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發現自己對這些嚴肅和具有獻身精神的人發生了好感。
上麵這段文字,摘引自尼克鬆訪問中國時所作的回憶。這是一種十分真實的感受的記錄。他第一次訪問中國,種種感受和印象衝擊著他,使他上床後久久不能入睡。屋外天快亮了,他幹脆起來洗一個熱水澡,再回到床上,點著主人提供的雪茄煙吸著,一麵記下他在訪問中所經曆的重要事件和感受。
葉劍英元帥陪同他去長城遊覽。他覺得葉帥“是一個有巨大內在力量的極其可愛的人”。正好前一天紛紛揚揚地下了大雪。雪後的八達嶺,是一片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城牆的磚麵上也都積了雪,使逶迤的巨龍似的長城仿佛用雪線勾畫而出,風光更加壯麗。
葉帥指著長城的景色說:“毛主席有一句很有氣魄和哲理的詩,‘不到長城非好漢’。”尼克鬆讚歎著說:“這的確是一座偉大的建築,人類的奇跡。”他望著前邊重重疊疊的城垛城堞,又說,“我們今天到了長城,成為主席說的‘好漢’了;但是,今天是爬不到頂峰了。”
葉帥笑著說:“我們不是已經在北京進行著頂峰會談嘛。”
尼克鬆夫人帕特聽了,笑著表示不滿:“為什麼毛主席寫詩隻講‘好漢’,不講‘好友’呢?我們婦女不是也到了長城麼?”
尼克鬆和葉帥聽了都哈哈大笑。
葉帥笑罷又說:“我們都要到長城。全世界的男人女人,黑人白人,東方人西方人,都要共同達到一個人類和平友誼的長城。”
尼克鬆說:“我看過衛星拍下的長城照片。它是地球的標誌,應該是人類和平的標誌。”尼克鬆站在長城上,眺望著身前這個壯麗的冰雪世界,心情格外舒暢。他想起這兩年多來的苦心操勞與策劃,像是經曆了一番中國人說的那種長征,如今終於到了長城,果然是風光無限。他想,現在正是美國的黃昏,全美國都會在電視的黃金時間裏看到他站在中國的長城之上。
他也想到了周恩來。他從心裏佩服周恩來的非凡。昨天下大雪的時候,霍爾德曼曾經跟他嘀咕,乘車走幾十英裏路上山安不安全。今天車隊駛出城外,看到公路兩旁的山上一片雪白,惟有柏油公路烏黑發亮,像一條烏黑的大蛇蜿蜒上山。他和隨行人員都大為吃驚;天呐,一夜之間,中國人怎麼能把這幾十英裏公路上的雪全掃了。中國人民沒有掃雪機,怎麼掃得那麼快?那麼幹淨?當他聽說昨天在會談時,周恩來發覺下雪,就抽空出來作了掃雪的布置。他覺得這在散漫自在的美國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它表現出中國人的整體性、紀律、獻身精神和巨大的潛力,這是絕不能低估的,他甚至聯想到,“今後幾十年內要努力搞好同中國的關係,否則我們總有一天要麵對世界曆史上最可怕的強大敵人。”
晚上,周恩來請尼克鬆和帕特去體育館觀看體操和乒乓球表演,更使尼克鬆加強了這種印象。他在日記中寫道:
體操表演豐富多彩,蔚為壯觀,和昨天晚上的芭蕾舞一樣,自始至終貫串了一種巨大的獻身精神和專一的目的性。
他們搬出體育器械的方式和高舉紅旗的入場式顯示了驚人的力量。男女運動員的外表,當然還有那精彩的乒乓球表演,不僅給人以持久的印象,而且還給人以不祥地預感。
亨利的警告無比正確,隨著歲月的推移,不僅我們而且我國人民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同中國人民的巨大能力、幹勁和紀律性相匹敵。
當然還得介紹一下尼克鬆訪華中的江青。經過政治局批準,在安排尼克鬆夫婦觀看革命樣板戲《紅色娘子軍》的時候,讓江青出麵一次跟周恩來一塊陪同看演出。
尼克鬆在回憶錄裏對江青的印象作過如下記述——
我從事先為我們準備的參考資料中得知,江青在意識形態上是個狂熱分子,她曾經竭力反對我的這次訪問。她有過變化曲折的和互相矛盾的經曆,從早年充當有抱負的女演員到1966年“文化革命”中領導激進勢力。好多年來,她作為毛的妻子已經是有名無實,但這個名在中國是再響亮沒有了,她正是充分利用了這個名來經營一個擁護她個人的幫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