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時,項羽的實力遠遠超過劉邦,但是最終的勝利者卻是劉邦,不得不說,正是懂得讓步的學問讓劉邦取得了勝利。當劉邦先項羽一步入關後,項羽便怒火衝天,無論如何也要將劉邦置於死地。如果他們之間在此時發生戰爭,項羽有絕對的勝算,因為當時項羽的人馬有40萬,都駐紮在鴻門,而劉邦隻有區區10萬兵馬駐紮在灞上,雙方兵力人數懸殊,而且項羽的軍隊要比劉邦的軍隊強悍得多,雙方間隔也隻有40裏,可以說此時的劉邦是危在旦夕了。
看到這樣的情形,劉邦雖然有些害怕,但仍然很鎮定地和謀士們想對策。劉邦先讓張良陪同自己去拜見項羽的叔叔項伯,在項伯麵前,劉邦再三表示自己沒有一點想和項羽對抗的意思,隻是提前代項羽入關,並且與項伯結成了兒女親家,想讓項伯在項羽麵前為他多多美言幾句。在拜見項伯的第二天,劉邦就帶著樊噲、張良和一百多個隨從去拜見項羽,劉邦並沒有拿著兵器與項羽動武,而是預備了厚禮,低聲下氣地向項羽道歉,說自己做得不對等。這樣一來,項羽的怒氣就全消了,他覺得劉邦已經認輸了,不足為患,於是項羽和劉邦的關係緩和了,劉邦也因此保住了性命,這才有了他後來一步步成就大業的故事。
從表麵上看,劉邦的確夠懦弱,他居然忍氣吞聲地去拜見項羽,這無疑是在求項羽饒他一命。可事實上,劉邦一時的讓步與所受的小小侮辱換來的卻是軍隊和自己的安全,同時讓項羽對他失去戒心,這讓他贏得了許多壯大力量的時間,在這場較量中,劉邦確實做到了"得時則行,失時則蟠"。
不懂得讓步的人在任何事情麵前都是沉不住氣的,往往在對方還沒什麼動靜之前就先亮出自己的底牌,稍有一點威望就四處炫耀是他們的特點之一,而在他們根本應付不了強大的對手時,也不懂自己先退一步以保存實力,最後導致慘敗。人們在自己不足以與對手抗衡的時候,應該學會低調一些,即使遭遇挑釁,也不要衝動出手,不妨讓人一步,假如一個人總是鋒芒畢露,意氣風發,則很容易與他人為敵,此時若再不懂讓步,就容易招致大的災難。
在羽翼未豐時,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要保持平靜的心態,要控製住自己,即使是受到侮辱,隻要以後有利可圖,就可以把它當成前進的動力。因為不管一個人曾經多麼成功,衝動都可能毀了他所建造的一切,而學會讓步則會讓一個人的成功持續下去,這是一種人類生存的策略,更是一種處世的手段。
退一步方能海闊天空,尤其是在自己實力不足以與對手對抗的時候更是如此,向對手讓步,與他們修好,起碼可以保存自己的實力。讓一步其實是一種明智的策略,它能使本來弱小的人平安,甚至可以改變強弱局勢,從而使人獲取更大的成功。
在"愚"中等待時機古人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就是說本來十分膽大的人,卻常常表現得比老鼠還膽小,本來足智多謀的人,卻常常表現得有些木訥。聰明的人以愚魯示人,強悍的人以弱小示人,其目的往往是為了等待時機,蒙蔽對手。大智若愚是一種聰明的處世手段,是裝糊塗而不是真愚鈍,是在形勢不利於自己時,裝作愚鈍的樣子靜待時機,等時機到了,再把自己的過人之處表現出來,給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大智若愚的關鍵是心中要明白,雖然可用"糊塗"來掩人耳目,但是如果糊塗過頭很可能就是真的愚了,要該出手時就出手,否則就會弄巧成拙。
在很早的時候,有兩個部落發生了戰爭,戰爭結束後,勝利的那個部落為避免失敗的部落以後有人複仇,就決定把失敗部落中10歲以上的男人全部絞死,不過,有一個超過10歲的孩子卻沒有被他們殺掉。
