承蔣先雲遺誌,實乃真性情也,可歌可泣,難怪蔣介石會看重陳建峰,而且明知陳建峰前來武漢,自己肯定會拿陳建峰做文章,蔣介石竟然沒有痛下殺手,任陳建峰來去自由,就憑陳建峰這份俠義,蔣介石一旦將其殺之,必然會在黃埔師生中失人心,得不償失。
汪精衛很是痛快:“隻要陳將軍願意為武漢政府效力,七十七團團長一職非將軍莫屬。”
陳建峰還別有聲明,有話在先,一旦其為七十七團團長,北伐奉軍,甘當前鋒,誓死殺敵,責無旁貸,但七十七團有二不反,一不反蔣二不反共,絕不參與黃埔軍校兄弟相殘師生相向的內亂,如果武漢政府同意,等自己從新田歸來,一定會到武漢來領命,如若不成,那也就沒什麼好說的。
汪精衛毫不猶豫,欣然點頭,說陳建峰此舉更讓自己佩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話在先,君子坦蕩蕩,反而容易相處,自己做主了,同意了。
陳建峰說:“好,等我將先雲的後事料理好,我就回武漢來找汪先生。”
汪精衛與陳建峰握手,與周恩來一樣,熱情洋溢地說:“好,我在武漢等你。”
第二天,蔣先雲的靈柩由靈車從大操場運往武昌碼頭,經湘江水路逆水而上至衡陽一帶轉陸路而往新田。根據蔣先雲治喪委員會的安排,抬靈上車和上船的八位要員中,有張國燾,但這天在抬靈上車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張國燾本來已經站在了蔣先雲的靈柩邊,陳建峰一看有張國燾,幾步走了過去,一插,胳膊肘一頂,張國燾沒防備,一個踉蹌,隻差一點摔倒在地,張國燾莫名其妙:“陳將軍這是何意?”
陳建峰說:“此等事情就不勞張先生大駕,由我陳建峰來就是了。”
此時國共兩黨的諸多要員都看到了這一幕,陳建峰這樣,分明就是讓張國燾難堪,周恩來眉頭一皺,知道張國燾此人心胸狹隘,如此一來,陳建峰就和張國燾結下了梁子,此事欠妥。可事已至此,周恩來也不便再說什麼,吉時已到,陳建峰和其他七人一起,將靈柩抬起,在《國際歌》的軍樂中,緩步走向靈車,留下張國燾臉色紅一陣青一陣地呆在一邊。周恩來覺得陳建峰與張國燾結緣欠考慮,但李宇彬他們卻不是這麼想,一時覺得大快人心。張國燾雖然不是直接置蔣先雲於死地的凶手,但卻是因其而起,與凶手一般無異,盡管張國燾是中共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但他還真沒有抬靈的資格,玷汙了蔣先雲。你張國燾是中共要員又怎麼樣,與我陳建峰何幹,老子不怕你,就是不給你麵子,讓你在眾人麵前難看,看著就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