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我才體會到房屋的特性——“不可移動性”,給看房帶來很大的麻煩:如果買電冰箱或者電視機,隻消到一家大商場,幾十種不同品牌任你挑選。即便是“貨比三家”,最多也就跑三家商場。可是買房子卻不同,你必須“屈尊”一家家去看,去“拜訪”房子。

看房時“百裏挑一”。我當時主要是從報紙上刊登的售樓廣告獲取新樓信息,不像現在可以上網查商品房信息。

買房子畢竟是大事。在寫作之餘,我和妻“拜訪”了許多售樓處。不料,這無意之中也成為我深入房地產市場的極好機會。由於我是以普通購房者“楊先生”的身份出現,使我了解諸多真實的情況,為寫作本書積累了寶貴的第一手素材。

經過幾個月的“拜訪”,我終於在1996年底與一家房地產公司簽訂了購房合同。我在“福利公房”——多層樓房裏住了18年,終於在“喬遷潮”中也喬遷新居,遷往高層商品房。曾經一度質疑過商品房的我,在時代大潮的推動之下,轉變了觀念,也加入了購買商品房的行列。隻是劉紹棠那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今日作家,作為社會的小康階層,以購買商品房來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轉眼之間,我“喬遷”已經六個春秋了。至今,我和妻仍對當年選擇了這一套住房感到滿意。

我有我的“購房觀”——雖然每個人的“購房觀”都不盡相同:

我不喜歡那種龐大的“小區”。在我看來,那麼多住宅樓擁擠在一個由圍牆圍成的圈子裏,很不舒服。盡管裏麵也點綴著幾棵樹,幾片草地,仍無法擺脫那種擁擠感。

我也不喜歡那種所謂“豪華”氣派的大門以及一進門便是“克隆”歐洲文藝複興時代的雕塑、噴水池之類。在歐洲,特別是在意大利佛羅倫薩,我見過那正宗的文藝複興時代的名作。我以為,在中國的商品房前放上一尊裸體的女神或者肌肉發達的大力神塑像,實在不倫不類!我喜歡進出方便,一下樓,一招手,就能叫到“的士”。那種大社區,從所住的樓房走到“豪華”氣派的大門要走半站路,我一看就搖頭。因為你不論出門還是回家,一進一出,就得走一站地!我後來選定的房子,隻是兩幢姐妹樓,組成一個真正的“小”區。一下樓,走十幾米就是車水馬龍的馬路,非常方便。

在選擇商品房的時候,人人都首先注意地段。在我看來,這地段應分為“大地段觀念”與“小地段觀念”。所謂“大地段觀念”,就是指商品房在全市的位置。通常所謂的地段,指的就是這種“大地段觀念”。我除了注重“大地段觀念”之外,也非常看重“小地段觀念”。所謂“小地段觀念”是指四周四五百米範圍之內的地段。我很注意“小地段”是否繁華,生活是否方便。因為人的生活是多方麵的,這方方麵麵的需求,最好能夠在四五百米的範圍內得以解決。總不能為了衝一卷膠卷“打的”到幾公裏之外。根據這一觀念,我所選定的商品房,也就是我現在所住的大樓,生活非常方便:在四五百米之內,有三個菜場、三個超級市場、四十多家餐館、五家銀行、三個證券公司、一個郵局……內中,在一百米內,有兩家規模在一千平方米左右的大型飯店和一所很好的中學。往南或者往北步行十分鍾,就可以分別來到兩家上海市級的大醫院。另外,附近還有一個大型裝潢市場。

出於我的職業特性,我選擇這一地段,還在於住處四周四五百米範圍內,有五家書店、十幾個書報攤、一個電影院、一個圖書館和一個大型文化用品商場。那個圖書館大樓,離我家不過百米,設有諸多閱覽室,我散步時常去那裏看看最新報刊。至於那個大型文化用品商場,我隻消打個電話,馬上會把複印紙、文件夾之類,整箱整箱送上門,非常方便。

大約正是因為我看重住處附近的繁華,所以我不喜歡那些設有會所的小區。因為隻有周邊非常冷僻,才需要會所。

在看定大樓的地段、位置之後,究竟買哪一套房子,我遵從朋友告訴我的高層建築的擇房標準:“買高不買低,買東不買西。”

確實,“買高不買低”,買高層建築的商品房,不應低於十層。高處陽光充足,空氣新鮮,而且視野開闊,景觀壯麗。另外,在上海,十層以下,屬於蚊蠅“夠”得到的勢力範圍。為了防蚊蠅,不得不安裝紗窗,使視野大打折扣。

我按照“買東不買西”的原則,買了一麵朝東、一麵朝南的房子,陽台朝東南。由於朝東,每天清早,陽光就把整個房子照得一片金色。夏日,當上海進入酷暑,東南風不斷吹來,使人感到涼快;嚴冬,西北風吹不到,比朝北、朝西的房子要暖和得多。

我在看房子的時候,到過上海許多新建大樓,發現“對視”現象相當普遍。所謂“對視”,也就是樓對樓,窗對窗。

出現“對視”現象,多半由於上海市區高樓像筷子籠般密集,樓挨樓就勢必造成窗對窗。

也有的是由大樓的設計本身所造成的。比如,我進入一幢蝶形的大樓,發覺這樣的設計可以使更多的房間朝南,但是卻使其他許多的窗形成“對視”或者“側視”。我還曾經來到一幢“井”字形的大樓。設計者的本意是為了做到每個房間都有窗,成為“明室”、“明廳”,但是在“井”字形內芯的所有的窗,都互相“對視”著。

我很不喜歡“對視”的房子。有人說,住在“對視”的房子裏,仿佛一直處於別人的“監視”之下生活!這話雖然說得有點過分,不過“對視”確實令人不舒服。為了阻擋對方的視線,惟一的辦法是拉上窗簾。這麼一來,不僅影響室內的明亮、通風,而且也就失去了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