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深藏不露,熟知中庸之道(2 / 3)

西漢建國,張良可謂一大功臣,被列為"漢初三傑"之一。漢高祖劉邦讚美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外,子房功也。"在"漢初三傑"中,他是唯一一位得善終的人。

張良之所以沒有成為"韓信第二",這與他功成名就後的謙恭不無關係。年輕時就以謙恭、好學、聰明聞名的張良有"橋下揀鞋,拜師學藝"的經曆,並以自己的謙恭得到了《太公兵法》,獲得了真才實學,又因謙恭獲得了賞識和安全。人們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擁有聰明,並時刻記得謙恭。尤其在功成名就之後,更應該注重細枝末節。

張良一心一意追隨劉邦打天下,經常在危急時刻扭轉時局。平定天下以後,劉邦賜給張良三萬戶百姓,張良辭謝說:"我與陛下相會,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負。陛下用我的計策並萬幸成功,這不過是我的運氣好,沒有陛下就沒有張良。"後來官拜大司馬的張良選擇了辭官歸隱。

同樣身為"漢初三傑"的韓信和蕭何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韓信的下場人所共知,因為鋒芒畢露而喪命。而蕭何則因為名氣太大,自己又不通權變,不得不自毀名聲,以至於弄得晚節不保。

蕭何計誅韓信後,劉邦對他更加恩寵,除對蕭何加封外,還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做蕭何的護衛。

眾賓客紛紛道賀,蕭何也非常高興,在府中擺酒席慶賀。突然,有一個門客身著素衣白履,昂然進來吊喪。蕭何見狀,勃然大怒道:"你喝醉了嗎?"

那個門客昂然不懼,說道:"蕭公不要高興得太早,否則就會後患無窮啊!"蕭何聽了,心中十分不解,問道:"我進位為丞相,榮寵有目共睹,而且我行事小心謹慎,沒有任何疏虞,你為什麼這麼說?"門客說道:"皇上南征北伐,親冒矢石。而蕭公安居在都城之中,根本就不用衝鋒陷陣,反而加封食邑,我揣度皇上的意思,恐怕是在懷疑蕭公。難道蕭公沒有見到淮陰侯的下場嗎?"蕭何恍然大悟,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早晨,蕭何便急匆匆地入朝麵聖,力辭封邑,並拿出自己的家財充實國庫。果然,劉邦對蕭何的表現十分滿意。

同年秋天,淮南王英布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征討。

劉邦身在前方,心在都城。每次蕭何派人輸送軍糧到前方時,劉邦都要問:"蕭相國在長安做什麼?"使者回答:"蕭相國愛民如子,除辦軍需以外,無非是做些安撫、體恤百姓的事。"劉邦聽後總是默不作聲。

使者回報蕭何,蕭何對使者的回答大加讚賞。有一天,蕭何偶爾與門客談及使者為自己美言的事情,心中頗為得意。

可是,一個門客聽完後,大聲說道:"蕭公不久就要被滿門抄斬了。"

蕭何聽後大為驚駭,忙問為什麼。

那門客說:"蕭公一入關就深得百姓的愛戴,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您還在想盡方法為民辦事,以此安撫百姓。可是,您現在是百官之首,已經沒有更大的官位可以封賞您了。如今皇上幾次問您的起居動向,就是害怕您借助關中的民望有什麼不軌行動啊!試想,一旦您乘虛號召,閉關自守,豈非將皇上置於進不能戰、退無可歸的境地?"

蕭何聽了,頓時明白門客所說並非虛言,連忙向門客問道:"那麼為今之計,我該如何是好呢?"

門客說:"蕭公,您何不賤價強買民間田宅,故意讓百姓罵您、怨恨您,製造些壞名聲,這樣皇上一看您不得民心了,自然就會對您放心。"

蕭何長歎一聲,說:"我怎麼能去剝削百姓,做貪官汙吏呢!"

為了釋去主上的疑忌,保全自己,蕭何最終還是不得不以侵奪民間財物來自汙名節。不久,蕭何的所作所為就被人密報給了劉邦。果然,劉邦聽後,像沒有發生什麼事一樣,並不查問。

不久,蕭何看到長安一帶耕地狹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天子的上林苑中卻有許多閑著的荒地用來放養禽獸。蕭何便上奏請皇上把這些荒地分給百姓去耕種。誰料,劉邦見此奏章後大怒,惱恨蕭何再次取悅於民,就立刻下令將蕭何逮捕入獄。

滿朝文武以為蕭何必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怕連累自己,都不敢替他申辯。幸虧有一個名叫王衛尉的人,平日素敬蕭何的為人,在服侍劉邦時順便向劉邦探問:"蕭相國犯了什麼大罪?"

