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日月新天(3)(3 / 3)

陳建峰不顧軍容,撲騰一下跪下了雙膝:“娘,我代替左權給您老磕頭了,請您老恕左權不孝。”

這是一個莊嚴的軍禮,是敬給左媽媽一個人,卻又不是敬給左媽媽一個人。

這是氣壯山河的一跪,是跪給左媽媽一個人,卻又不是跪給左媽媽一個人。

左媽媽隻是千千萬萬翹首以盼、盼兒歸來的母親中的一員。

六萬將士的軍禮是敬給老媽媽一個人,也是敬給千千萬萬犧牲戰友的母親們的,陳建峰這一跪,同樣是為了告慰所有為國捐軀烈士的母親。

老母親們整天翹首以盼,望穿秋水,可是革命成功了,而他們的兒子再也回不來了。今天的軍禮正是為了告慰這些老母親,他們的兒子雖然回不來了,但他們的戰友還在。

左媽媽紅腫著雙眼:“孩子,你起來吧。”

陳建峰默默地背起地上的柴火。

三天後的瀏陽陳家灣。

鄉親們奔走相告:“陳家老三沒有死,帶著隊伍回來了。”

陳建峰站在山嵐,陳家灣的楓葉紅了,村口的大楓樹還在,枝繁葉茂,在沙沙地歡迎著回歸的遊子,可楓樹下,陳建峰再也見不到那個翹首以盼的身影了,那個自小疼愛他的母親已經不在了。

父母過世,長兄為尊,陳建山將瀏陽的商鋪交給後輩打理後,就回到了陳家灣居住,照料著陳家老小數十口人。陳建峰看著日漸蒼老的陳建山,就有如看到嚴父,他一進老屋就“嘭嘭嘭”地給陳陳建山磕了三個響頭。這時的陳建峰不再是叱吒風雲的將軍,而是心懷愧疚的遊子。

陳建山說:“老三,五妹也參加了你們的隊伍,你有沒有看到五妹?”

陳建峰點頭,說:“看到了。”

“沒死?”

陳建峰說:“好著呢。”

陳建山說:“沒死就好。”

“那陳大山?不是跟著你走了嗎?怎麼沒有和你一起回來?”陳建山又問。

陳建峰說:“他現在在北平,保衛毛主席。”

陳建山還不知道毛主席是誰,隻說:“活著就好。”

這是一句樸實的語言,人逢亂世,能活著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活著,自然比什麼都好。

陳建峰將徐雪涵的遺骸安葬在陳家祖墳、父母親墓穴的下方,有嚴父慈母作伴,雪涵不會再寂寞了。陳建峰交代陳家侄輩,在徐雪涵墓穴的右邊再砌兩孔墓穴,豎上兩塊墓碑,上刻:陳建峰之墓和辛小雅之墓。

陳建峰看著陳家灣的青山綠水,紅楓似火:“等我死了,就葬在陳家灣,與父母為伴,與徐雪涵同穴。死後,這裏就是我陳建峰的歸宿我陳建峰的家!”

五天後的1949年10月1日,陳建峰在兩名解放軍高級將領的護衛下,手舉軍旗,闊步走過天安門城樓,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他的身後是綿綿不斷走來的海軍方陣、步兵方陣、炮兵方陣和坦克方陣,頭上是呼嘯而過的空軍方陣。

再回首,二十五年,就在彈指一揮間,為了這一天,多少同窗好友血沃山河,陳建峰的麵前一一閃過蔣先雲、曹淵、王爾琢、左權、毛澤覃、蘇懋祿等等同窗、好友的麵容,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烈士的犧牲,才有今天新生中國的誕生。陳建峰看著在天安門城樓上有力地揮手的毛澤東,一時感慨萬千。

今天的勝利是無數烈士用熱血鑄造的,陳建峰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情感,大喊一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