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因為年輕,別人讓我幹什麼,我都很高興。我本來在進講武堂後,就擔任了我父親的衛隊營營長。但當時隻有19歲,又是講武堂的學生,所以所謂的衛隊營營長,隻不過是一個掛名。但是,張作相在我還沒從講武堂畢業時,就讓我當了第三混成旅第二團團長。
1920年,張學良從講武堂畢業後,又被任命為巡閱使署衛隊旅旅長。他提拔郭鬆齡當自己的參謀長。張學良是在講武堂結識郭鬆齡的,當時郭鬆齡是他的戰術教官,戰術學造詣很深,張學良特別崇拜與信任郭鬆齡。
張作霖還有意識地讓張學良在實戰中經受考驗,當上衛隊旅旅長的當年,張作霖就派他和郭鬆齡率部參加吉林、黑龍江的剿匪戰鬥。他在郭鬆齡的幫助下表現不錯,立了功,從此開始在奉軍中嶄露頭角。1921年5月,他和郭鬆齡又分別被任命為第三、第八混成旅的旅長。
接掌第三、第八旅之後,張學良、郭鬆齡采取新辦法,對部隊進行嚴格和科學的訓練,同時重用軍官學校出身的人,因而使這兩個旅的戰鬥力有很大提高。第一次直奉戰爭期間,張學良和郭鬆齡率領這兩個旅作為奉軍東路第二梯隊參加作戰,表現出遠高於其他奉軍的戰鬥力。尤其是在撤退時,部隊井井有序,損失很小。撤至灤河、山海關一線時,還成功地擔負起阻擊直軍的重任。
第三、第八旅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的出色表現,充分地顯示出張學良、郭鬆齡采用的新式訓練法的優越性,張學良在奉軍中的威望也因此陡然上升,成為人們佩服的“少帥”。
這一切,張作霖看在眼裏,喜在心中。他決定把整頓奉軍的大權交給張學良。第一次直奉戰爭結束,張作霖回到奉天之後的某天晚上,他把張學良叫到自己的臥室,父子倆關上門,密談了很長時間。
談話一開始,張作霖就開門見山地對兒子說:“小六子,我和你合計一件緊要的事情。他媽拉個巴子,這一仗咱們輸得太慘了!十幾萬人的隊伍啊,隻在長辛店打了七天硬仗,全線就花搭了。要不是你和郭鬆齡的三、八旅打了幾場阻擊戰,隻怕撤也撤不下來了。唉!真他媽的窩火呀!”
張學良見父親仍在為打敗仗難過,便安慰說:“爹,勝敗乃兵家常事。咱們雖然一時敗了,但還有實力……”
未等兒子說完,張作霖就打斷了兒子的話:“送這服寬心丸沒啥用。今兒個我沒找外人,就是想聽聽你的實話。咱爺兒倆靠什麼?不就是靠槍杆子嗎?隊伍弄不好,就非垮台不可!這些天,我一直在琢磨,奉軍非改良不可了。可我又拿不準怎麼個改法。當著外人我不好誇你,說實話,我這回才看出來,你和郭鬆齡帶出來的軍隊還真有兩下子,打得上去,退得下來。這回你就多動動腦筋出出點子吧!”
聽父親這麼一說,張學良非常高興。他早就想對奉軍進行改革。以前不敢說,一則因為父親腦筋太舊,聽不進去;二則,礙於奉軍中許多老將堅決反對,他們沒有新的軍事知識,又害怕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損。作為晚輩,張學良當然拗不過他們,隻好同郭鬆齡在三、八兩個旅中搞新式訓練。如今,父親終於醒悟了!張學良坦率地對父親說:“學良想,主要是培養和提拔新的軍事人才,其次是要加緊訓練精兵,整編龐雜的舊隊伍。俗話說,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對不中用的,必須淘汰。還有要加強空軍,籌建海軍……”
聽完兒子的建議,張作霖也很高興,當場就很幹脆地表態說:“中!就是要招攬人才,隻要是軍校出身的,不管是國產的,還是留洋的,咱們都要。隊伍的訓練,就照三、八兩旅的樣子搞……”
就這樣,父子倆商量出了一整套整軍計劃,並決定立即付諸實施。末了,張作霖又說:“他媽拉個巴子,這麼一大攤事,總得成立個總的機構來管。小六子,你說說看,這個機構叫個什麼名呢?”張學良想了一下回答說:“就叫‘東三省陸軍整理處’,行嗎?”張作霖連忙說:“好,就叫這個名。”為了爭取老將們的支持,細心的張作霖決定讓孫烈臣、張作相掛名當總監,讓薑登選、韓麟春等新派人物當副監,讓張學良當參謀長。老將們實際上並不管事,實權都握在新派人物、主要是在張學良手中。在討論“整理處”的人選時,張學良自謙地對父親表示,把他的名字擺在後麵比較好。對兒子的成熟,張作霖很高興,對兒子說:“好,他媽的有度量,讓外人看看咱們爺兒倆能容人。可有一點,空軍必須由你親自抓,親自管,這樣我才放心。”
就在父子倆這次密談之後不久,張作霖正式宣布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並以該處為主要機構,將整軍經武的各項措施付諸實施。
一是按照“不分畛域,整齊劃一”和“精兵主義”的原則,對東三省的所有軍隊進行整編,將其編為陸軍二十七個旅、騎兵五個旅。每個旅均轄有三個團。原有各師的番號,除保留第一、第二十七、第二十九師外,其他統統取消。這三個師所轄各旅亦在上述二十七個旅之中。對炮兵,也進行整編和擴充,除將原有的炮兵擴編為兩個獨立的炮兵旅和一個主炮團外,同時將配屬於各師、旅的炮兵團或炮兵營加以充實,並確保每個步兵團有一個迫擊炮連、一個機槍連。經過一番整編,奉軍原來那種編製混亂,機構設置、火力配備五花八門的狀態,得到了很大改變。
奉軍的整編,不僅僅是在編製方麵加以整理、統一,更重要的是汰弱留強,大刀闊斧裁減老弱或素質極差者。有的旅因毫無戰鬥力,甚至全旅被遣散。此次整編,奉、吉、黑三省的軍隊被裁汰的兵員總計達6.9萬人,並且補充了不少青壯新兵。到第二次直奉戰爭前夕,奉軍總兵員約為25萬人左右,人數雖然比以前有所減少,但卻精幹得多了。
二是整飭軍紀,鏟除積習,對第一次直奉戰爭中不聽指揮、臨陣逃脫、貽誤戰機的軍官加以懲辦。其中,被槍決的高級將領就有原第六混成旅旅長鮑德山、原呼倫貝爾鎮守使兼騎兵第二旅旅長張奎武、原第十混成旅第一團團長許益山等。此外,還有一些旅、團長被撤職。對重新整編後的軍隊,則規定了比較嚴格的紀律,如嚴禁官員吸食鴉片,如有發現,立即除名,並加以懲治;所有軍隊都不準缺額,如有違犯,輕則對該部長官記過罰薪,重則先撤後懲;各軍防區應嚴守區界,不準隨便移動,違者即治該部長官擅專違令之罪;各軍遇有奉命出戰或開拔剿匪時,需用車輛,須出價雇傭,不準分文不給地抓派,違者重懲不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