原來,當這個部落的劊子手把繩索套上這個男孩的脖子時,男孩並沒有反抗,也沒有害怕的表情,反而傻乎乎地像是在看熱鬧。出於人類天生的同情心,部落的首領格外開恩,放過了這個看上去很愚鈍的男孩,而部落中的其他男性則被處死,年齡小的則當了奴隸。
其實那個男孩並不是傻子,相反,他還很聰明,他不反抗是因為他知道反抗的結果隻能是被殺,也就無法再為自己的部落報仇。男孩自這個部落的人走後,就開始了他的複仇計劃,在他25歲的時候,他終於率領著大隊人馬殲滅了他的仇敵。
古人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就是說本來十分膽大的人,卻常常表現得比老鼠還膽小,本來足智多謀的人,卻常常表現得有些木訥。聰明的人以愚魯示人,強悍的人以弱小示人,其目的往往是為了等待時機,蒙蔽對手。大智若愚者往往能後發製人,在中國古代的戰爭中,這幾乎是一種百戰百勝的兵法,就像孫子所說的"藏於九地之下,動於九天之上",等時機成熟,在敵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發動突然襲擊的勝算最大。
李牧是趙國的大將,他為人深沉大度,盡心報國。當時他曾奉命在北方抵禦匈奴,在他防守的時候,所在地的官吏都由他任免,百姓繳納的稅收也都歸入他的軍營,作為供養兵將的軍資,趙王一律不過問,李牧可謂是位高權重。
李牧帶兵嚴格,非常認真地訓練士卒射箭騎馬的技術,並讓他們留心遠方烽火的消息,又派遣許多間諜到敵方探查動靜,不過他也非常優待屬下,每天都要殺好幾隻牛羊給士兵們享用,因此深得將士愛戴。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如此忠心的李牧卻嚴格命令:"如果匈奴進攻,就趕緊收拾好兵器,回到城內把守,有哪個人私自出去攻擊對方,定殺不赦。"
於是每次匈奴來犯,李牧都事先得到烽火的報警,然後妥當地退守要地,不與之正麵交戰,一連好幾年,也沒有任何土地被匈奴奪走。
時間長了,匈奴人都感覺李牧是個怯懦的人,就對他毫不在意,甚至連趙國的士兵們也都認為主帥膽小無能。趙王聽說了,便遣使責備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故,沒有改變以前的做事方式,趙王一怒之下就把李牧召了回來,派其他將領代替他的職位。
沒過一年時間,匈奴前來進犯,趙兵皆出與之爭戰,但出戰的結果多是失敗且喪失了許多土地,邊境百姓也無法正常安穩地生活。趙王見邊事不利,便想請李牧回來統禦北方,李牧卻稱病在家,不願出仕,無奈趙王強請硬求,非要他重任邊將不可。李牧於是要求必須依照他以前的方法治軍,才願意奉命出馬,趙王立刻就答應了。
重做將軍的李牧命令手下的士兵們遵循以前的做事方法,這讓匈奴數年裏一無所獲,但他們終究還是以為他膽小怯懦。防守邊塞的將士天天得到賞賜卻不用打仗,因此都很希望能和匈奴一決死戰,以作為對賞賜的回報。此時,李牧知道軍心齊了,就挑選了十多萬精兵,讓他們做好戰鬥的準備。
沒多久,就有一小部分匈奴來犯,李牧先命數千人應戰,然後假裝不敵,故意敗北回營。匈奴首領聽說了,便率軍大舉侵邊,這時李牧才率主力迎擊,一鼓作氣,殲滅了匈奴十多萬人馬,這讓匈奴元氣大傷。這時他們才明白李牧的碌碌無為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假象,從那時起,匈奴人一聽到李牧的名字,簡直是聞風喪膽,再也不敢來進犯了。
在麵對強敵的時候,硬碰硬的人隻能算是莽夫,有時候夾起尾巴做人也是一種策略,隻有讓敵人輕視自己,才能攻其不備。在這期間,能夠忍得住嘲笑甚至是侮辱而不為所動的人往往是最後的勝利者。所以做人不要鋒芒畢露,不要不顧時機就愚蠢地跑在最前麵,裝愚是一種障眼法,它會在必要的時候保護你免受傷害,讓你在努力為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不會有人過於關注你,這樣你就節省了許多被人打擾的時間,而且在等待時機時,你還能清楚地看到對方的弱點以提醒自己不犯他們犯的錯誤,這樣你就能不知不覺地成為別人的勁敵。而當別人以為你愚時,你的弱點是不易被人知曉的,有人想打敗你,就得花費時間找你的弱點,而你早已知道對手的弱點,隻要迅速出擊,你就能取得勝利。