劉邦餘怒未消,道:"休要提他?提起他朕就生氣。當年李斯為秦相時,做了好事都歸君主,出了差錯就攬在自己身上。現在蕭何要求朕開放上林苑給百姓耕種,這分明是想取悅於民,自己得個好名聲。他可曾將朕這個皇帝放在眼中?"

王衛尉聞言奏道:"陛下未免錯疑丞相了。丞相如有野心,當年陛下在外征戰數年,他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坐據關中,何至於要用區區禦苑示好百姓,收買人心呢?陛下若疑忌蕭丞相,不但淺視了蕭丞相,也看輕了陛下自己呀。"

劉邦聽了王衛尉的話,覺得有幾分道理,雖然心裏不大高興,但還是感念蕭何的為國之心,當天就命人放了蕭何。

當時,蕭何已經六十多歲了,見劉邦開恩釋放了他,他誠惶誠恐。雖然身上帶著刑具,而且蓬頭赤足,汙穢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後再朝拜天子,隻得馬上上殿謝恩。

劉邦見到蕭何狼狽的樣子,心中未免有些過意不去,便安撫蕭何:"相國不必多禮!這次是相國為民請願,朕不允許。朕不過是個無道天子罷了,而你卻是個賢德的丞相。朕之所以關押相國,就是要讓百姓知道你的賢能和我的過失啊!"

盡管這番話說得大度,但是此時的蕭何已經能夠聽出其中酸溜溜的味道了。從此以後,蕭何對國事就一直保持沉默了。

事實上,人站在高處,應該有求低的心態,把自己的位置擺低反而更得人心。名人如果屈身,人們就會覺得他偉大,相反,如果他始終都高高在上,就隻會讓人鄙薄,嘲笑其名不副實。

常言道:"人的名,樹的影。"求名並沒有錯,但是要有技巧,尤其是在維護自己的名聲時不要固執地認為"身正不怕影子歪",有句話叫做"積毀銷骨",如果別人對你的評議不好,而且越來越多,就足以令你身敗名裂。

寧拜人為師,勿好為人師如果一個人自以為是、好為人師,就會惹人討厭。過分地強調自己的才能,隻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

在人群中,如果你能以別人為師,除了可以增進自己的能力之外,還可以滿足對方的優越感與虛榮心。在這個世界上,無論貧富貴賤,還是聰明愚魯都有其長處。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別人的長處,學會取長補短才能讓自己更進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要學會拜人為師。

然而,在現實中要做到甘拜他人為師並不容易,因為人的天性中都有排他性,這就使得人們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往往從自身出發去思考問題。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導致人們很難心甘情願地虛心向別人學習,相反,"好為人師"倒成了一種習慣。

"好為人師"是一種自顯高明的表現行為,無形中抬高了自己,可是,"好為人師"的行為往往很容易引起他人的不適以及反感,甚至被他人鄙視。

宋朝奸臣鍾弱翁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家夥,但是他卻偏偏喜歡舞文弄墨,附庸風雅。他常常以大師自居,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每次出去遊玩,遇到榜額字畫,他都要批駁評論一番,然後把那字跡除掉,重新書寫並署上自己的大名,以示自己的高明。可是,他的書法實在令人不敢恭維,人們看了都搖頭歎息不已。

有一次,鍾弱翁經過廬陵的一個寺廟,看到寺廟裏有一座很壯麗的閣樓,便決定進去看看。鍾弱翁與同僚以及部下來到那座閣樓下時,隻見閣樓上麵掛了一個匾額,上麵題了幾個字:"定惠之閣",但是題字人的姓名看不清。

鍾弱翁看了那字,覺得定是個無名之輩寫的,於是,他"好為人師"的毛病又來了。他肆無忌憚地評論,把那題字批得一無是處。但眾人覺得那字寫得清俊非常,因而對鍾弱翁的評論不以為然。

鍾弱翁看批評得差不多了,就叫寺廟裏的和尚把匾額取下來,準備自己重新題寫一遍。匾額取下來後,眾人擦去那些浮塵後發現,原來這塊匾額竟然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寫。鍾弱翁一看,竟麵不改色地對左右說:"這樣的好字應該刻在石碑上。"說罷,他便命令部下把這幾個字刻在了石碑之上。這件事情傳出去以後,鍾弱翁就成了人們的笑柄。

