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一個人過於顯露出自己高於一般人的才智,往往會對自己不利,甚至招來外力的攻擊。而擁有大智慧的人既會藏拙,也會藏巧。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議論"誰更聰明"。但是,一個人是否聰明,並不是那麼容易看穿的。事實上,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常常會把自己的聰明隱藏起來,而隻有那些愚笨的人才會自作聰明,把自己僅有的一點機巧拿出來顯擺。
《陰符經》有雲:"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伏藏是一種大智慧。善於伏藏是事業成功和克敵製勝的關鍵,一個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強,智商再高,也難以戰勝敵人。
北宋仁宗年間,宰相丁謂把持朝政,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與地位,他不允許同僚在退朝後單獨留下來向皇上奏事。參知政事王曾知道丁謂的"虎須"拂不得,因此表現得非常乖順,從沒有違背他的意圖,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很久。
有一天,王曾突然對丁謂說:"丁大人,我沒有兒子,如今年紀越來越大了,我怕老來孤苦伶仃,想把親弟弟的一個兒子過繼過來為我傳宗接代。我想乞求皇上的恩澤,但這件事又不好在朝堂上當著眾人的麵向皇上奏請,因此,我想在退朝後留下來向皇上啟奏。"
丁謂聽了,覺得王曾所言合情合理,便答應道:"那你就自己啟奏吧!"
王曾看到丁謂答應了自己非常高興,謝過丁謂之後,王曾就立刻單獨拜見皇帝去了。然而他並沒有提過繼的事情,而是向皇帝提交了一卷文書,同時揭發了丁謂的行為。
丁謂答應了王曾之後又細細想了想,感到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但是已經晚了。 過幾天,宋仁宗就把丁謂貶謫了。
有的時候,為了達到目的,必須使用一些手段。有些人對甘於平淡、屈身事下的行為極為不屑,其實,這是沒有眼光的看法。"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當時機不成熟或者時運不濟的時候,應將才華掩藏起來,收斂鋒芒。這樣做,一來可以麻痹對手,使他驕傲輕敵,以為自己軟弱無能;二來可以保護自己,使別人不注意自己。事實上,一個人是否能成大事,不在於能夠開拓多少疆土,而在於是否能夠守得住。
一個人過於顯露自己高於一般人的才智,往往會對自己不利,甚至招來外力的攻擊。而擁有大智慧的人既會藏拙,也會藏巧。他們常常會有效地把自己的實力和意圖隱蔽起來,然後暗中預測動態,根據時空變化,思考具體的行動。他們懂得該進的時候就進,該退的時候就退,既不貽誤時機,又不輕率冒進。遇到時機就會大展宏圖,時機未到則會顯拙藏巧,甘居平民。但低調伏藏不是要你成為奸詐小人,而是你要學會一些手段保護自己。
當然,如果想要進取的話,就不僅需要低調,還要學會使用心機。不急於攻取時,應該以恭維的言辭和豐厚之禮示弱,使其驕傲,讓他的缺點暴露,然後從他的缺點入手進行打擊。這樣,你就可能收獲全功。
明朝奸相嚴嵩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人物,放下其曆史功過不說,就其個人發跡過程而言,他實在可以說是一名厚黑高手,其手段之高超,心機之工巧,實非常人可比。
嘉靖中期,嚴嵩在翰林院擔任低級職務。嚴嵩打聽到當時的朝廷重臣禮部尚書夏言是自己的同鄉,就想接近夏言,套套關係。結果,他幾次前往夏府求見,都被夏言轟了出來。盡管受了幾次窩囊氣,但嚴嵩並不死心。他準備了酒筵,親自到夏言府上去邀請夏言。但夏言隨便找了個借口就回絕了他。
"無賴"嚴嵩見這樣還不行,就開始使出了絕招:他在夏言的堂前鋪上墊子,跪下來一遍一遍地高聲朗讀自己帶來的請柬。
這麼一讀不要緊,硬是把這個剛直的夏言感動了。夏言以為自己真是嚴嵩的偶像,於是就慨然赴宴了。
