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我的笑話你盡管瞧(2 / 2)

其實,這是“出醜效應”在起作用。約翰·肯尼迪在擔任總統期間,於1961年錯誤地作出了登陸豬灣,試圖入侵古巴,推翻卡斯特羅政權的決定。這一事件遭到了慘敗。但是,令人大為驚奇的是,來自蓋洛普民意測驗的數據卻表明,當肯尼迪犯下了這個荒唐的錯誤後,他的民眾支持率反而上升了。人們因為他的過失,反而更加喜歡他了。這似乎與一般的看法大為矛盾。阿倫森對此研究後,提出了“出醜效應”概念。所謂“出醜效應”,就是對於一個能力超群的權威性人物來說,他身上的缺點或行為上的失誤反而能夠增加他的吸引力。“出醜”之所以能夠增加“出醜者”的魅力,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出醜者必須早已樹立起自己強大的、睿智的超級形象。而對於庸庸碌碌者來說,出醜隻能讓他們更加顏麵掃地。人們之所以對權威人物如此寬容,是因為當他們發現了他的“醜處”後,反而覺得他也會“食人間煙火,犯人間錯誤”,從而更具貼近感和真實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完美之神”。正是這種貼近感和真實感進一步增加了出醜的權威人物的魅力。1961年的時候,肯尼迪的個人聲望非常之高。他年輕、英俊、機智、富有魅力、體格健壯,幾乎具備了人類所能擁有的一切優良品質。他是一位暢銷書作者,一位精通政治的戰略家,一位戰爭英雄。他與一位極具天賦的漂亮女士結婚,他有兩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他還擁有一個成功而又團結的家族。他幾乎是所有故事書中都要出現的人物,他的政府被稱之為卡米洛特(傳說中亞瑟王的宮殿所在地)。他簡直太完美了!但過於完美也會讓人有疏離之感,而他的失誤就如白璧微瑕,這“瑕”決不掩瑜,反而讓“瑜”更為親近可靠!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

曹操是文采武略的雙料冠軍。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其樂府歌體冠絕一時,連後世的毛澤東在緬懷起他的時候,也曾寫下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詩句。他又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這些年來,討伐董卓、掃平黃巾、擊敗二袁、收服劉表、遠征烏丸,基本統一了中國的北方。戎馬之餘,他還寫出了軍事理論著作《孟德新書》。他多次在戰場上死裏逃生,又多次偵破了內部的謀殺。凡此種種,不由人不信“天命在曹”,而這個連老天爺都十分眷顧的人,當然是一個超級大英雄了。所以,當曹操在馬超的追擊下狼狽不堪地棄袍割須,臥船逃生,反而激發起他的部眾強烈的“出醜效應”。

凱伊·戴奧克絲後來的研究表明,出醜效應在男性中表現得最為強烈。她發現,研究中的絕大多數男性喜歡那些有過失的、能力超群的男性。而對女性而言,無論刺激源個體是男是女,她們都喜歡無過失的能力超群者。

曹操的下屬全部是男性,所以,他們會在曹操神奇地“出醜”後拜伏於地,對曹操頂禮膜拜,不勝尊崇。

曹操哈哈大笑,說:“沒想到我今天竟然差點被小賊所困!”曹操向來是“勝必驕,敗不餒”的,越是失敗,越是能激起他的豪邁與不羈。惟其如此,他的部眾的“出醜效應”也就更為猛烈。

再說馬超,回去見了韓遂,說:“我今天幾乎捉住了曹操,不料被一個極為勇悍的人救護而去,不知道這個人是誰?”

韓遂對曹操的情況比較熟悉,說:“曹操的虎衛軍有兩個統領,非常驍勇。其中一人叫做典韋,已經死於張繡之亂。估計今天此人,就是許褚。”

英雄總是惺惺相惜的,馬超對許褚不由深為佩服。

曹操重整軍馬,兩軍再戰,馬超懷著複仇之心,極其勇猛,曹操勉力抵擋,卻連連敗退。曹操想要立起營寨,以便固守,但西涼兵攻勢凶猛,縱火來燒,曹操總是不能如願。荀攸獻計說:“不如取渭河中沙土來建築土城,這樣可以堅守了。”

曹操從之,但因沙土不實,剛剛築起就倒塌了。曹操無計可施。

心理感悟:璧上增瑕有時反而勝過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