一個人若沒有知識,就得有常識;若沒有常識,怎麼也得懂得一點掩飾,若是不學無術還不知羞恥,這樣的人若還不被人鄙薄,那就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在生活或工作中,"好為人師"顯然不是上上之策。有些人經常會有意無意地指點、糾正、教導他人,尤其是指出別人的不足,或許這種行為不是有意的,而是純粹想幫助他人,然而,即便如此,這樣直接地提出意見都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

其實,與其"好為人師"惹麻煩,還不如"拜人為師"求成長。古語說得好:"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自以為是的人是可悲的,自作聰明的人是可惡的,一個真正聰明的人為人是低調而謙遜的。

孔子是著名的大思想家,學識淵博,但從不自滿。孔子周遊列國時,曾經在去晉國的路上被一個7歲的孩童擋住了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童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

孔子一看,發現是用碎石瓦片擺成的一座城。

孩童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

孔子覺得這孩童很懂禮貌,便問他叫什麼名字。孩童說:"我叫項橐!"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這麼小就懂禮,我應該向他學習!"

當孩童知道他就是孔子後,便提出了一個要求:如果回答出兩個問題,他就自動讓路。孔子欣然答應了。

孩童高聲問道:"鵝的叫聲為什麼大?"

孔子聽了,微笑答道:"因為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

孩童反問道:"那麼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麼叫聲也很大呢?"

孔子一聽,想了半天也無言以對。

他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低調謙遜是一種境界,一種風範,更是一種哲學。低調的人能做到謹言慎行,即使自己才華滿腹,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謙遜的人能讓人感覺到平易近人的大家風範,能通過自己的魅力去影響別人,如同春風化雨,根本不會縱口談論別人的過失。

在人群中,如果你能以別人為師,除了可以增進自己的能力之外,還可以滿足對方的優越感與虛榮心。甘拜他人為師可謂一種提高自己能力的手段,更是深得人心的手段。

做人不能太精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因此做人不能太過精明。"精明的人"往往憑借自己的強勢凸顯於整個群體,從而破壞了整體的和諧,造成了"鶴立雞群"的尷尬局勢。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這樣一種自視清高的人:他們血氣旺盛、鋒芒畢露,處事不留餘地,咄咄逼人,有十分的才能與聰慧就十二分地表露出來。他們看不起其他人,大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架勢。這種人處世的特點是高調。

表麵上,高調之人如同天之驕子,然而,這種人在人生旅途中往往會遭受大挫折,甚至釀成悲劇。有一點聰明和成就就趾高氣揚,覺得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人必定會受到打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個人再聰明,總會有人更勝一籌。

"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人不能太過精明。"精明的人"往往憑借自己的強勢凸顯於整個群體,從而破壞了整體的和諧,造成了"鶴立雞群"的尷尬局勢,使自己受到孤立。一個人若是太精明,有時甚至還會招來殺身之禍。

三國時代名士楊修天資聰穎,才學過人,深得曹操器重,然而這個聰明人以善於體察曹操心計為榮,最終被曹操一聲令下,落了個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例子。

低調做人,不耍小聰明,讓自己始終處於冷靜的狀態,在"低調"心態的支配下兢兢業業,才能做成大事業。事實上,真正的聰明是不外顯的。

有一個小孩子很可愛,大人們就都喜歡逗他玩。大人在地上放兩枚銀錢,一枚麵值大,一枚麵值小,然後讓那個小孩子去挑其中的任意一枚。結果,每次這個小孩子都是拿那枚麵值小的。

很多大人都說這個小孩子傻得可愛,就經常用這樣的方法逗他,這種情況持續了很久。

有一天,一個大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對這個小孩說:"你為什麼這麼傻呢?怎麼不去拿那個麵值大的呢?"

小孩仰頭對這個大人說:"那樣的話,以後誰還和我這樣玩呢?"

