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諸葛希賢推理之時,更令人驚訝的場景出現了:南宮嘲風突然漫下來了,如果剛才像策馬疾馳,現在則是走馬觀花。“什麼!他在幹嗎?他這是怎麼了?難道腦子突然短路了嗎?居然放慢了速度!這不是自己往火坑裏跳嗎?!”連諸葛希賢都不解了,但南宮嘲風絲毫沒有快起來的意思。靠前的幾個匪徒已經離南宮嘲風隻有幾米遠了,如果南宮嘲風在不快點采取行動,那他很可能會被這幾個匪徒亂刀砍於馬下!“喝啊啊啊啊!”幾個匪徒手中揮舞著刀,像是在找手感,大喊著似乎在尋找勇氣朝仍在走馬觀花一樣的南宮嘲風衝去,手中的刀即將落下之際,南宮嘲風突然轉過身,從腰間掏出兩件東西。
“左輪手槍!?”諸葛希賢不禁暗暗驚呼,雖然他是諸葛氏一族傳人,可以說火器槍械理應都是自己的熟人了,但他畢竟在外生活了那麼多年,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更不用說知道槍械是自己家族發明的這件事了。但他多年縱橫四海,在自己國家內待了不斷時間啊,對於槍械他還是知道的,尤其是這槍械是華夏帝國軍隊的專屬武器。左輪手槍發明於諸葛希賢爺爺的時代,同時出現的還有適合於左輪手槍及步槍使用的金屬槍彈,從此金屬槍彈代替火藥彈丸,在戰場上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到目前為止,華夏帝國槍械中最強的就是衝鋒槍與機槍。但手槍種類很多,其中最普遍使用的就是左輪手槍,因為它體積小,後作小,使用方便,因此不僅騎兵使用,高級官員也喜歡拿來作為防身武器。
南宮嘲風拿出兩把左輪手槍的同時快速轉身,一聲交疊的巨響,衝在最前麵的兩人瞬間倒地,他們的頭都被打爆了。其餘幾人包括後麵的主隊被這一聲巨響嚇破了膽,急忙勒馬停下,但南宮嘲風不想多費什麼口舌,於是“砰砰砰砰”幾秒鍾之間十四具屍體倒在地上,都是爆頭致死。
左輪手槍有一個缺點,就是彈容量隻有七發,雖然彈容太少是手槍的通病,但這裏麵病最重的無疑是左輪手槍。其餘幾種手槍的彈容都要大於左輪手槍。於是,在每發必中的情況下南宮嘲風隻能殺死14人,這對整個土匪大隊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但南宮嘲風用著兩把槍的目的顯然不是滅敵,而是震懾。這批土匪都是外國人,這裏也是三國交界處,人煙稀少,根本沒人用槍,所以這些匪徒連槍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不用說見過了。槍可以遠距離斃敵,並發出巨響,這兩點對於還處在冷兵器時代的土匪們來說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時間全體石化,呆若木雞。過了兩分鍾,隱約可以聽到一部分人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居然**了!
南宮嘲風本欲以此為脫身之計,誰知就在已經成功創造條件後,突然一支暗箭射來,直直地射在南宮嘲風的左肩。南宮嘲風一點防備都沒有,翻身落馬,“該死,怎麼回事?”原來有一個被嚇得不輕的土匪因為太害怕,不由自主的拉弓放了一箭,這是一種極度害怕下的自我保護行為。但是,南宮嘲風因此麵臨了巨大危險,剛才的震懾效果因為他的落馬蕩然無存。眾匪徒清醒過來,紛紛催動嚇得不輕的戰馬,一個匪徒呼嘯著衝向南宮嘲風,有他帶領,一批匪徒也呼嘯著衝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