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管不了別人還管不了自己(1)(1 / 3)

自控力,說白了就是自我控製的能力。是一個人對自身的情緒、情感、欲望、行為、心態等施加的正確控製。通俗點兒說,就是自己能不能管住自己,堅持做那些想做且該做的事情,不去做那些有誘惑但不該做或不能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自控力還包括對自己周圍的事件、對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的掌控:你能否把握自己的成功或者失敗,你能否把握你的人際關係,你能否把握你的人生走向等等。換句話說,自控力的大小與一個人能否成功及成就的大小密切相關。

如果沒有自控力,我們就會對自己持放任態度,對自己的言行不加約束,得過且過,甚至放縱自我,不考慮行為的後果。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候,沒有人能夠完全避免,隻能改善。

所以,首先我們不要對自己的失控產生罪惡感,在感到壓力過大時,不妨找一些做起來比較舒服的事,暫時放鬆一下自己,平複一下心情。然後再製訂一些小計劃、小任務,難度不要太高,但一定要完成。如果還是完成不了,就要找出其中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加以改善。然後再循序漸進,有目的地加強訓練,改善和增強自己的自控能力。

(第一節)意誌力太薄弱了怎麼辦

自控的基礎在於自知,而自控的關鍵在於意誌力。

所謂意誌力,就是控製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欲望的能力。

意誌力可以被看做是一種精神能量。它是一種麵對內外阻力和困難時,做決定、采取行動的內在力量。它給予我們克服懶惰、消極、誘惑和習慣的力量,並支持著我們付諸行動、實現目標或完成任務。

意誌力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一個人的意誌力是有限的,使用了就會被消耗。第二,一個人的意誌力都在同一賬戶中提取,用於各種不同的任務。也就是說,一個人每天做的各種事情之間存在隱秘的聯係,我們忍受擁擠的交通、煩人的同事、苛刻的上司、淘氣的孩子的意誌力都是從同一賬戶中提取的。一件事上花去了一部分意誌力,意誌力賬戶上就會相應減少。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上班的時候受了氣,回家後會對老婆孩子撒氣一樣,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意誌力再用來忍受老婆孩子的一點點“無禮和胡鬧”。

意誌力——人需要修習的正能量

意誌力是一個人的最高領袖,也是各種命令的發布者。當我們善於運用這一有益的力量時,就會產生決心。而當人有決心時,心理功能或身體器官都會對決心產生服從。根據這種精神能量的大小,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意誌力是薄弱的,還是強大的;是發展良好的,還是存在障礙的。

當我們計劃去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意誌力這種精神能量就會隨著我們的想法或者計劃把精力集中在這一事件上。如果後來我們的行動沒有去做,就會導致認知與行動的不一致。這時,我們就會感到焦慮、緊張。再拖拉一段時間以後,支持這個任務的精神能量就會因為沒有獲得實際行動的支持而沉淪,隨後進入潛意識空間。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一個人的意誌力的總量是固定的,一件事情分配得多,其他地方分配得就會少。如果有部分精神能量沉入了潛意識空間,那麼剩下的精神能量就減少了相應的數量。我們的剩餘精神能量不足以應付現實生活所需時,就會導致心情失落、空虛、無力……這樣就出現了我們前麵提到的那些失去自控力的現象和行為:知而不做、擔心、衝動、猶豫不決、毫無耐心等等。

意誌力能夠幫助我們克服壞習慣,養成好習慣;在遇到挫折和失敗、打算放棄時,給我們支持和鼓勵以及繼續戰鬥的勇氣;可以讓我們能夠自覺約束、控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從減肥節食到控製情緒,從做事拖延到完成困難的工作,意誌力無處不在。而我們現代人最缺乏的品質也是意誌力。

大多數人都覺得掌控生活是件讓人筋疲力盡的事,他們對自己的事情也覺得力不從心,覺得讓自己或他人失望了而心存愧疚,甚至被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欲望支配著。

一直嚷著要減肥,也知道減肥的最有效方法是:少吃多運動,卻一直沒有實施,或者實施了幾次就無法再堅持下去,情緒一低落就敞開肚皮大吃一頓,致使減肥計劃中止,心裏也充滿失敗感;

經常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喜怒無常,做事很衝動,甚至無緣無故地亂發脾氣,發完脾氣後自己又很後悔;

控製不住自己地玩電腦,沒人聊天還是整天盯著QQ、MSN,對著微博、購物網站、論壇等一看就是一天,哪怕是眼睛發酸腿發麻都不肯停,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隻是不停地按F5刷新頁麵;

本來已經安排好的計劃,可一直不想開始,拖延到最後關頭不得不做的時候才開始拚命,結果雖然也做完了,可效果並不理想;

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一大堆的事情需要處理,可就是懶在那裏,什麼都不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