善於裝傻的人才是聰明人,整天表現出一副精明能幹的樣子往往是不夠聰明的行為。有聰明也要學會藏起來,這樣才能讓別人失去戒心,而對你產生好感與興趣。如果你總是一副很能幹的樣子,隻會讓別人覺得你自以為是,不好相處。聰明人不是"鶴立雞群""特立獨行",而是要在客觀分析自己所處的環境後,在兼顧平衡的前提下突出自己的優勢。

在中國,含蓄謙修、內斂沉穩、大智若愚,自古以來就被奉若真理,人們主張有時候聰明,大多數時候糊塗,偶爾也會揣著聰明裝糊塗。

春秋時期,楚莊王大宴群臣,不僅有大小文武官員,還包括楚莊王的寵姬妃嬪。這場酒宴一直進行到日落西山,楚莊王覺得不夠盡興,便吩咐點燭繼續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臣子們敬酒。

誰料得,就在此時,一陣大風突然吹來,殿內所有的蠟燭都被吹滅了。漆黑一團之中,席上一位官員乘機摸了一下許姬的玉手,許姬一甩手,扯斷了這位官員的帽帶,然後附耳對楚莊王說:"剛才有人乘機調戲我,我扯斷了他的帽帶,你趕快叫人點起蠟燭來看看誰沒有帽帶?"

楚莊王聽了,大聲向臣子們說:"先不要點燃蠟燭,寡人今晚定要與諸位同醉,來,大家都把帽子摘下來痛飲。"

於是,大家都把帽子摘掉了,楚莊王方才命人把蠟燭點燃。

宴席散了之後,許姬怪楚莊王不給她出氣,楚莊王笑道:"此次宴會的目的是狂歡,酒後失態乃人之常情,又何必傷了和氣呢?"

三年後,楚晉交戰中,有一位將軍總是奮不顧身衝在前麵,他表現得異常勇猛。楚莊王極為欣賞那位將軍,便把他召到跟前,對他說:"我平日並沒有特殊優待你,你為什麼如此舍生忘死地戰鬥呢?"

那個將軍回答:"三年前在宴會上被扯斷帽帶的那個人就是我。蒙大王不殺不辱,願誓死以報大王之恩。"

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龍沉潭那樣的寬容胸懷,讓人難以預測,這樣才能從容行事。相應地,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明知故昧",不斤斤計較,其氣度必定令人折服。

在人際關係上,裝糊塗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大多數人都不希望別人比自己聰明,就算他知道你真的比他聰明,在他麵前裝作沒有他聰明,他也會有撿到便宜的滿足感。

人生在世很難逃脫世間的是是非非,因此,要想在塵世中立足,就必須學會生存之法。很多事情都有一個平衡點,要糊塗一些,以免過於聰明破壞了和諧,要知道,微妙之事必有微妙之法。

做人不可太精明,有時還要揣著明白裝糊塗,藏巧露拙。不要以為這僅僅是"演戲",更不要感到不屑,要知道,裝糊塗"演戲"不難,難的是如何讓別人信以為真,從而放棄對你的戒心。如果自己的才能突出,也沒必要總想表現,應該適時隱藏自己的鋒芒,這樣才會更安全。

規避風頭,才能走好人生路有能耐,別人自會欣賞,用不著拿出來顯擺,強出風頭隻會讓人反感。鋒芒畢露固然會因耀眼的光芒而讓人崇拜,但也免不了遭人暗算。老子的"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就說明爭強鬥勝的害處。他又說:"強梁者不得其死",直接道出了好勝者必敗的道理。無數事實證明老子的這些話堪稱至理名言。

隋煬帝在位時立楊暕做太子。在立太子前,隋煬帝覺得楊暕要強,有衝勁,會是個有作為的人,但是立了太子後,楊暕過去的優點就變成了缺點。原來,楊暕不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一直都沒有改變"處處好表現"的習慣。

有一次,隋煬帝父子同獵,煬帝一無所獲,太子卻滿載而歸。煬帝本來就感到太子對自己不夠尊重,這一下被兒子比得更加抬不起頭來。不久,隋煬帝就尋了個罪名把楊暕的太子名號給廢了。

在古代,皇子有能力,自然是順利當上太子的一個條件。但是,如果成為太子,卻不知道收斂自己,隱藏好自己的實力,就等於天上同時有兩個太陽。對此,在位的皇帝自然是難以接受的,太子也就會遭到父皇的猜忌而被廢黜。

唐順宗剛剛做了太子不久就豪言壯語,慨然以天下為己任。他曾經對東宮幕僚說:"我要竭盡全力,向父皇進言革除弊政的計劃!"