從此,夏言對嚴嵩越來越器重,並一再提拔他。幾年後,已任內閣首輔的夏言又推薦嚴嵩接任了禮部尚書,甚至透露要讓嚴嵩接替自己的位置。
事實上,嚴嵩早就想讓自己的地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機會,不過,在沒有找到機會之前,他隻有藏好自己的欲望。沒多久,他就找到了機會。
當時,嘉靖皇帝迷信道教,而夏言極力反對皇帝的迷信活動,彼此之間衝突不斷。皇帝把五頂香葉冠分別賜予幾位寵臣,夏言不肯接受,反而對皇帝的行為大加批駁,令皇帝十分惱火。
嚴嵩看準皇帝憋著一肚子氣的時候去拜見皇上。他把香葉冠戴在頭上,外邊還鄭重地罩上輕紗。結果,皇帝對嚴嵩的行為大加讚賞,對夏言更加不滿。嚴嵩眼看時機已到,便一改往日的謙卑,開始在皇帝麵前添油加醋地說了夏言許多壞話。
一天,當嚴嵩單獨去見嘉靖時,談及夏言,嚴嵩突然全身顫抖,匍匐在地痛哭不已。嘉靖見這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竟然哭得如此傷心,憐念之情驟生,動情地安慰他:"你不要有什麼顧慮,有朕為你做主,有話盡管說,不要害怕。"
聽了皇帝的許可,嚴嵩便將平時搜集到的夏言的種種所謂罪狀添枝加葉、無中生有地一一哭訴出來。嘉靖聞言,對夏言的不滿立刻變成了惱怒,第二天就把夏言的所有官職罷免了。隨後,嚴嵩就取代了夏言。
雖然嚴嵩的人格為後人所不齒,但是他的厚黑手段卻不得不令人佩服。事實上,為人處世時必須會一點手段,否則就難以成功。
當時機不成熟時,必須像獵人一樣耐心潛伏著等待獵物出現;當你的對手強大時,就要隱藏自己的鋒芒,讓對手充分表演,徹底地暴露出他的全部招數,然後再抓住其要害給予致命打擊。
伏藏自己的巧拙,不輕易暴露自己的虛實,不僅可以保護自己,還有助於進取。若不隱藏,就會有危險出現;若不欺騙,就可能被敵人消滅。深藏不露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精明的處世方式,值得人們去學習和掌握。
出頭的椽子易爛才高不應自詡,位高不可自傲。才高而自詡自誇隻會自損其才,自傷其能;位高而自驕自傲隻會自貶其尊,自謫其位。常言道:"出頭的椽子易爛。"一個人如果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態處世的話,遲早會失敗。唯有謙恭才能讓人在靜默中屹立不倒。稻穗因其豐滿而低首,大海以其最低而成就偉大。為人處世要懂得謙恭,放低姿態,勤勉做事,這樣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他人的敬仰。
羊祜是東漢蔡邕的外孫、晉景帝司馬師的舅弟,為人謙恭,根本沒有官宦人家的驕橫。他年輕時就被舉薦,州官也三番四次征召他,但都被他謝絕了。
羊祜經曆了兩朝,掌握機要大權,卻從不鑽營權勢。他籌劃的良計妙策和議論的稿子過後都焚毀了,世人也不知其中的內容。
有人認為羊祜這樣做沒有必要,他說:"入朝與君王促膝談心,出朝則佯稱不知,這是古人的訓示。"
羊祜無疑是成功的,上至國君,下至黎民百姓都對他十分敬佩,羊祜的參佐們也常讚揚他位尊而謙恭。
一個人若有謙恭的態度就能贏得他人的尊敬,相反,如果過於傲慢,喜歡時不時地顯露自己的本事,則常常不得人心。才高不應自詡,位高不可自傲。才高而自詡自誇隻會自損其才,自傷其能。位高而自驕自傲隻會自貶其尊,自謫其位。事實上,如果過於顯露個人的才能,張揚本性,就不僅不利於自己的前途,更有甚者還會傷及自己的性命。
三國時的禰衡因恃才狂傲、感情用事而被殺,年僅26歲;楊修恃才傲物,不把他人放在眼中,因而不容於曹操,成為"食不甘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而被殺害;清代的年羹堯更是因為不可一世、居功自傲而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稍有名氣就到處洋洋得意地自誇的人遲早會吃虧的。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嚐。無論是處於主動的地位,還是陷入被動境況,都要藏鋒斂跡,千萬不要將自己拋到風口浪尖上或趾高氣揚、威風八麵地在別人的眼前晃動,以免遭萬箭穿心的結局。
