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方麵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認從台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它將隨著這個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少它在台灣的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
午夜,毛澤東批準了關於台灣問題的這一段。尼克鬆也批準了這一段。
接著,基喬兩人繼續會晤,把關於貿易和交流的部分加以擴充,把公報重新逐行研究了一遍,至深夜2點,也就是第五天的淩晨2點,公報文本落實了,大功終於告成。這幾天以來,基辛格、喬冠華幾乎沒有睡覺。他倆都覺得如釋重負,壓力一消失,這才突然意識到疲倦、勞累和瞌睡,可是心情格外輕鬆和愉快。
第五天,2月26日,在飛往杭州以前,尼克鬆與周恩來在機場審閱了公報。尼克鬆是乘坐中國的“伊爾-18”渦輪螺旋槳飛機飛往杭州的。總統自己的波音707專機也跟著起飛。在起飛之前,公報的打印工作剛結束。
想不到因為公報問題,美國方麵又橫生波瀾,把尼克鬆都幾乎氣瘋了!
波瀾頓起公報大功告成,使尼克鬆在杭州心情特別輕鬆愉快,他一想到翌日到上海後就向全世界發布這個公報就覺得興奮。盡管2月底天氣陰,並不是遊覽季節,他還是喜歡這個風景最美麗的城市。他就下榻在毛澤東在杭州度假住的劉莊賓館裏。他覺得賓館有一股黴味,但極其整潔,這古代宮殿式的建築也極其精美。他和夫人帕特一致認為在杭州逗留的日子是這次旅行中最愉快的一段時間。
柳枝拂水,湖波蕩漾。他看到自己所送的加利福尼亞紅杉樹已經在湖邊的小山中成活,喜盈盈地笑著,拉著周恩來在紅杉樹下合影,讓記者們一窩蜂搶拍鏡頭。
基辛格也興致勃勃,心情特別好,在北京日夜悶頭談判,為公報中的觀點與措辭絞盡了腦汁;如今,公報已定案,他也參加了在西湖的遊覽。
大家走上九曲橋,來到“花港觀魚”的景致邊賞玩。中方有兩個女工作人員要趕到周總理身邊去,在九曲橋上急步小跑,穿過人群。當她倆奔過基辛格身邊時,賞心悅目的基辛格開起玩笑來:“喲!那麼多漂亮的中國女子在追我,哈哈……”
其中一個女的紅著臉,也開玩笑地回敬:
“博士,你別看花了眼,那要掉下湖去喂魚的。”
對話激起九曲橋上一片笑聲。連正樂津津地撕著麵包片扔下湖喂魚的尼克鬆,聽說以後,也放聲大笑。
真是好事多磨。美國方麵又節外生枝了。
在去杭州的飛機上,美國國務院的專家們拿到了公報。他們看後,一路上嘀咕這份公報不理想。他們的不滿是大有原因的。這次由羅傑斯國務卿帶來中國的,都是一些職業外交家;對於草擬公報的過程他們一點都沒有參加,對此本來就很有看法。沒有參加談判的人不熟悉談判所經曆的艱難,往往在心中自己立了一個理想的公報文本,並拿它們同手頭的打印文本進行對比;那樣一來,意見就多了。到達杭州以後,羅傑斯對尼克鬆說公報不夠圓滿而交給總統一份材料,材料中列舉了國務院的專家們對公報的一大堆意見,要進行修改。例如,對“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隻有一個中國”這句話提出了異議。說這話太絕對了,或許有一些中國人不這樣認為呢。建議將“所有中國人”改為“中國人”。另一條建議是要去掉“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句中的“立場”二字。諸如此類的重要修改處,竟到了十五處之多。
在劉莊賓館尼克鬆套房的客廳,尼克鬆穿著睡衣,走來走去,氣得臉色都變了。他認識到自己在政治上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他要有所作為而采取了對華主動的行動,但那些保守派支持者對訪華的反應已經搞得他夠緊張的了。他害怕這些右派會攻擊公報。他預見到,關於國務院對美國所作的讓步不滿的傳聞,很可能成為導火線。他也知道,在已經通知中國人說他同意公報之後,又要求重新討論,出爾反爾,說話不算數,中國人將怎麼看待他這個總統。他除了氣憤之外,感到特別痛苦的是,要解釋這此修改建議的重要性簡直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