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辮子大軍入京城!複辟夢斷天安門(25)(2 / 3)

袁世凱眾叛親離,已進入了痛苦掙紮的臨終時刻。但就在這時候,辮子大帥張勳卻又顯得義氣十足地突然挺身而出,“勇敢而堅定”地維護著他的苟延殘喘的政治權位。

原來張勳也精靈得很,他早就看穿了馮國璋想當總統的如意算盤。在他看來,如果讓馮國璋上台取袁氏而代之,那就不僅是他張勳本人不會服氣,而且段祺瑞等其他北洋大將也必定不會服氣,大家互不服氣的結果,則必然是北洋集團內部大亂。這就很可能極大地削弱北洋集團對中央和各地方政治、軍事權力的控製,給南方革命黨人造成趁亂奪權的機會,而一旦南方革命黨人勢力膨脹起來,他的複辟夢想就將成為泡影。這當然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而如果由袁世凱繼續當政,則最起碼可以暫時平衡和調劑北洋內部的關係,保持北洋集團的穩定,以防革命黨勢力北漸。盡管他並不喜歡袁世凱,但與孫文比較起來,袁世凱還是更可愛一點。如此一番比較之下,他就寧願繼續維護他所不喜歡的袁世凱,而不肯附和可能給革命黨人造成可趁之隙的馮國璋。他知道,自己是馮國璋的近鄰,兵力又比馮國璋雄厚,馮國璋想辦成這件大事,不可能不求助於他,他就穩坐徐州,不動聲色,靜觀馮國璋的動作。

果然,馮國璋很快就發來電報,邀請他和安徽將軍倪嗣衝共同主盟,聯名呼籲各省派代表到南京召開會議,討論時局問題,並將自己事先擬就的一些提議附上,征求他們的意見,以便作為他們三個主盟人的共同提案,向南京會議代表提出討論。張勳見馮國璋擬議中有要求袁世凱退位,由參加南京會議代表另選臨時總統,組織南京臨時政府,召開國會,以及懲辦帝製禍首,大赦革命黨人等條款,立即跳腳。

“媽那個巴子!叫你馮國璋這麼當總統,豈不直接當出個亂黨政權來了嗎?”

但是,由於馮國璋曆來對他表示尊重,而且他們曾經有過一段共同對付袁世凱的經曆,從麵子上,他不便拒絕馮的邀請。於是,他一麵表示同意參與主盟南京會議,一麵對馮國璋的擬議提出大量修改意見。

首先一條是他不能同意趕袁世凱下台,但馮國璋指出的“袁世凱自從當了皇帝,他的總統地位即已喪失,現在不經國會選舉,他就沒有重任總統的依據”的理由又確實充分得很,倒弄得張勳也一時不知如何修改是好。幸虧有一位謀士提醒他說,可以借口現在正處非常時期,召開國會選舉新總統實不可能,而國家又不可一日無總統,為應急需,可以援引辛亥年清帝賦予袁世凱以組織共和政府之全權的命令,把這道命令的有效期延長到現在,那麼,袁繼續擔任總統就有依據了。張勳聞言,不禁茅塞大開。這確是一條妙計。它不僅為保全袁世凱的總統地位找到了依據,而且把袁的留任與清帝的存在聯係了起來。既然清帝的命令至今仍能發揮作用,那清朝的江山不也就依舊存在嗎?於是,他興奮不已地在馮的條議下寫上一條:“應當遵照清室賦予組織共和政府全權原旨,承認項城仍居總統之地位。”

接下來是關於召開國會問題,這也是張勳所最反對的。他向來認為中國數千年曆史,從無所謂國會之說。如今要學洋鬼子那一套,搞個什麼國會,弄得各黨各派議員狗打架似的,把個京師鬧得翻雲覆雨,實不雅觀。但現在既然在第一條裏承認了袁世凱當共和總統,這國會乃是與共和總統配套的東西,事關政體,自然也刪除不掉。因而,他隻好勉強接受,但卻又在這條提議裏寫上要“慎選議員”四個字。意思是不能讓革命黨人參加國會。而如果真的禁止革命黨人參加國會,那召開國會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第三個他不能同意馮國璋的提議是懲辦帝製禍首問題,因為如果要追查帝製禍首,那第一個就應該是袁世凱。可他還要推戴袁繼續當總統,怎麼能懲辦呢?即使放過袁世凱本人不究,其餘的那些籌安會員如楊度、孫毓筠之流,他們在思想體係上也都與自己相通,不過是擁護這個皇帝與那個皇帝的不同罷了。這些人比起革命黨“暴亂分子”來,總歸還要可愛得多,又怎能忍心懲辦?於是,他又建議把懲辦帝製禍首一款改為“懲辦奸人”,而“奸人”之說乃是一個模糊概念,別人看了不知到底是懲辦誰,隻有他心裏清楚,他要懲辦的是南方革命黨分子,而絕不是帝製禍首。稍後,他就明確通電說:“君主民主,主張雖有不同,無非各抒己見,罪魁功首,豈能以成敗為衡?”並聲明他本人身為“大丈夫”,決不“落井下石”。

他還有第四條不同意馮國璋的是大赦黨人。“黨人”者,革命黨分子也!革命黨應該抓一個殺一個,抓一對殺一雙,直至斬盡殺絕,怎麼能大赦?但是,反過來想想,既然自己認為帝製禍首也可以不究,那麼,暫時給那些革命黨人鬆動一下管製,似乎也是一個應有的對等措施。也罷,就讓他媽的馮國璋去討一回革命黨的好吧,諒他的總統夢也作不圓。於是,他強按下自己的意氣,把這一條款勉強放了過去。

馮國璋看了張勳的修改意見,立刻便知道張勳在開始給他扯麻紗了。但為能拉住張勳共同發起南京會議,他又不便斷然拒絕張勳的意見。心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會議開起來再說,一旦會上形成多數代表讚成攆袁下台的局麵,那時,張勳自然也就沒得話說,而他胸中已有把握通過幕後工作促使會議形成這種局麵。這麼一想,他便決定暫依了張勳那些不倫不類的意見,將擬議討論的問題列為八條:

一、遵照清帝賦予“組織共和政府全權”原旨,承認項城仍居總統之地位。

二、慎選議員,重開國會。

三、懲辦奸人。

四、各省軍隊按次編定番號,並采取征兵製。

五、明定憲法,憲法未定前,仍遵守民國元年《臨時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