古今中外,那些過分張揚、鋒芒畢露之人,不管功勞多大,官位多高,最終多數不得善終,這也是盡人皆知的曆史教訓。
吳王乘船遊於長江之中,聽說附近有一座獼猴山,便決定登山遊玩。吳王登上山,看到一群又一群的獼猴聚在一起戲耍,便感歎獼猴山果然名不虛傳。獼猴看到吳王前呼後擁地來了,立即一哄而散,躲到深林與荊棘叢中去了。隻有一隻獼猴沒有迅速逃走。
那隻獼猴一直在那裏賣弄靈巧,它一會兒在地上得意地旋轉,一會兒又縱身跳到樹上攀援騰蕩。
吳王看到獼猴肆無忌憚的樣子,心裏很不舒服,就彎弓搭箭射它,但那隻獼猴從容地把射來的利箭撥開了。吳王接著射去第二支箭,獼猴更加猖狂了,它竟然把箭接住了。吳王的臉都被氣紅了,於是命令左右一齊動手,箭如風卷,獼猴無法脫逃,立即就被射死了。
這時,吳王回頭對那些陪同自己的大臣說:"這隻猴子誇耀自己的聰明,倚仗自己的敏捷傲視本王,以為有幾分能耐就肆無忌憚地賣弄。丟了性命完全是它咎由自取,你們也應該以此為戒。"
有人喜歡奉承,一旦被別人奉承就沾沾自喜,肆意賣弄,其結果必定不妙。因為鋒芒畢露的人早晚會成為別人的靶子。人要像刀一樣靜時收斂鋒芒,戰時鋒芒畢露。
諸葛亮劉備死後,諸葛亮似乎失去了原本擁有的才智,再也不像劉備在世時那樣運籌帷幄、滿腹經綸了。其實,他的才能並沒有失去,隻是聰明的諸葛亮將過去的鋒芒收斂了起來。因為他知道在劉備的開明政策中,自己不用擔心受猜忌,可以盡力發揮自己的才華。然而,劉備死時當著群臣的麵說:"如果劉禪是塊材料,你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當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為君吧。"諸葛亮何其聰明,他知道劉備再仁義,也不會將國家讓與外姓人,劉備這番話分明另有深意。
諸葛亮一聽,不由地手足無措,虛汗淋漓,當即哭著跪拜於地說:"臣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完,叩頭至流血。
劉備死後,諸葛亮一方麵保持著謹慎的行事作風,盡心盡力輔佐劉禪;另一方麵則常年在外征戰,以防止給人留下"挾天子"的把柄。他收斂鋒芒,故意表現出自己老而無用,從而減少他人猜忌之心以避禍患。這一收斂鋒芒的韜晦之計其實是諸葛亮的大智慧。
古語有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聰明不在於表麵,也不在於一時的能耐,那些口若懸河、高談闊論、逞一時威風的人並非聰明人。他們也許富有才華,但不知道藏鋒,因而往往遭人嫉妒和暗算,常常是難以成功的。
如果糊塗一點,大智若愚,藏巧於拙,如孫臏裝瘋賣傻、司馬懿裝傻充呆,則不僅能保全身家性命,也能為自己最後取得勝利奠定基礎。
做一個收斂自己的鋒芒和盛氣、善於全身而退的人不僅能讓自己免遭暗算,走上人生坦途,還能為未來的成功一躍蓄下充分的能量。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真正有本事的人,雖然有才華學識,但平時像個呆子,不自作聰明;雖然能言善辯,但好像不會講話一樣。老子曰:"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意思是說,最巧妙的就像笨拙的樣子,最有辯才的就像口訥的樣子。這是人際交往中一種識人的智慧。
我們日常說的大智若愚就是這樣一種智慧。大智若愚是"若愚",並不是真的愚笨。大智若愚者其實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而且也隻有大智者才能做到"若愚"。一個人可以利用這種所謂的"笨拙"、"愚蠢"來完成在"智慧"、"巧妙"的情況下不容易辦成的事情。
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可是,在他執政的最初3年中卻沒有發過政令,也沒有處理過國家大事。在當時很多人眼中,他就快成為一位昏君了。
看到楚莊王一直都"不務正業",大臣們著急了。有一次,在邊上侍候楚莊王的右司馬忍不住規勸楚莊王。右司馬很會說話,他說:"有一隻鳥停在南方的一座山上,3年啦,不展翅飛翔,也一聲不叫。請問這種鳥叫什麼鳥?"
