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酷”,我當了回“考生”(3 / 3)

語文教師經常寫些“下水文”,與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水平,以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關係是很密切的。筆者當語文教師已二三十年,發現能寫、勤寫的語文教師的班級中,往往也會有一群“小秀才”。其實,我們不少語文教師,在自己的學生時代,也是寫文章的“高手”,隻是當了教師後,由於種種原因,反而不大動手寫文章了。由於長期在“岸上”教作文,久而久之,原有的“泳技”也慢慢退化了,自身“昏昏”,也就很難使人“昭昭”了。記得國外學者有“木桶理論”一說,即一個木桶的容量不是由其最高的一塊板決定的,而是由其最低的一塊板決定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作文教學不下水,是否已經成了影響當前語文教學質量的“最低的一塊板”呢?

作家葉永烈先生已經走到我們語文教師前麵去了,這對我們語文教師來說,是一件令人慚愧的事。這倒也使不少語文教師感到下水教作文,是十分有必要的。現在市麵上名目繁多的學生“作文選”很多,不知能否出一本語文教師的“下水作文選”;現在對語文教師的規定很多,不知能否做做加減法,減去一些形式主義的,加上一些實實在在的?

明年中考、高考時,希望語文教師也能像葉永烈先生一樣,勇敢地走進考場,寫寫考場作文,也讓自己“酷”一回。

對於我的高考作文《東方巨龍在騰飛》,福建省語文學會會長、高級教師王立根先生作了如下評論:

這篇高考作文有思想、有文采。作為一個大作家能為廣大的中學生寫下水作文,這是很難得的。有人說,當今的高考考倒了魯迅、考倒了巴金。可考不倒作家葉永烈。作家大都不願意寫命題考試作文。因為那是帶著鐐銬跳舞。魯迅說,“使慣了槍的人使棍就難了”。但作者敢於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一篇高考作文,實在教人佩服。

如果從高考閱卷者的角度看,這篇作文屬於“發展等級”之列。發展等級要求:1.深刻。2.豐富。3.有文采。4.有創新。從這四點看這篇作文都是可圈可點。就第3點來說,就更加突出了。所謂有文采,就是說這篇作文,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

這篇作文要為“上海世博會在上海召開確定主題”。作者選擇了“東方巨龍在騰飛”這個有東方特色的意象來寫,這是一篇抒情散文,文采飛揚。全文充溢著雄壯高昂、磅礴浩蕩的美,進發出生命的激情。以多彩的筆墨勾畫了“東方巨龍”的形象。散文開篇,作者先從法國埃菲爾鐵塔這個世博會的發祥地想起,由遠及近地想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應當是七彩的東方巨龍。於是,以排比的句式點出“紅、橙、黃、綠、青、藍、紫”的象征意義,又把這視覺上的東西化為聽覺,比喻成七個音符,歌頌世博會的主題:革命、友誼、東方、和平、建設、環保和幸福。這些修辭方法都建立在作者神奇和豐富的想像上麵。真是尺素之間,千般奇景,從而帶出萬種情思,接著古代,想到現代,再想到當代,唱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以排比的詩一般的語言歌頌巨龍的騰飛:

騰飛,跨越了時空;騰飛,飛越了高山;騰飛,超越了世界。

這其實是揭示了上海世博會的曆史意義。短短的不到一千字的作文也橫跨時空,有著巨大的容量。作者在行走筆墨時,大處力能扛鼎,小處纖細入微,在詩情理趣飛揚中,呈露出令人神思飛越、回味不已的風韻。

7月27日,《北京青年報》繼續就這一話題進行議論,發表了《高考作文作家得幾分 老作家認真小作家調侃》一文。我從網上看了這篇文章,方知《北京青年報》也邀請了五位作家參加“高考作文”:

近日,《北京青年報》和上海《青年報》不謀而合地分別邀請兩地作家,就今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進行了測試,結果南北差異十分明顯。北京作家在考試中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文不對題,貽笑大方。

受《北京青年報》邀請的是北京市五位活躍於文壇的青年小說家。麵對考題——根據提供的圓形、三角形、半圓形和不對稱圖形,依據“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的事例”談自己的經曆、體驗、見聞和認識,受邀請的五位作家中有四位拋開了考題要求,對題目大加議論,按照要求,可能會得分有限。

有的作家甚至認為這樣的考題低瞧了孩子們的智力,他們隻有裝得和考官一樣“弱智”,才能平靜地寫作。惟一沒有對考題給予指點的是女作家徐坤,可她的文章也不符合考題的要求。

與北京這幾位年輕作家態度大不相同的是受上海《青年報》邀請的葉永烈。上海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要求考生為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確立一個主題,葉永烈根據要求花了50分鍾的時間認真地作了《東方巨龍的騰飛》一文。考試結束後,他還寫了篇“紀念文章”:《很“酷”,我當了回“考生”》給某報,陳述他的“考試”經驗。

同是作家,對待高考作文題的態度卻是兩樣。中老作家是認認真真的,而“小”作家們卻在不停地調侃。他們的考卷,究竟能拿到多少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至於考卷子,還是得按著標準或者準標準答案來寫,這才是惟一的出路。作家們參與一下,隻不過是玩玩而已,他們寫得好與不好,誰也不會當真的。但給人的印象是,好作家並不見得就是好考生,作文得了滿分,與作家們的思維也是風馬牛不相及。

就在這時,上海東方電視台又繼續“炒”這一新聞,邀請我擔任嘉賓,就高考作文展開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