裝"愚"的人會靜靜地等待機會,然後再迅速發起攻擊,從別人手中奪取勝利的果實,可以說這樣的人是最容易成功的。
主動吃虧是風度,也是智慧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學會主動吃些虧,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山不轉水轉,當再次和讓你吃虧的人合作時,你將占到大便宜。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結",主動吃虧就等於多結交一個朋友,也就是為自己開辟了一條路,而睚眥必報的人則會因為不肯吃虧而多一個仇人,也就等於為自己堵死一條路。
宋朝的郭進任山西巡檢時,遇到了這樣一件事,有個軍校到朝廷去控告他,宋太祖召見了那個告狀的人,審訊一番後發現他的言語漏洞百出,明擺著是在誣告郭進,就把他押送回山西,送給郭進處置。
當時有不少人勸郭進殺了誣告他的那個人,可是郭進並沒有這樣做。當時正值別國入侵,郭進就對誣告他的人說:"你居然敢到皇帝麵前去誣告我,也說明你確實有點膽量。現在我既往不咎,赦免你的罪過,我不殺你,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消滅敵人,我將向朝廷保舉你,讓你做官。如果你敗了,就自己去投河,別弄髒了我的劍。"那個誣告他的人因為郭進不計前嫌,深受感動,就決定用自己的性命來報答他。果然他在戰鬥中奮不顧身,英勇殺敵,後來他帶領的軍隊打了勝仗,郭進也真的不記前仇,向朝廷推薦了他,使他得到了提升。郭進不僅因此留下了大度的美名,還因為舉薦有功得到了獎賞。
主動吃虧就等於多結交朋友,這樣對方不僅不會再對你構成威脅,還會讓你如虎添翼。郭進就是個深諳處世之道的人,表麵上他吃過些小虧,卻在後來撿了個大便宜。聰明人吃虧,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為了更長久地得到某些東西,他們懂得放棄當時的一些小利益,去換取以後更大的利益,所以不得不說,吃虧是風度,更是一種極大的智慧。
古代東海有個姓錢的老翁,他的家境比較殷實,由於生意越做越大,他想在城裏買一處房產。
於是,有一個朋友對他說:"某處有所房子,七百兩銀子的價碼就出售了,那房子不錯,您抓緊時機去把它買下來吧,省得被別人買走了。"
錢老翁去看了房子,他確實很滿意,最後,他決定出一千兩銀子買下房子。
他的家人都不理解,說:"已經說好價格是七百兩銀子,你卻突然增加了三百兩,你不覺得吃虧嗎?"錢老翁笑著對家裏人說:"我這麼做自有這麼做的道理。我們原是小戶人家,而房子的主人避開眾多的買主賣給我們,不多給些銀兩,會使其他買主有怨言,況且房主也會覺得不合算。而現在我以一千兩銀子買下價值七百兩銀子的房子,既堵住了其他買主的口,使他們覺得無利可圖,又使房主感到不吃虧,從此以後,這個房產就可以作為我們錢家的產業而永無後患了。"
在與人發生爭端時,不妨放棄一些你應該得到的利益,往往對方也就不再咄咄逼人。如果一方的退讓能平息一場幹戈,又何必斤斤計較於誰是先退讓的那一方呢?假如你處處不肯吃虧,處處想著占人便宜,受傷害的人多了,你難免會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中,這樣待人處世,哪有不敗的道理?