楚莊王聽出了右司馬的意思,便回答道:"那隻鳥3年不展翅飛翔,是在用這段時間生長羽毛翅膀;不飛也不叫,是在用這段時間觀察臣子的辦事原則。你別看它沒有飛,一旦飛起來必定會衝天而去,你也別看它沒有叫,一旦鳴叫起來必定十分驚人。"
這就是"一飛衝天"、"一鳴驚人"成語故事的來源。
過了半年,楚莊王一開始親自聽政就廢除了10件舊事,興辦了9件新事,誅罰了5位大臣,提拔了6個隱士,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國力迅速強盛起來後,楚莊王就不再掩飾自己了,他開始顯露自己的實力。他進攻陸渾之戎,陳兵周郊,並派人去問象征天子權威的九鼎的輕重。
這就是"問鼎中原"的來源。
楚莊王後來許多國家,像魯、宋、鄭、陳等都歸附楚國,楚莊王成為了一代霸主。
楚莊王明明是個治國高明的國君,但是他開始時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裝作很不能幹、很不會執政的樣子,這就是大巧若拙。他把自己的智慧潛藏起來,讓一切問題都顯露出來,這樣就能看得更清楚,等到一切都弄明白了之後,他就采取迅速的行動擊中要害。
老子說:"大器晚成,大音希聲。"意思是說最貴重的器物最後製造成,最好的音樂很少奏出聲音來。楚莊王正是這樣一個人,他可以3年不聲不響,默察靜觀,研究楚國的國情、政事、官吏、民心以及天下的形勢,然後一錘定音,可謂深得大巧若拙精髓。
真正有本事的人雖然有才華和學識,但平時像個呆子,不自作聰明;雖然能言善辯,但好像不會講話一樣。有了才華固然很好,但在合適的時機運用才華而不被或少被人忌,才算是更大的才華,這種才華對社會、對人、對己才有真正的用處。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就不僅是一個傑出的書法家,還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善於洞察先機而隨機應變。
安祿山起兵謀反的事情初露端倪時,顏真卿就有了相應的準備。他在自己的守城內高築城,深挖溝,收攬丁壯,積儲糧草,加以防備。然而,他表麵上不露半點聲色,每天和賓客在河裏湖上泛泛舟,飲飲酒,不問時事。
顏真卿顏真卿管理的平原郡是屬安祿山管轄的地方,因此,安祿山時常派密探暗查顏真卿的舉動。但是,密探屢次回來報告說:"沒事,一介書生,不用擔心。"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顏真卿就在這樣的瞞天過海中積極備戰,預防著安祿山的謀反。
果然,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起兵謀反。一時之間,河朔地方的許多城池紛紛被安祿山攻下,隻有顏真卿把守的平原城因為提早做了準備而沒有被攻下。
在人際交往中,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本領和修養對人是極有幫助的。
在人際交往中小聰明要不得。小聰明不僅為人所厭,而且還不安全。如果一個人在為人處世時將自己的才能讓人一覽無餘,時不時地顯示一下自己的小聰明,日久天長,就連自己邁一步能走多遠都讓人掌握得一清二楚,自己一點底氣都藏不住,最終就很容易被他人抓到把柄。
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社會是一張巨大而複雜的關係網,人要想在社會上生存,就要學會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保護自己,少一點棱角,多一些圓融通達,這樣才能在各種場合下應付自如、左右逢源。諳熟世事、機智圓滑不是奸詐,而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乾隆皇帝十分喜歡賣弄自己的才情,他曾經寫過數萬首詩,但真正寫得好的卻沒有幾首。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的賣弄。
乾隆上朝時經常出些詞、聯考問大臣。大臣們明明知道有些對聯很粗淺簡單,也不說破,而是故意苦思冥想,並且求皇帝開恩"再思三日"。難道滿朝文武真的無能人嗎?非也,這其實是免招是非的處世技巧。其實大臣們這樣做,無非是想讓乾隆自己說出來,然後使他接受讚美。果然,每次乾隆都非常開心。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千言萬語也不及一件事實留下的印象那麼深刻,這是大辯若訥的意思。
"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讓他們知道。"外露的聰明遠不如深藏的智慧更有實際意義。所以,如果你想證明什麼,就不要讓任何人知道,要很巧妙地去做,這才是真正的聰明。
