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齊聚東北(3)(2 / 2)

林彪送陳建峰出門:“我真是服了你,我的家事你也管。”

陳建峰笑,說:“你以為我想啊。”

到了門口,林彪關切地問:“剛才那一鞭子,沒有抽痛你吧。”

“你說呢。”陳建峰笑,揚了揚手裏的馬鞭,“要不抽你一下試試。”

林彪直躲,說:“你自找的,怨不得我。”

陳建峰點頭:“行,隻要你自此不再在家裏動手,我挨這一鞭也值當。”

還別說,自此,林彪還真是沒有再打過葉群。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為配合全國的戰略進攻,東北民主聯軍決心於9月下旬發動一場秋季攻勢,林彪的想法是采取大兵團作戰,首先向國民黨軍兵力薄弱的北寧鐵路南線遼西一帶發動進攻,調動其北線兵力南援,爾後乘機向北線出擊,南北交替進攻,從而大量殲滅國民黨軍。

此戰術頗具實戰性,機動靈活,雖有別於八路軍時期的遊擊戰,是大兵團作戰,但它依舊保留著遊擊戰的精髓,那就是充分發揮八路軍戰士快速機動的戰鬥作風,讓國民黨軍跟著自己的節奏來,在機動中消滅敵人。

秋季攻勢林彪深思熟慮,盤算已久,以往林彪考慮周全的事情,隻需和二號首長商量一下,然後就直接上報軍委,一經軍委同意,林彪就會召開作戰會議,予以部署和分工。這一次林彪一反常態,少有地在電報發出之前征詢陳建峰的意見,問陳建峰對這個作戰計劃有何看法和異議,陳建峰表示認同,大方向沒有錯,小處有待進一步斟酌。

“小處由參謀部加以完善。”林彪一笑,將電文往陳建峰的麵前一放,說,“既然學兄表示認同,那就在電文上簽字,上報軍委。”

陳建峰笑,說:“我簽個屁,有你們前麵幾位領導簽字就成了。”

林彪並不認同,說陳建峰雖然排名靠後,但論軍事才能,與他林彪不相伯仲,軍事上的事,陳建峰有發言權,有陳建峰的簽字,軍委和毛主席更容易認同。既然於戰事有利,那還說什麼,陳建峰不再多言,提筆在電文上簽字。林彪將電文一合,交給秘書:“馬上上報軍委。”

秘書接過電文,心想自從陳副司令到來之後,林總的笑容很明顯多了許多。

林彪和陳建峰商議,針對北寧鐵路線上國民黨軍的部署,有必要設立西線北線中線三路前線指揮所,下轄多個縱隊,分三路對北寧鐵路線上的敵軍進行圍追堵截。楊淮的預想還真是成真,此前線指揮所倒也與兵團無異。

林彪說:“兵分三路作戰,西線至關重要,此路總指揮,非學兄莫屬。”

西線前線指揮所,下轄三個縱隊九個師計六萬人,擔負對北寧鐵路錦州至山海關段和錦州至承德鐵路沿線國民黨軍的作戰任務,按林彪的設想,秋季攻勢會最先於遼西打響,首戰對整個戰役的影響不言而喻,林彪最為看重,可他分身無術,需要直接指揮五個縱隊和3個獨立師,在四平至長春間尋機殲敵,怎麼辦?以前可能林彪會斟酌會權衡,考慮由誰掛帥合適,現在不用了,用不著考慮了,陳建峰來了,陳建峰不當這個總指揮,誰敢當。

林彪說:“現在好了,學兄來了,遼西的三個縱隊,你也了解,這個西線總指揮學兄再合適不過。”

陳建峰笑,說:“即便林總不提,我也會主動請纓,這個西線總指揮我當仁不讓,誰跟我爭,我跟誰急。”

林彪笑,說:“學兄百戰百勝,打仗這等事情,學兄一站,誰敢與你爭鋒。”

陳建峰笑,說:“林總隻怕有些言過其實,咱民主聯軍中敢跟我陳建峰叫板的大有人在,遠的不說,就說一直在你麾下聽你指揮的楊淮同誌,他就一直不服氣。”

“就他。”林彪微微一笑,搖搖頭,說,“楊淮打仗,勝在一個猛,是員虎將,但他跟學兄比,那還真是差遠了,他隻可為將,不可為帥。”

此話怎講,林彪說:“要說比狠比猛,你們倆倒是旗鼓相當,可打仗講的不僅僅是勇猛,還講究巧講究韜略,為帥者更需懂得運籌帷幄,後麵這幾點,不能說楊淮沒有,不怕楊淮不服,他這些隻及學兄毫毛。”

陳建峰笑,說:“這一次,楊淮不服還真是不行。”

林彪少有地說笑,說:“學兄別告訴我,你自告奮勇要當這個西線的總指揮,是衝楊淮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