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又見征服(2 / 2)

因此,安嶺隻是從衝白河公社的實際,談了一點現實可行的:

第一,發展特種種植業,適合種果樹的地方,可以成片植成果樹;適合發展竹筍產業的,都將其栽上竹子;特種種植業,就是向大自然要產量,要收益。

第二,公社牽頭,以各大隊為單位,成立飼養協會,傳授飼養技術疾病防治,指導養豬、養羊、養雞、養鵝等養殖產業,培養與扶持養殖大戶,鼓勵表彰養殖業先進個人與單位;

第三,公社牽頭,成立竹筍、野山菌、龍眼等多種經常合作社,甚至可以成立初級加工廠,組織生產,外聯銷路。

第四,成立外出務工隊或施工隊,走南闖北,求發展,掙現金,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第五,鼓勵農民到場鎮經商,合理規劃建設衝白河場鎮,衝白河公社及附近公社,方圓10公裏內,大約有3萬人可以到衝白河趕場,如果我們在界河溪流上架好橋修好路,說不定南滇省的群眾也會到衝白河來趕場。到時,衝白河就可成為西嶺南部的重鎮,從而一舉扭轉衝白河偏遠、落後的印象。

上次開會,安嶺隻是簡單地說了幾句,沒詳細闡釋,但安嶺此次認真地給縣委書記等視察組成員彙報,就要詳細得多了。

安嶺這個彙報,可以說極度震撼。

衝白河公社的幹部,甚至產生了一個錯覺,難道安書記是衝白河公社長大的,否則,他為什麼對衝白河的山山水水如何了解?對於安嶺說的那些辦法,他們本能地覺得行,一定行,因為這些方法,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呢。

至於縣委書記馬德平,包括剛才向安嶺發難的雷敬超,可以說更加震驚。

因為,站在他們那個角度,是大體上知道基層幹部都是什麼水平樣的。可以說,全縣除了安嶺,就沒有任何人能夠把自己管轄的工作範圍,梳理得如此邏輯嚴密,線條清晰,具有明顯的可操作性。

以安嶺的思維看待農業工作,真正要下力氣抓的,有很多方麵,但每個方麵似乎都較過去容易下手。不像過去,農業經濟看起來就那麼回事,不外是種養兩個方麵,但真要下手去抓,卻發現很不容易抓到手上,很難見以效果。

“安書記,我有個問題。我覺得衝白河公社如果按照你說的這些方法,肯定能夠搞起來,可我們整個西嶺,又該如何做呢?此外,如果衝白河搞起來了,是否意味著以後農村工作就更輕鬆了?”

作為一輩子都在農業線上打交道的雷敬超,不是那種不識貨的人,此時,他是真正被安嶺一席彙報給折服了。

“雷局長這是兩個問題。第一,西嶺的情況,整體上與衝白河相似,但局部肯定有所不同。我個人以為,做農村工作,第一要讓農民兄弟看得見摸得著;第二要注重引導而不是強迫,要尊重農民的選擇;第三,要真正幫扶農民,在農資質量、價格等方麵,要向農民傾斜,而不能出現坑農、害農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