為對手叫好是一種謀略為對手叫好是一種智慧,同時也是一種處世的謀略,如果能夠做到把自己的位置放低為對手叫好,這個人一定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每個人都希望看到自己成功,也希望周圍的人為自己喝彩,但是當對手在某方麵強過自己時,便會產生嫉妒等情緒,恨不得殺之而後快。殊不知,這隻會讓雙方關係更加惡化,自己也很快會被對手當成眼中釘,而為對手叫好則是一種謀略:如果不想和對方修好的話,為他叫好可以讓他忽視你的實力,如果想與對方修好的話,這將打開你與對手間的死結,從而營造雙贏的局麵。為對手叫好不僅沒有什麼損失,反而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利益。
在西漢年間,北方的匈奴首領冒頓自立為王以後,它的鄰國東胡害怕其發展起來,於是不斷挑釁以限製匈奴的發展,並且試圖找借口消滅匈奴。
當時匈奴有一匹千裏馬,能夠日行千裏,曾經為匈奴人出過很多力,被視為國寶。東胡國王知道後,就派使者向冒頓要這匹馬。這個提議在匈奴遭到了一致反對,因為大臣們都認為東胡國王簡直太霸道了。
聰明的冒頓一下子就看穿了東胡國王的意思,但他明白"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道理,以匈奴現在的實力,遠不足與東胡抗衡,所以他決定忍痛割愛,他告訴大臣:"東胡是禮儀之邦,國王也是個世間少有的明主。這次他們向我們要馬,不過是為了表示友好,我們巴不得有他們這樣的好朋友,又哪能為一匹馬而傷害與鄰國的友好關係呢?"於是他把寶馬拱手讓給了東胡國王。
冒頓雖然表麵上誇讚東胡國,甚至是以諂媚的態度對待東胡國,但是他卻暗地裏壯大實力,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今天的羞辱之仇報了。東胡國王得到千裏馬以後,就認為冒頓膽小怕事,於是更加放肆、狂妄、驕奢淫逸起來。東胡國又多次向匈奴索要東西,冒頓依然表達對東胡的崇拜之意,並且要什麼給什麼。
然而在私下裏,他多次召集群臣分析當時的形勢,指明東胡氣焰囂張的原因,鼓勵臣子們內修實力,外修政治,以便日後報仇雪恨。大臣們聽冒頓說得很有道理,就按照冒頓的要求兢兢業業地治理國家,經過冒頓及群臣多年臥薪嚐膽式的治理,匈奴的實力雄厚起來,並且已經遠遠超過了東胡國。當東胡國王再次向他們索要東西的時候,冒頓怒發衝冠,拍案而起,親自披掛上陣,一舉消滅了沒有防備的東胡國。
為對手叫好是一個自我強化的過程,在對手強於你而你又想打敗他的時候,不妨先學會為他喝彩,用喝彩聲迷惑他,這樣你日後成功的勝算就會更大些。
當然,假如能夠使雙方獲利,自然就沒必要鬥個你死我活,這時為對手叫好則能化敵為友,同時還能顯出你的氣度,這自然是件名利雙收的事。為競爭對手叫好,並不說明你就一定比他差,而且這也不會損傷你的尊嚴,相反它還會讓你有與對方聯手的機會,這是一種美德,一種氣度,更是一種智慧,你付出的是讚美,得到的卻是對手的感激和給你帶來的利益。
讚美對手也許看起來有些難辦,但是當對手成功的時候,你的喝彩無疑是對他最好的禮物,這樣你們極易從對手變為合作夥伴,千萬不要在對手失利時推他一下,在他成功的時候嫉妒他,這些"真情流露"隻會讓你日後的路更難走,而如果能夠做到把自己的位置放低為對手叫好,你一定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
恃才豈能小瞧人,任性何必得罪人厚黑學講究不能輕易得罪人,即使有再大的才能,即使對方是真小人,你是真君子,也不要輕易與人為敵。中國有句俗話"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朋友添堵牆",正所謂"恃才豈能小瞧人,任性何必得罪人",保持低調和謙卑,就不至於為自己招來禍端。
