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情人節,大街上的節日氣氛正濃,已是不惑之年的他也受了感染,破天荒地也要浪漫一回——給相濡以沫了40年的老伴買一束玫瑰。花店的女老板得知他是第一次給愛人送花,熱情地幫他選了一束最大、最鮮豔的玫瑰,還細心地替他剪去上麵那些紮手的小刺。
白發飄飄的他手捧玫瑰,穿行在人流喧嚷的大街上,引來許多驚奇的目光。起初他還真有幾許羞澀,有人得知他是給妻子買的玫瑰後,便紛紛誇獎他心態年輕,跟上了時尚,懂得生活情調。那語氣、那眼神裏,滿是讚賞和羨慕,反讓他不禁有些欣欣然了。
走到自家樓前,幾位同齡人撞見了笑容滿麵的他,更是嘖嘖地稱讚他不愧是有文化的人,連洋節都過得這麼有情致。聽到那麼多的溢美之詞,一縷愧然湧至心頭——看來這束玫瑰買得太遲了,這麼多年來,老伴已跟他念叨過無數遍了,讓他也學學別的男人,逢年過節時給她買點兒小禮物。每每這時,他總是書呆子氣十足地說我把錢全交給你了,你喜歡啥就自己買啥唄,你知道我又不會買東西。
當然,他們年輕時的日子確實窘迫得很,可後來生活條件好了,從來就不喜歡逛街的他,還是沒學會給老伴買什麼節日禮物,更不要說給她過情人節了。
這一天,他那束鮮豔欲滴的玫瑰,真的給老伴帶來了一個天大的驚喜。老伴把玫瑰捧在懷裏,麵頰貼在上麵,陶醉似的盡情地聞著,偶爾嗔怪他一句,讓兩人情不自禁地仿佛又回到了初戀時節。
老伴找出家裏最漂亮的一個花瓶,灌了一些清水,悉心地把玫瑰一支支地插好了,小心翼翼地放到床頭,又意猶未盡地端詳起來。
瞧著母親那由衷的喜悅和那份認真的神態,從上高中起案頭的玫瑰就從未間斷過的女兒,在那一瞬間有些感動了——自己曾收到了那麼多的玫瑰,竟沒有一束讓她像母親這樣深情地凝注過。
母親帶著一臉的幸福,又走下樓去,喜滋滋地跟左鄰右舍宣講——我還以為我那老頭子,啃了一輩子書本都啃呆了,誰知老了老了,倒學會浪漫了,想起給我買玫瑰了。
夜深人靜時,母親再也無法安眠,她輕輕地爬起來,望著黑暗中的玫瑰,嗅著那淡淡的花香,夫妻恩愛40年的情景一幕幕的閃現在眼前——她想起他那個貧窮的大家庭,老的老、弱的弱,她一嫁過去就起早貪黑地沒閑著;想起當年他因出身不好,被發配到偏遠的山村放牛,她腆著大肚子跟他住在那陰冷潮濕的茅草屋裏,一住就是七八年;想起為了他第一本書能出版,她毅然典當了祖母留給她的一對祖傳的翡翠鐲子;想起了跟著他回城後租住在那個10多平方米的小屋裏,拉扯兩個孩子縫縫補補的日子……真是的,自從嫁給他以後,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她都沒抱怨過什麼,而是跟著他一心一意地把那份普通百姓的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因她辛勤的操持,她成了公婆眼中最賢惠的兒媳,成了兒女心中最敬佩的母親。
是的,她昔日美麗的容顏,已被日複一日的柴米油鹽無聲地改變,滿臉的皺紋中藏滿了生活的苦辣酸甜,可她對自己這一生卻相當滿意,因為她和他無論日子艱難還是順暢,兩人始終恩愛有加。如果說還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這一束玫瑰來得遲了一點,因為她也和很多女人一樣,喜歡生活裏多一點浪漫的情節,而粗心的他在那些年裏忙忙碌碌的,竟沒大在意,如今兩人都清閑了,可惜已不再青春。
但不管怎樣,他的這一束特別的玫瑰,還是給她帶來了舒心的慰藉——雖然他不懂得浪漫,可他那顆摯愛之心,她卻是時時感受得到的,即使沒有這一束玫瑰,她也不會後悔今生選擇了他。
幾天後,玫瑰還是枯萎了,可她仍舍不得扔掉。他有些感動地說:“你喜歡,我以後可以再給你買。”她眼裏掠過一縷悵然,搖頭道:“可惜我不再年輕了,如果能再從頭過一回,我非讓你年年都送我玫瑰,送我多多的驚喜……”
女兒聽了父母的對話,先是肅然於母親年輕的情懷依舊,進而思忖——現在的年輕人,手上的玫瑰是不是太多了,究竟有多少代表著分量沉重的感情呢?多少人昨天剛送過愛情玫瑰,今天就成了陌路人。當然,父輩厚重的愛情,也未免單調了一些,尤其是對於母親這樣天生渴望浪漫的女人,這一束遲到的玫瑰未免有幾許苦澀的喜悅。那麼,真的應該像一位作家說的那樣:在一個女人的婚姻裏,應該是一手拿著玫瑰,一手拿著柴米油鹽,這樣,她的愛情才是完美無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