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出軌:婚外情的心理透視53(2 / 2)

有那麼一陣子,李苒也不再堅持他采取任何法律行動了,因為在她眼裏,他變得軟弱、不成熟,而且自私,畢竟他不是她想象的那號結婚對象。但“我非常喜歡有他作伴,這是我想維持我們關係的主要原因。此外,我又是個社工,希望幫助人,他需要我的幫助。”她又說,將來有一天,她希望找到一個不隻是伴侶,一個不隻是成年孩子的男人。“要是我能找到真正合適的男人,他不一定是英俊,有天賦稟性的,但一定是那種堅強、聰智,而且熱誠的。要是我能找到一個真正的歸屬,我絕不會讓自己再玩以前的把戲。”這是半年前她說得話。

打這以後,李苒一直朝這個方向挺進。然而,不久前她給我們寄來了一封信,措辭跟半年前那種活潑、自信的語調大異其趣,其部分內容如下:

“若飛走了。我倆有過一場激烈的爭執,他去了南方什麼地方,總之是他太太遷居的城市。現在生活有一種久未有過的平靜,有一種難以言語的寂寞,有一種難以忍受的半調子感覺。不,我並不思念他,可我的確希冀有個人在身邊。經過與若飛的相處,我已成長了許多,覺得自己有能力維持一種摯愛、忠誠、可靠的關係。然而我已幾個月未曾約會了!一定有這麼一個人,我隻能懷著希望等待。”

有些人經過一段不忠的豔遇後,漸漸走入了一連串相當持久但感情有限的“補強性”婚外情。在這一模式裏,不忠者並非恣意短暫性的搜奇獵異,而是安於一次一段婚外關係,每段關係維持數月甚至數年之久,而且發展的程度比蜻蜓點水式婚外情深入得多。這些人對婚姻並非不滿意,隻是時而會發幾句牢騷,時而抱怨一番,但還是安於維持這段不算完美的婚姻。然而,自嚐試過不忠的滋味之後,他們很快便會發覺,最適合他們的模式是在婚姻之外有第二段可靠的愛情關係,它可以提供婚姻所不具備的一切。不完滿的婚姻配上不完滿的婚外情,不僅滿足了他們的所有需要,而且兩者都不要求他們作出做不到的付出。一位三十多歲的小說家明晰指出他對男女關係性質的看法:

“初次外遇使我明白為什麼七年來我一直情緒不寧又不快樂。婚姻對我來說至少是有利的,是務實的安排,很好,值得維持。我了解我太太具備許多優點,但並不是我需要的一切她樣樣都有。跟我有過婚外情的幾個女人都具有她們各自的優點,但沒有一個具備我所需要的一切。沒有兩個男女是完全相投合、完全相默契的。我們的需要總有一些被忽略,除非在另一段關係中加以處理。這些都是我在初次外遇中體會到的。但是我也同時知道,我需要婚姻和家庭的支撐。”

這種類型的人把承認自己的自私,聲稱他們在滿足自己的同時,不但給予婚外伴侶的快樂,而且也維持了婚姻,兩者都沒有壓力。一位四十四歲家庭主婦的看法就屬於這一類:

“我丈夫是個好人,但並不刺激。他一天到晚做他的研究計劃,就算跟我在同一個房間裏,他的心思也不在我身上。即使在床上他也不很開放,不善於表達感情。我漸漸產生一種另類需要,我跟某個刺激又迷人的男人有了外遇關係。我需要它,我的婚姻需要它。這一外遇差不多持續了一年左右,然後漸漸地自生自滅。以後,我有好一段時日不想再開始另一段外遇,但一旦發覺我跟某人之間有什麼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

這種自我施行的治療法,讓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快樂之人,而且使她的婚姻比那些傳統朋友的婚姻幸福些。當然,這個主調有許多變奏。就像這名女人,有的人的婚外情是間歇性的,而另外一些人則幾乎一年四季絡繹不絕。多數人忠於他們的婚外伴侶,但有些人偶爾也同時對其他一些情侶沾花惹草。在我們調查的許多案例中,婚姻平靜無波,婚外情卻熱浪翻滾。但在另外一些案例裏情況正好相反。有的人一輩子將配偶蒙在鼓裏,還有的婚外情則是在取得配偶的默許甚至公開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