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親密關係(6)(3 / 3)

我個人認為,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多元文化的並存和發展仍是最重要的。在性愛的領域,不管別人怎麼看,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覺來作取舍。心理醫生鼓勵人們在性愛中學會對愛人說“Yes、No”或者“Maybe”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對方明白什麼事是我願意和想要做的;什麼事是我不能接受的;什麼事是我在某些時候願意嚐試的,以此達到彼此的性和諧。

199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性科學研究機構的性治療專家們來京指導,認為仿真化的性器具是人類未來性生活的重要伴侶,不僅是男性性功能障礙的一種補償,還可以完善女性的性能力和快感。和你一樣,我第一眼看到性器具就引發了內心強烈的、東方式的厭惡與排斥,這種感覺延續至今。自我分析是害怕男人在女性世界裏變得無足輕重,是一種對喪失重要性的焦慮。你的問題是如何讓你的丈夫明白你的內心感覺,不要把你對振蕩器的厭惡投射或轉移到你丈夫身上。振蕩器本身並沒有道德涵義,你可以拒絕它,但不能拒絕愛你的丈夫。

情愛中可能發生的事情的確太多了,因為人的情感世界是一種無限,像時空的存在,無所不及,無所不能。我們的理智拒絕接受情感世界的多樣性,是我們自己的存在和投情有很大程度的不自由所致。發生這樣的事,如果一定要說出原因,那麼可能的回答有很多種。你們的相愛過程對你的男友來講是一個你逐步經由情感進入、補償直至替代他前女友的過程,也是他對前女發的情感逐步消退和壓抑的過程。他在性高潮時失控地叫出那個女孩的名字,被心理學稱為無意識的“泄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心裏更愛那個女子,隻能說在他的下意識裏還有那個女子的影子。

換一個角度看,那個女孩實際上是你們情感發生和發展的“始作俑者”,也極可能成為你們彼此情感激發的觸酶。在這種情形下,那女孩隻是你們關係的“原始象征”。一個人在某一情境下得到了他的最愛,那個情境就有了特殊的象征意義。真正的問題也許出在你身上,你和男友的戀情模式使你發展出一種內心的禁忌和敏感,並形成心理防禦,因為你擔心你隻是一個“情感替身”而非一個被愛的實體。

世界上的事情很怪,你怕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怕的過程就是一個建構現實的過程。我倒很想祝福你們,你的男友舊情不忘,何嚐不是一種重情?重情的男子也會專情,這樣的人值得你去戀去愛去努力。可以說出來的“為什麼”還有許多,說的過程就是創造緣由的過程,哪一種更適合你,全在於你內心的指引。

情愛中可能發生的事情的太多了,因為人的情感世界是一種無限,像時空的存在,無所不及,無所不能。

你的做法不能用正常或者不正常來回答。兩個人的情愛關係永遠是個別化的,雖然離了婚,在法律上你們彼此是自由人,但你們同樣是成熟的男人和女人,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之間能發生的事,隻要雙方願意,自然也可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