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作者還可以狡辯說,科馬洛夫是在軌道上就發現降落傘無法打開了。可是,你要科馬洛夫在軌道上就打開降落傘嗎?簡直荒唐透頂啊!就算你預演著陸發現操縱降落傘的係統有問題,不到最後實際打開降落傘時,誰也無法斷定降落傘是否真的無法打開。就在一切還在未定之天時,就談論什麼“蘇聯英雄”不是太可笑了嗎?這還不能證明《悲》文是一派胡言嗎?
5. 《悲》文還胡說什麼科馬洛夫向領導的彙報持續了70分鍾。實際上,飛船與地麵的聯係是受地麵接收站控製範圍限製的。在這70分鍾裏,大部分時間飛船是不在地麵接收範圍之內的,那時根本無法進行什麼作者所捏造的70分鍾“彙報”。例如,1997年2月23日 “和平號空間站”發生火災時正飛行在中非上空,與地麵沒有無線電聯係。空間站幾乎要繞地球飛行整整一圈後,機組人員才能通過位於瓦洛普斯島的美國宇航局地麵站把這一情況傳送到俄羅斯的和平號控製中心。這還是30年後美蘇聯合進行的“和平號空間站”項目。由此可以想像60年代蘇聯單獨進行的“聯盟”飛行怎麼可能連續通訊70分鍾呢?更不要說後麵還有那極其煽情的“家人會麵”了!
6.科馬洛夫在《悲》文中的語言也編得愚不可及。表現其“壯烈”的英雄語言暫且不說。就說他囑咐女兒好好學習的那段“小數點”的話也是癡人說夢。像航天器這樣的高科技產物,經曆了無數精英頭腦的縝密設計和實驗,任何數據不知要計算多少遍,才能發射上天。無論什麼地方發生了故障,絕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查出原因的。今年2月1日解體的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經過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事故獨立調查小組數月的緊張調查,才在8月26日公布了關於航天飛機失事原因的最終報告。而前蘇聯竟然在幾十分鍾甚至幾分鍾內就搞清了“聯盟一號”故障的原因,而且公布於眾,真是“神”啊!不過真正“神”的應該是《悲》文的作者,該去醫院查查他的“神經”了。
“京城孤魂”在文章中,“透過現象說本質”,把矛頭對準中學語文課本的編者:
《悲》文的編造出籠並無什麼值得大驚小怪之處。在當今物欲橫流的文壇,用身體寫作都不是什麼新聞了。編一點嘩眾取寵的花邊新聞換點銀子算不得什麼大錯。而應引起注意的是這篇荒謬不堪的文章出籠後竟然得到各界的歡迎,被廣泛的作為“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的典型範例大加引用。數學教師用此文來教育學生注意“小數點”的作用。道德教授用此來啟發學生的道德觀。甚至有人把它作為新聞開放的例子來強調前蘇聯的開明程度!連鳳凰衛視也不甘人後,一位清談節目的主持人在節目中對科馬洛夫“臨終托妻另嫁”的“壯舉”讚歎不已。在大學生中頗有市場的《南方周末》也登載過此文的克隆版。最後,竟然登上培養我國下一代的語文教材!嗚呼哀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