才大不可氣粗,居功不可自傲一個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是不會到處張揚自己的能耐與功勞的,相反,他們會用謙虛的態度麵對世人,用自知之明去看待自己。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社會大環境也瞬息萬變,過分張揚和暴露自己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惹下禍患。鋒芒畢露並非好事,如果一個人處處鋒芒畢露,不給別人留點餘地,就必然會遭到他人的嫉妒,這樣他的路就會越來越難走,而其成功的夢想也特別容易夭折。不可一世的年羹堯,就因為在做人上的無知而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年羹堯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了赫赫戰功。雍正二年入京時,年羹堯得到了雍正帝的特殊榮寵,時人稱之為"年大將軍"。
然而,由於年羹堯恃功驕傲、專權跋扈、亂劾賢吏、苛待部下和任人唯親,對全國的官員任命都產生了影響。對各地要職官員的委派,年羹堯也常常用自己的想法影響雍正皇帝,當時的人把這種情況稱為"年選"。
更加糟糕的是,年羹堯在皇帝麵前"無人臣禮",還藐視並威脅皇權。年羹堯在西安總督府時,令文武官員逢五、十在轅門做班,轅門、鼓廳畫上四爪龍,吹鼓手著蟒袍,與宮廷相似。他還令雍正帝派來的侍衛前引後隨,牽馬墜鐙。按清代製度,凡上諭到達地方,地方大員須迎詔,行三跪九叩全禮,並跪請聖安,但雍正帝的恩詔兩次到西寧,年羹堯竟然不守規矩,直接"宣讀曉諭"。他在與同級的督撫、將軍往來的谘文中,語氣模仿皇帝。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帝進呈其出資刻印的《陸宣公奏議》,雍正帝欲為此親撰序言,但年羹堯以不敢"上煩聖心"為借口,代雍正帝擬就序言,並要雍正帝頒布天下。
如此僭越無度的行為令雍正皇帝寒心不已。最終,年羹堯被一再降職,並賜予自裁,結束了他風光無限的一生。
盡管對年羹堯的真正死因有很多爭論,有人說是因為他想造反,又有人說年羹堯當年參與了雍正與諸兄弟的皇位之爭,雍正這樣做是為了殺人滅口,但暫且拋開雍正決心除掉年羹堯的真正動因不說,從年羹堯自身而言,他的死也確實咎由自取。
試問一個皇帝如何能夠容忍自己的臣子功高震主呢?年羹堯自恃功高,妄自尊大,絲毫不知謙遜自保,不守為臣之道,做出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這已經為輿論所不容。更糟糕的是,他結黨營私,貪贓受賄,"公行不法,全無忌憚",為國法所不容,這就更為雍正皇帝所忌恨。一個人犯了這樣的大忌,勢必難得善終。
才大而不氣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其實,在人生道路上,一個人不僅要積極進取,還要適時收斂。否則就會顯得自己才大氣粗,甚至盛氣淩人,讓人有壓迫感,從而產生對抗之心。
賀若弼是隋朝著名將領,他出生在將門之家。其父賀若敦為北周將領,以武猛而聞名,但因為口出怨言,為北周晉王宇文護所不容,逼令其自殺。臨死前,他曾囑咐兒子賀若弼說:"我因為說話不慎而死,你要引以為戒。"說完,還用錐子把賀若弼的舌頭刺出血,希望他能記住這個教訓。
隋朝元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稱帝,是為隋文帝。楊堅稱帝後,就有了吞並江南、統一中國的想法,他詢問大臣:"誰可以勝任鎮守江淮的職務?"尚書左仆射高熲推薦說:"朝臣之內,論文武才幹,沒有能比得上賀若弼的人了。"
於是,楊堅拜賀若弼為吳州總管,做滅陳準備。賀若弼非常高興地接受了命令,並給壽州總管源雄賦詩一首:"交河驃騎幕,合浦伏波營,勿使麒麟上,無我二人名"。詩中的傲然之氣已經隱隱可見。
後來,他參與滅陳,立下了赫赫軍功。滅陳以後,賀若弼更加顯貴了,不僅自己進位上柱國,進爵宋國公,還惠及家人。其兄賀若隆為武都郡公,弟賀若東為萬榮郡公,並為刺史、列將。
然而,此時的賀若弼早已忘記了父親的教訓和教誨,變得驕傲自滿起來。他自以為功名在群臣之上,所以常常以宰相自許。
當時,楊素為右仆射,而賀若弼還隻是個將軍,因此賀若弼心中很是不平。但由於他常常把對人的不滿表現在言語和神色上,因此最終招致貶官。結果,賀若弼並不以之為教訓,怨恨反而更深了。
隋文帝對他的表現感到很失望,便責問他說:"朕以高熲、楊素為宰相,你每次都散播言論,說他們兩個人是吃白飯的,是什麼意思?"賀若弼回答說:"高熲是我的故人,楊素是我的舅子,我清楚他們的為人,所以才會說實話。"
