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衝破反動派製造的沉沉黑夜,喚起廣大群眾鬥爭的勇氣,北平黨團組織發動廣大青年同敵人展開了堅韌的戰鬥。1933年4月9日,中共北平市委組織了幾十個抗日團體1000餘人在新華門舉行前線抗日陣亡將士追悼大會。會議在為抗日陣亡將士致哀後,進行了反日講演,揭露國民黨政府壓迫反日運動的罪行。會後舉行遊行,幾十名前線歸來的負傷軍人也趕來參加。遊行隊伍途經前門、西交民巷,一路高呼“打倒國民黨”“擁護蘇維埃政府”“歡迎紅軍北上抗日”“民眾自動武裝起來保衛華北平津”等口號。反動當局派出軍警衝散了遊行隊伍。
4月下旬,北平地下黨領導的公葬李大釗的活動,是這段時期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群眾鬥爭。1927年4月,李大釗被奉係軍閥殺害後,屍體停放在宣武門外妙光閣浙寺達六年之久,這次公葬活動是由左翼教授、李大釗子女及生前好友公開發起的。事前,黨組織對鬥爭作了周密的布置,一麵動員所有黨團員和赤色外圍團體踴躍參加,一麵在香山附近的萬安公墓選定墓地,準備了一塊刻著鐮刀斧頭標誌的墓碑。還發動青年學生向社會各界公開征集挽聯、募捐,知名人士讚助此項活動的達百餘人。
4月23日清晨,事先早有準備的送葬群眾絡繹不絕地從四麵八方向李大釗靈柩的停放地――浙寺彙集,每個人的胸前都佩戴著白色或藍色的小花。6時,浙寺裏奏起哀樂,送葬群眾在靈前默哀致敬,繼而悲壯的《國際歌》聲衝破了沉悶的空氣。伴隨著這雄壯的旋律,送葬的隊伍護送著李大釗的靈柩從浙寺出發,緩緩前行。送葬隊伍裏有大學教授、工人、農民、士兵、市民,而更多的是對國民黨當局深切不滿的青年學生。在送葬隊伍的前列,高舉著十幾副挽聯,前導橫幅寫著“李大釗先烈精神不死”,下款是“北平青年恭送李大釗安葬”,兩邊的挽聯是:“為革命而奮鬥,為革命而犧牲,死固無恨;在壓迫下生活,在壓迫下呻吟,生者何堪!”其它挽聯的內容也多是沉痛悼念李大釗,怒斥國民黨對日寇妥協投降、對人民血腥鎮壓的。公葬李大釗的活動實際上成了進步人民擁護共產黨的讚歌,反對國民黨的投槍。其表達方式卻是含蓄而犀利,深沉而潑辣,其褒貶影射,皆可意會,具有扣人心弦的強烈感染力和戰鬥力。
送葬的隊伍沿著下斜街、菜市口進宣武門,沿途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人群裏間或有人高呼“李大釗烈士精神不死”“打倒國民黨”“共產黨萬歲”等口號。隊伍走走停停,不斷有群眾攔路設祭台祭奠。在西單牌樓公祭時,李大釗的棺木上覆蓋著共產黨黨旗,棺前置放著花圈。參祭群眾手裏舉著花圈、挽聯或小紙旗,氣氛莊嚴肅穆,烈士的革命精神激動著千萬人的心。當隊伍前鋒行至西四牌樓準備舉行公祭時,遭到國民黨憲兵三團和武裝暴徒的襲擊,當場有數十人被捕,僅東北大學就有六七個學生被捕,受傷者不計其數。群眾隊伍被衝散後,又自動集合起來走向萬安公墓,為李大釗舉行公葬。
國民黨反動派在阻撓、破壞和鎮壓公葬活動之後,進一步大肆捕殺共產黨人。負責組織、聯絡公葬李大釗活動的共產黨員洪靈菲被逮捕殺害,北方黨的負責人之一潘漠華也遭敵人毒手。此後,中共北平市委機關及黨團的基層組織也遭到很大破壞。數月之內,黨團員和革命群眾被捕者上千人,其中四五百人被殺害。黨團的外圍組織損失也很大。5月2日,憲兵三團在師範大學逮捕了黨的外圍組織師大生活社的13名會員。據10月份統計,全市團員僅剩100人,其它進步群眾團體的成員總計不過200人。不久,國民黨政府又增調藍衣社到北平開展特務活動,各大學裏都鑽入不少領藍衣社津貼的特務學生。此外,憲兵三團還開辦了叛徒訓練班,利用背叛革命的無恥之徒充當特務,破壞革命。還派遣奸細打入進步群眾隊伍,冒充幹部或群眾參加共產黨領導的群眾鬥爭,從中偵察、搗亂。當時,北平各火車站、電車、汽車、電影院、戲院、市場、工廠、城門口都派有特務憲警盤查、監視過往行人,稍有懷疑,即暗中盯梢、綁架。反動當局還利用反動報紙和《社聞周報》《老實話》等反動刊物,大造反革命輿論,登載叛徒自首書等,妄圖軟化革命者。1934年5月,北平反動當局又在城郊增設了15個盤查哨所,並推行十戶連坐保證法。全市大中學校都實行特務管製:各校設軍訓主任和軍訓教官,對學生進行法西斯軍事訓練,並設立軍事訓練總隊部,下分大隊、小隊、區隊;在每個學生宿舍設生活指導員,學生的一切言論、行動都受到監視和幹涉;此外,還派遣特務,偽裝進步,混入學生隊伍,專門從事搜集情報、破壞學生愛國運動的勾當。在反動軍、警、特的嚴密監視下,學生被剝奪了愛國的權利和生活的自由,進步學生不但不能從事抗日活動,就連抗日的字眼都得避諱。抗日書籍一律被列為禁書,不許學生閱讀,甚至連閱讀紅色封麵的書籍也被視為“赤化”,輕者將書沒收,重則投入監獄。敵人妄想通過這些恐怖手段摧毀北平黨團和革命群眾團體,將革命力量徹底消滅。
然而,敵人的陰謀是永遠不能得逞的。在異常嚴重的白色恐怖下,公開的群眾鬥爭雖已銷聲匿跡,但黨團領導的地下鬥爭卻沒有停止過。1933年11月,一場公開的鬥爭爆發了。這一天,西直門火車站的300多名鐵路工人在團組織的領導下,為反抗憲兵三團的敲榨勒索和逮捕工人,打傷了站長,進行了十小時的罷工。鬥爭中,憲兵三團逮捕了三名工人,並出動三四百憲兵警察到車站鎮壓。但是,工人們不畏強暴,齊心協力堅持鬥爭,最後,敵人不得不釋放被捕工人,鬥爭終於取得了勝利。
這一時期,北平學生的反迫害鬥爭也沒有停止。1933年4月北平師範大學發生了學生驅逐訓育主任的鬥爭;6月,北平大學開展了護校運動;1934年5月,弘達學校爆發了反對校長開槍擊傷學生的鬥爭;11月23日晚,北平大學還爆發了反對特務綁架進步學生的鬥爭。這種此伏彼起的反抗,打亂了國民黨法西斯統治的秩序,使黑暗中的北平顯露出革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