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係列情況,使得林彪反革命集團十分驚慌。他們一方麵銷毀材料,訂立攻守同盟,搞假檢討,企圖掩蓋事實真相,蒙混過關。另一方麵,開始了策劃反革命武裝政變的陰謀活動。
“九一三”以後,從林立果的住房中,查獲了林立果在廬山會議後親筆寫的一個談話要點。這個談話要點,反映了林彪一夥對廬山會議的估價,露骨地表達了他們的政治野心和反革命陰謀:
與殲7、W、C講
這是一次未來鬥爭的總預演,演習,拉練。
對方的陣容都亮了相,陳是鬥爭中的英雄,吳是狗熊。
我方此次,上下好,中間脫節,三是沒有一個好的參謀長。
這些老總們政治水平低,平時不學習,到時胸無成竹,沒有一個通盤,指揮軍事戰役還可以,指揮政治戰役不可以。說明了一點,今後的政治鬥爭不能靠他們領導,真正的領導權要掌握在我們手裏。
“殲7”是江騰蛟的代號,“W”是王維國的代號,“C”是7350部隊原政治委員陳勵耘的代號,“陳”指陳伯達,“吳”指吳法憲。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林彪派遣林立果為頭子的反革命“聯合艦隊”投入了第一線,更加緊了他們的反革命陰謀活動。
1970年10月,林立果把他們的反革命組織定名為“聯合艦隊”後,決定擴大“調查”範圍,增加“調查人員”。
11月,林彪對林立果說:“要與軍以上幹部見見麵,不見麵就沒有指揮權。”
12月1日,林立果布置對空軍機關的“骨幹隊伍”進行整頓。林立果說:“人家搞清隊整黨,我們清理骨幹隊伍。要純潔隊伍,找薄弱環節,有無假左派、內奸。不要讓壞人混進來。”在查獲的劉沛豐1970年12月2日筆記本上,記載了“整頓機關‘骨幹隊伍’的初步意見”。
1971年2月8日下午,“聯合艦隊”召開了布置搜集情報的“艦隊會議”,周宇馳在會上講了情報的重要性,指出:上邊與下邊比,上邊重要;死情況與活情況比,活情況重要;等情況與主動搜集情況,應主動挖掘新情況。並要求每個人每個時期都連續不斷地掌握一兩個問題。
2月12日,林彪、葉群、林立果一起到了蘇州。21日,林彪指派林立果到達杭州,進行反革命串聯。林立果、於新野多次同7350部隊原政治委員陳勵耘密談。
林彪、葉群、林立果等經過一陣緊鑼密鼓的緊張活動,由林立果出頭,糾集“聯合艦隊”的主要成員周宇馳等人,具體製訂了反革命武裝政變的計劃。
《“571工程”紀要》出籠
3月的江南,正處在“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季節。但是,我們的祖國,卻正在經受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造成的浩劫。一小撮反革命的野心家、陰謀家錯誤地認為:人民的意願可以長久被壓抑,人民的手腳可以永久被捆綁。因此,他們竟敢於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玩弄於股掌之上。
1971年3月18日,林立果帶著於新野、許秀緒(空軍司令部雷達兵部技勤處原副處長,“聯合艦隊”成員)從杭州到上海。當晚,又通知在北京的周宇馳立即來上海。他們並交待負責接待他們的李偉信(7341部隊政治部秘書處原副處長,“聯合艦隊”重要成員):“‘子爵號’(葉群代號)說,在上海要注意隱蔽、安全。”
3月20日,周宇馳到上海。第二天,林立果便糾集周宇馳、於新野和李偉信進行密謀,他們分析“形勢”說:“目前首長(指林彪,下同)的實力和權勢占優勢,但是正在起變化。”他們研究了林彪“接班”的問題,認為有三種可能:
一是林彪“和平接班”。周宇馳說,五六年就差不多了,可能更短。林立果說,五六年還接不了班,即使五六年,其中變化就很大,很難說“首長”的地位能否保得住。
二是林彪“被人搶班”。周宇馳認為一下不可能。林立果認為,毛主席威信高,隻要毛主席說一句話,林彪隨時都可能被趕下台,因此瘋狂地要策劃反革命武裝政變。
三是林彪“提前搶班”。也就是直接陷害毛主席。但是他們又害怕毛主席的影響大、威信高,政治上不好辦。周宇馳則非常險惡地說:“當然一定要這樣做也可以想辦法,如:把毛主席軟禁起來談判,也可以把毛主席害了,再嫁禍於人。”他陰險地說:“反正那時首長掌權,可以由他出來說話”。最後他們商定:爭取“和平過渡”,作好“武裝起義”的準備。
他們研究了反革命武裝政變的實施要點,策劃了成立反革命武裝組織“教導隊”等。最後,林立果根據“武裝起義”的諧音,把這個罪惡計劃的代號定為《“571工程”紀要》。林立果對於新野說:“根據目前局勢,首長叫先搞個計劃。我看這個計劃,就按在杭州商量的框框,由你來寫。我已經把我們在杭州研究的情況,給子爵號說了一下。”
3月22日至24日,他們把計劃寫成了文字。
“九一三”以後,從他們在空軍學院的秘密據點裏,查獲了一份於新野手寫的《571工程紀要》。全文分為九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