唐朝著名宰相楊炎雖然有宰相之能,卻沒有宰相的度量,尤其是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他相貌俊俏,仗著自己有些才能便目中無人。當時盧杞和楊炎同為宰相,盧杞是個相貌奇醜無比、身材矮小的人,楊炎根本就沒把這個人放在眼裏,雖然兩人同在一朝,共事一主,可是楊炎幾乎不和盧杞往來,還不時地對盧杞表示出不屑。
相貌醜陋、內心自卑的盧杞本來就嫉妒楊炎的儀表,再加上楊炎對他的不屑,自然就懷恨在心。於是他開始找楊炎手下親信官員的過錯,並上奏給皇帝。楊炎因此看盧杞更不順眼,他找到盧杞質問:"我手下的人做錯了什麼都應該由我來處理,如果我不處理,咱們可以一起商量著辦,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就暗中向皇帝告狀?"如此直接的質問弄得盧杞很沒麵子,於是,兩個人的積怨越來越深。
自從楊炎和盧杞結怨以後,盧杞便千方百計地想讓楊炎出醜。盧杞明白自己麵貌奇醜無比,又不是進士出身,才幹也沒辦法和楊炎比,可是論陰謀詭計和阿諛奉承的能力,他卻比楊炎強得多,他依靠這些手段,逐漸得到了唐德宗的信任,就開始計劃報楊炎小瞧自己的仇。
沒過多久,他的機會就來了。節度使梁崇義背叛皇帝,發動叛變,德宗下令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前去平亂,而楊炎十分不滿重用李希烈,覺得這個人反複無常。可是德宗已經下定了決心,他對楊炎說:"這件事由朕決定就好!"哪知道,不會察言觀色的楊炎仗著自己的才能,不把皇帝的不快放在眼中,一再反對重用李希烈,這讓本來就對他有點意見的德宗更加生氣。
湊巧的是,在皇帝的詔命下達之後正趕上陰雨連綿,李希烈的軍隊行動遲緩了些,而德宗是個急性子的人,於是找盧杞商量對策。這時,盧杞看到了扳倒楊炎的絕佳時機,就對德宗皇帝說:"李希烈之所以走得這麼慢,正是因為他聽說了楊炎反對您重用他的消息,皇上您何必為了保全楊炎的麵子而影響平定叛軍的事情呢?不如暫且把楊炎宰相的職位免去,好讓李希烈放心地前去平亂。等到李希烈把亂事平定後再把楊炎重新召回來,這對誰來說都沒有什麼損失。"
盧杞說的這番話聽上去似乎全是為皇帝考慮的,而且沒有一句中傷楊炎的話,但確實是用心險惡。德宗皇帝聽信了盧杞的話,就找了個莫須有的罪名把楊炎的宰相職務免去了。自此以後盧杞可以說是隻手遮天,而且楊炎的權力沒有那麼大了,就更便於盧杞誣陷他了。楊炎在長安曲江池邊為自己的祖先建了一座祠堂,盧杞便對皇帝說:"楊炎建祠堂的地方有帝王之氣,玄宗的時候,宰相蕭嵩就在那裏建過祠堂,後來玄宗皇帝曾經到那裏去巡遊過,看到那裏的帝王氣非常盛,就下旨讓蕭嵩把祠堂改建在別處了。現在楊炎又在這個地方建祠堂,想必是懷著篡朝奪位的狼子野心。"德宗皇帝聽完勃然大怒,就拿盧杞這些話為理由,把楊炎貶為崖州(今海南省境內)司馬,隨後又下旨把楊炎賜死。
厚黑學講究不能輕易得罪人,即使有再大的才能,即使對方是真小人,你是真君子,也不要輕易與人尤其是小人為敵。但楊炎確實沒做到這一點,他仗著自己的才能便看不起盧杞,可是他忘了盧杞本身就是個他得罪不起的小人,最終招致殺頭之禍。要知道,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一旦你破壞了別人的角色,也就是與他撕破了臉皮,若對方報複起來,對你的影響就是加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