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頭腦冷靜理經濟!電閃雷鳴不動搖(12)(2 / 3)

當時大家聽了以後,有一個深刻的印象,覺得這麼一講,困難講夠了,心裏踏實了,辦法也確實可行。會後,各部委都紛紛要求傳達。

中央書記處開會討論時,鄧小平說,全部傳達,怎麼講就怎麼傳達。劉少奇也同意用中央的名義轉發全國,而且還對怎麼寫轉發批語提了一些意見。說對困難的估計,是有十分隻講八分好,還是有十分就講十分好?他的意思是要把困難估計夠,工作才能主動。

通過中央轉發講話的指示以後,劉少奇說,我們這個會通過了,毛澤東同誌不在北京,我們要立即向他彙報。

第二天,劉、周、鄧就到武漢向毛澤東彙報說,我們同意陳雲講話,起草了一個指示,會議上是通過了,還要請主席看一看。劉少奇還說,這個問題我也在會上講了,如果主席同意,我們就發出去;如果主席不同意,我們重新開會議論。

毛澤東看了陳雲講話和中央轉發講話的指示,表示同意發出。

1962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將陳雲西樓會議講話加了批語轉發各省市區和各部門。西樓會議和國務院各部委黨組負責人全體會議後,中央醞釀恢複中央財經小組,統管經濟工作。劉少奇和周恩來都主張陳雲當組長,陳雲一再推辭,說身體不好,當組長不合適,可以當成員,有意見時可以提,他也相信,財經小組會認真考慮他的意見。會上確定李富春當組長,周恩來、陳雲都是組員。

在討論批轉陳雲講話的中央書記會議上,劉少奇說,有人向他建議,恢複後的中央財經小組請陳雲當組長最合適,他自己當助手。會議就這麼定了。

這次會議陳雲沒有參加,知道後他還是謙讓。劉少奇說,大家都同意你當,你就當,就我個人來說,全力支持你,支持到底。

4月19日,中央作出決定,由陳雲擔任中央財經小組組長,統管全國財經工作。

這樣,從1960年開始提出的“調整、整頓、充實、提高”的方針,經過1962年七千人大會統一認識,在“西樓會議”上才真正下了退夠的決心,才真正開始紮紮實實地全麵調整,落到實處。

1962年3月7日,中央財經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陳雲在會上講話,對他在西樓會議上提出的辦法,作了進一步的發展。

周恩來在陳雲講話時插話說,可以寫一副對聯,上聯是“先抓吃穿用”,下聯是“實現農輕重”,橫批是“綜合平衡”。

陳雲也開始對“大躍進”的理論基礎予以否定。他在這次會議上,公開對積極平衡和消極平衡的提法進行了分析,指出這個問題上,認識是不同的。他提出,要從現在綜合平衡的經濟水平出發,經過切實的研究和計算,看遠景規劃能達到什麼水平,而絕不能采取倒過來的辦法。按短線搞綜合平衡,才能有真正的綜合平衡。所謂短線平衡,就是當年能夠生產的東西,加上動用必要的庫存,再加上切實可靠的進口,使供求相適應。

為了了解鋼產量,陳雲曾查了美、英、德、日、蘇等幾十年來鋼產量的統計數字,看出這些國家鋼的年產量在1000萬噸以下的時候,花的時間最長。美、英、德、日等國,鋼產量在500萬噸到1000萬噸之間,就成了帝國主義國家。蘇聯也是在這樣的生產水平上,成了工業強國。大體說來,這些國家鋼產量在500萬噸到1000萬噸的時候,各種工業就比較齊全,把工業基礎打下來了。日本在發動七七事變的時候,鋼產量還不到700萬噸。陳雲指出,根據曆史經驗,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爭取在一定的時間內,使工業產品品種齊全,質量良好,技術先進,適應需要。有了這樣一個基礎,再前進就比較快了。

此外,陳雲還就物資集中管理、研究農業基本情況、計委要管好農業和市場等問題提出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