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不僅是唯一一名非美國人,也是唯一一名女性,但登山過程中,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
六個人的攀登非常順利,他們在中午之前成功到達了胡德山峰頂。短暫的慶祝後,六個人開始下山。當六個人下到兩千六百米左右時,剛剛還豔陽高照的雪山突然狂風驟起,大雪彌漫。狂風裹挾著暴雪,讓幾個人每邁動一步都異常艱難,更糟糕的是,因為能見度很低,他們迷路了。
在大風雪中迷路的危險,幾個人都十分清楚。有人提議,原地不動,等風雪停下來後再下山,那時候或許就能夠辨識出正確方向。否則,貿然下山,可能會越走越偏離正確方向。最初,所有人都同意了這一建議,一方麵是因為不知道 瓶正確的下山方向,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在風雪中移動太艱難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著,每一秒鍾都變得異常漫長。沒多久,幾個人都感覺到了另一個危險的迫近:寒冷。
而風雪卻似乎越來越大,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
終於,有人沉不住氣了,提議道:“繼續這樣等下去,怕風雪沒停,我們就已經被凍死了。必須立刻下山。”建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讚同,六個人相互鼓勵著,摸索著向他們認為正確的下山方向挪動著。
一個小時過去了,六個人隻移動了不到兩百米,照這樣的速度下山,即便他們選擇的方向正確,下到山腳下,至少還需要十多個小時。因為幾個人並沒有預料到意外,都沒有攜帶食物,也都沒有做更多的保暖防護。
危難讓每個人的心都變得更加緊張,氣氛也變得更加沉悶。這時,又一個意外發生了,雷寧在下一處緩坡時,扭傷了右腳。
雷寧的無法行走,讓所有的探險者都不得不停下腳步,幾個人商量著該如何麵對這一突發事件。意見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意見認為不能丟下雷寧,幾個人輪流背著雷寧下山;另一種意見認為,留下雷寧,其他人下山求助。
顯然,背著雷寧下山勢必將影響六個人的行進速度,弄不好,六個人都可能葬身雪山。可是,留下雷寧,無異就將雷寧留在了死神的唇邊。在生與死的對峙中,爭論很快就有了結果:留下雷寧,其他人下山後,求助救援者再上山救助雷寧。
幾名探險者一一和雷寧道著別,神色凝重,因為每個人心裏都清楚,這一別,雷寧怕隻有死路一條。
所有人都道別之後,輪到林娜了,林娜對另外幾名探險者說道:“你們走吧,我留下來陪雷寧。”幾個人都愣怔住了。好一會兒,有人小聲地問林娜:
“你想好了嗎?留下來可能隻有死亡。”林娜點了點頭,肯定著自己的決定:
“我決定留下來陪雷寧。”
人們再次陷入沉寂。
突然,雷寧對林娜說道:“不行!你不能留下來,你必須跟著他們一同下山。”林娜望著雷寧,輕柔地說道:“我們從相愛那天開始,不就已經約定好了嗎,無論遭遇什麼都要生死相依。我不能留你一個人在這裏。”
有人善意地提醒林娜:“你留下來也幫不了他什麼,你好好想想。”
林娜的回答依然斬釘截鐵:“我留下來,至少雷寧可以不孤單。”
雷寧則開始對林娜吼叫,甚至怒罵:“死一個還不夠嗎?你必須跟他們一起走”“你就是一個傻瓜”“你能不能不逞英雄”……所有人的勸說似乎都毫無作用,林娜挽著雷寧的一隻胳膊,輕柔地提醒著雷寧:“我們要盡量少說話,要盡量節省體力……”
另外四名探險者再次踏上了路途,很快就消失在迷蒙的風雪中。而林娜則攙扶著雷寧挪到一處稍微背風一點的山窩處,彼此依靠著,等待救援。
風雪在第二天上午九點左右才停歇下來,天空重新恢複了明媚。持續的寒冷讓林娜和雷寧都昏迷了過去。上午十點二十分左右,一架搜尋登山者的直升飛機發現了緊緊依偎在一起的雷寧和林娜,兩個人被迅速送往醫院,經過緊急搶救,當天夜裏,兩個人都恢複了意識。
三天後,救助搜尋隊在一道深四十米的冰裂縫中發現了另外四名探險者的屍體。
事後,有記者采訪林娜,問她和雷寧是怎樣創造生還奇跡的,林娜說道:
“是愛,是我和雷寧生死相依的愛,幫我們躲過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