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嚴父慈祖多情帝君(3)(3 / 3)

乾隆帝此舉,非常果斷,十分明智,頗得人心,對“盛世”起了積極的作用。

第三節敬重元後寵愛香妃。

一、孝賢皇後富察氏。

乾隆帝的元後是孝賢純皇後富察氏。富察氏出身名門世家,其曾祖父哈什屯,從太宗征戰有功,襲牛錄,任禮部副理事官,順治時任至內大臣、議政大臣,進世職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一等男)加拖沙喇哈番,又加太子太保,堅決擁護世祖,不附從攝政王多爾袞。富察氏的祖父米思翰是康熙帝的親信大臣,曆任內務府總管、禮部侍郎、戶部尚書,兼議政大臣。富察氏的父親李榮保襲父世職,任至察哈爾總管;其兄馬齊蒙聖祖賞識寵信,曆任巡撫、左都禦史、兵部尚書兼議政大臣,康熙三十八年晉大學士,後又晉二等伯。其弟馬武曆任內務府總管、都統、領侍衛內大臣。

富察氏於雍正五年被世宗冊為皇四子弘曆的嫡福晉。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日,乾隆帝身著禮服,禦太和殿,宣讀製書,命大學士鄂爾泰為正使、戶部尚書海望為副使,持節,賚冊寶,冊立嫡妃富察氏為皇後。第二日,以冊立皇後禮成,頒詔天下。詔書說:“朕惟位昭天地,乾行與坤順同功,治洽家邦,政與朝章並肅。……恭奉聖母崇慶皇太後懿旨,以嫡妃富察氏秀毓華門,禮嫻內則,柔慎秉於粹性,溫恭著乎令儀,殫誠敬以事庭闈,孝同孺慕,抒恪勤而持禁掖,德懋純修,……允宜冊立為皇後”,並沛施恩惠。王公以下至奉恩將軍及閑散宗室,民公侯伯以下二品大臣以上命婦,俱加恩賞賜。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四十以上從小係夫婦者,給予恩典。除十惡及謀殺、故殺不赦外之犯法婦人,查予赦免。

皇後“性賢淑節儉”,孝順太後,與帝相處融洽,為帝敬重。史稱其“上侍孝聖憲皇後(即帝之母),恪盡婦職。正位中宮十有三載,珠翠等飾,未嚐佩戴,惟插通草織絨等花,以為修飾。又以金銀線索緝成佩囊,殊為暴殄用物,故歲時進呈純皇帝荷包,”惟以鹿羔絨毛緝為佩囊,“仿諸先世關外之製,以寓不忘本之意,純皇帝每加敬禮”。大學士阿桂曾對孝賢皇後篤愛皇上之情,講了這樣一件事:“純聖壯年,曾患癤,甫愈,醫雲:須養百日,元氣可複。孝賢皇後聞知,每夕於上寢宮外居住奉侍,百日滿後,始回宮。”

乾隆十三年二月,帝奉太後率皇後東巡,至山東,謁孔林,詣少昊陵、周公廟致祭,登岱,幸濟南府,觀趵突泉,閱兵,三月初八日從濟南回鑾,十一日至德州登舟,當日亥刻皇後去世,終年三十七歲。帝詣太後禦舟奏聞,“皇太後臨視,悲慟良久”。第二日乾隆帝降諭說:“皇後同朕奉皇太後東巡,諸禮已畢,忽在濟南微感寒疾,將息數天,已覺漸愈,誠恐久駐勞眾,重廑聖母之念,勸朕回鑾。朕亦以膚屙已痊,途次亦可將息,因命車駕還京,今至德州水程,忽遭變故。言念大行皇後乃皇考恩命作配朕躬,二十二年以來,誠敬皇考,孝奉聖母,事朕盡禮,待下極仁,此亦宮中府中所盡知者。”

乾隆帝十分悲痛,諭令大辦喪事,典禮極為隆重。大行皇後梓宮送到北京長春宮,帝親臨視,皇子祭酒,王以下文武官員齊集舉哀行禮。皇帝持服用素綢,九日綴朝。妃嬪以下,皇子、皇子福晉鹹服白布,截發辮,剪發。王以下文武官員,公主、福晉以下,鄉君、奉恩將軍恭人以上,民公侯伯一品夫人以下,侍郎、男夫人以上,皇後娘家男婦,等等人員,俱成服,齊集舉哀。外藩額駙、王、公、台吉、公主、福晉、郡主及朝鮮等國使臣於服內來京者,亦成服,每日三次奠獻。諸王以下文武官員俱齋宿二十七日。

乾隆帝“深為哀慟”,親作挽詩,詩中有“聖慈深憶孝,宮盡稱賢”兩句,並下諭禮部說:“思惟孝賢二字之嘉名,實該皇後一生之淑德,應諡為孝賢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