結果,很多達官都認為賀若弼怨憤過重,應該處以死刑。隋文帝猶豫了好幾天,但考慮到他的功勞,還是決定免除他的死罪,消除官職貶為平民。一年後,隋文帝恢複了他的爵位,由於不欣賞他的為人,所以便不再委任官職。但每次宴請群臣的時候,隋文帝還是待賀若弼很好。
有一次,隋文帝賜宴王公。席間,隋文帝要群臣作詩,賀若弼作了一首五言詩,詩中充滿了怨恨,不過,隋文帝看後還是寬容了他,並沒有對他治罪。
這時,正好有突厥使者來朝拜,還表演了百發百中的箭術。隋文帝看後大為驚歎,說道:"除了賀若弼,還有誰有這樣的箭術呢!"於是,他命令賀若弼引弓射箭,果然也是每發必中。隋文帝非常高興,對突厥使者說:"此人天賜我也。"
盡管隋文帝如此寬容,但也沒有讓賀若弼了解到自己的弱點--"才"大氣粗,居功自傲。隋煬帝楊廣還是太子的時候,曾經問賀若弼:"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人都是有名的良將,他們的優劣在哪裏?"賀若弼就說:"楊素有勇無謀;韓擒虎隻會打仗,不會帶兵;史萬歲隻會騎馬,不是大將之才。"楊廣又說:"那麼誰是大將?"賀若弼回答說:"那就看殿下你的眼光了。"言下之意,隻有他賀若弼一人堪稱大將。
這番話不僅傷了同僚們的感情,也讓隋煬帝楊廣對他產生了戒心,最終,賀若弼死在了楊廣的手裏。
才大不可氣粗,居功不可自傲。一個人即便有非凡的才幹,也不能過分招搖,否則,隻會遭人嫉恨。才幹與智慧是不可相提並論的,智慧是才幹,才幹卻不會是智慧。一個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是不會到處張揚自己的能耐與功勞的,相反,他們會用謙虛的態度麵對世人,用自知之明衡量自己。才大不氣粗,居功不自傲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做人的手段,它能幫助自己開拓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放低自己方是上上之策權勢過高、名望顯著就很容易招他人嫉恨,如果不懂得收斂,就可能會被名聲所連累,枉受無妄之災。東漢李固《遺黃瓊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汙;《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是作者對所謂名士的名不副實作出的批評。"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道出了一個普遍而又實在的道理:一個人的名聲太大,他的實際情況與他的名聲就很難完全符合。
古往今來,名實相副的人和事實在不多。盡管如此,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人人都希望成功,希望出人頭地。這種進取向上的精神本來是可貴的,但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情況卻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注意。對此若是有所忽視,隻怕你不僅難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功名和利益,還會為人所不齒。
《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和尚與一個貴公子同乘一條船。貴公子一上船,就高談闊論,顯出一副滿腹經綸的樣子,這讓和尚頓生敬畏。由於船上空間小,和尚生怕侮慢了貴公子,因此蜷縮著自己的身子,抱膝而臥。
哪知那個貴公子越說越離題,其學問的深淺就被和尚摸透了。和尚知道貴公子的學問不怎麼樣後,便問道:"請問相公,澹台滅明(孔子弟子)是一人,還是兩人?"貴公子答:"當然是兩人。"和尚又問:"那麼堯舜是幾人?"貴公子答:"是一人。"
聽完貴公子的回答,和尚笑了笑說:"這等說來,老僧該伸伸腳了。"
真正聰明而有能耐的人不會張口閉口地說自己多麼有本事,更不會說自己有多麼了不起。因為有大智慧的人都知道"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道理。
其實,無論是否聲名顯著,也不管是否名副其實,都應該注意掩藏自己。
高處不勝寒,名頭太大總會有人不服,甚至惹人憎厭。一旦行為有所偏差,就會落人話柄。正所謂:"樹大招風"。權勢過高、名望顯著就很容易招他人嫉恨,如果不懂得收斂,就可能會被名聲所連累,枉受無妄之災。不過,如果懂得收斂自己,那麼盛名之下,其實就並不難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