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感覺每天都很忙,卻總是忙而無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
你是不是感覺付出很多,而得到的卻隻是上司和老板的批評?
為什麼別人可以輕鬆地在下班前完成任務,而你卻不得不把工作帶回家?
為什麼別人可以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你卻一塌糊塗?
……
如果你有這些疑問,說明你做事沒有重心,缺乏條理。這種狀態一定會嚴重影響你的工作成績和生活質量,久而久之,甚至會造成內心更大的困擾,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放棄自己的目標和努力。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上麵那些情況的出現呢?問題的根源依然在於我們缺乏自控力,導致缺乏對於目標和任務進行控製和管理的能力。
這一章我們就集中精力來練習和提高對於目標和任務的管理能力。
(第一節)沒有目標就沒有開始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隻在海洋中行駛的小船,設定明確的人生目標,就是為你這條船確定航行的目的地。如果沒有目標港,就注定隻能漂泊在無邊的海洋中,即使經曆再多的風浪,始終也不會到達最後的港灣。
人生如此,做事也是一樣,沒有目標,就沒有開始,因為,沒有目標就等於不知道做什麼、不知道要做到什麼樣,你怎麼會開始做呢?所以,我們首先要操練的就是給自己定立明確的目標。
設定明確的目標,並每天大聲念10遍
蒙迪·羅伯特是美國猶他州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在他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道作業,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一篇關於自己的理想的作文。
蒙迪非常喜歡這個作業,他興高采烈地用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寫了七大張,詳盡地描述了自己的夢想——將來有一天他擁有一個牧馬場。他描述得很詳盡,畫下了一幅占地200英畝的牧馬場示意圖,有馬廄、跑道和種植園,甚至還有房屋建築和室內的平麵設計圖。
蒙迪興衝衝地將這份精心準備的作業交給了老師。然而,期待鼓勵的他,卻看到給他打了一個大大“F”。
下課後,蒙迪去找老師:“我為什麼隻得了F?”
老師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毛頭小夥,認真地說:“蒙迪,我承認你這份作業做得很認真,但是你的夢想離現實太遠,太不切實際了。要知道你的父親隻是一個馴馬師,你們連個固定的住所都沒有,經常搬遷,沒有什麼資本,而要擁有這樣一個牧馬場,得要很多的錢。我們的作業要求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寫自己的理想。”老師最後說,如果蒙迪願意重新做這份作業,確定一個現實一些的目標,可以重新給他打分。
蒙迪拿著自己的作業,回家問父親。父親摸摸兒子的頭,說:“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過,你得慎重一些,這個決定對你來說很重要!”
蒙迪一直保存著那份作業,那份作業上的“F”很大很刺眼,但也正是這份作業鼓勵著蒙迪,一步一個腳印不斷超越創業的征程。多年後蒙迪·羅伯特終於如願以償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仔細分析一下眾所周知的那些成功者,你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像比爾·蓋茨、李嘉誠、霍英東、王永慶……在他們很年輕的時候,都會為自己製定清晰明確的人生目標,並為之奮鬥,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有一位年輕人,聰明大方,為人處世也很大方得體,名牌大學畢業後已經工作了幾年了,卻一直得不到升遷的機會,他很苦惱地去向一位著名職業導師求助。
導師問他:“你想讓我幫助你推薦工作,首先,請你告訴我喜歡做哪種工作?”
“我自己也不知道喜歡做什麼,”年輕人回答說,“這也是我來找你的目的。”
職業導師笑著問他:“你坐過火車或者飛機嗎?你去買過票嗎?你買票的時候,售票員根據什麼把票賣給你?”
年輕人說:“目的地,當然是目的地,我會告訴他我要去哪裏。”
職業導師和藹地看著他,問:“是啊,如果沒有目的地,如果沒有想要去的地方,你會不會去買票?找工作,對於我們其實是一樣的道理。你內心想要追尋的目標是什麼?工作,是幫助你實現目標創造條件的手段。所以,在你內心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目標的時候,做什麼,都不會有很好的結果。這樣吧,讓我們換一種說法,想一想10年以後你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當然是你渴望的生活!”
年輕人閉上眼睛,沉思了一會,說:“嗯!我希望我的工作和別人一樣,待遇很優厚,並且能有一棟自己的大房子。10年以後,我應該已經擁有自己的幸福家庭,有孩子,我要帶著他們一起去這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旅行,我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我的妻子可以在家做全職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