他的幕僚聽了,便告誡他:"作為太子,首先要盡的是孝道,殿下應該多向陛下請安,問些起居飲食冷暖的事情,而不應該過多地理會國事,尤其是改革這類敏感問題,就更加不能提了。如果太子過分熱心,別人就會以為殿下邀名邀利,招攬人心。假設陛下因此而猜忌你,你將如何證明自己呢?"

太子聽得如雷貫耳,此後就閉口不談國事。盡管父皇德宗晚年荒淫而又專製,但是作為太子的唐順宗始終都沒有發言,直到他自己真正繼位後,才開始了唐後期著名的順宗改革。

對有大誌向的人來說,低調做人並不是苟且偷生,而是一種以退為進的謀略。真正有才華的人要善於審時度勢,隱藏自己的實力,這樣才能待時機成熟時成就自己,而如果不知道隱藏,再能幹也不免夭折。

真正聰明的人常常被誤以為是傻子,能夠釀出甘甜花蜜的花朵往往沒有濃香,很多有才能的人喜歡深藏不露。盡管張揚個性、展示自我有利於推銷自我,但是,對張揚的聲音與行動,人們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很難接受。大部分時候,要讓人買你的賬,就要謙虛一點,不要鋒芒畢露。

唐朝李泌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他曾幾度匡扶唐廷,力挽狂瀾,立下了卓著功勳。李泌自幼聰敏,博涉經史,小小年紀名氣就非常大,唐玄宗誇他為"神童",宰相張九齡呼他為"小友"。唐玄宗曾要授李泌官職,李泌固辭不受。唐玄宗沒有辦法,隻好讓他與太子結為布衣之交。盡管太子與李泌結交,但是太子不稱他姓名,而稱之為先生。

自小就名震天下的李泌沒有因此而驕傲,反而更傾向於隱世修仙,極力想隱藏自己的才華。他經常遊曆於終南山,不過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天下安危,時不時還會出山做一些事情。

天寶年間,李泌看到天下的危機形勢,遂赴朝廷論當世時務。楊國忠聽說李泌的議論後非常嫉恨他,正想找個機會下手除掉他時,他又潛遁於名山。

安史之亂爆發後,太子唐肅宗即位,特召李泌陳述天下成敗之事。之後唐肅宗要授給李泌官職,李泌再次請辭,說:"陛下屈尊對待臣下,把臣當成貴賓和朋友,這已經比宰相顯貴多了。"後來,李泌實在請辭不過,便做了銀青光祿大夫,雖不是宰相,不過權力卻超過了宰相。

李泌規勸唐肅宗儉約示人,不念宿怨,選賢任能,收攬天下人心。在李泌的出謀劃策之下,唐肅宗終於收複了長安、洛陽。

李泌見唐廷轉危為安,便立即要求辭歸山林。唐肅宗堅決不同意,說:"我和先生同憂,也應該與先生同樂,如今終於收複了河山,您為什麼就想著離開呢?"

李泌說:"我有四個不能留下來的原因,一是我遇到陛下太早;二是陛下任用我過重;三是陛下對我的恩寵太深;四是我的功勞太大了。因此,我不可以留下來。"

經過一番勸說,李泌終於說服唐肅宗,歸隱衡山。

到了唐代宗時,唐廷再次出現危機,皇帝又特召李泌出山,要拜他為宰相,然而,李泌一再請辭。代宗沒辦法,隻好在宮中築了一個書院,讓李泌居住,一遇到軍國大事就找李泌商量,李泌又成了事實上的宰相。當時局好轉後,李泌又一次辭歸山林。

李泌可算是一位布衣宰相,更可算是一位道士宰相,以一個道士的身份獨得巨大的榮耀,李泌可謂千古一人了。

李泌能適時地收斂自己,規避風頭,他以"好談神仙,頗尚詭誕"為幌子,國家危亡時就出山全力輔佐朝政,功成之後則歸山養性,這種隱藏自己的手段實際就是他始終能夠在危局中自保乃至前進的關鍵。

明太祖朱元璋初起時,四方豪傑勢力強過他的有很多。論資曆他不如徐壽輝早,論糧多地廣他不如張士誠富,論兵勇馬壯他不如陳友諒強,朱元璋所占根據地又處於包圍之中,但天下最終還是姓了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在前期采取了一個策略:"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是積蓄力量,"高築牆"是做好積極的準備,最為重要的是一條是"緩稱王",其目的是不讓自己成為別人攻擊的目標,這個不露鋒芒、隱藏實力的策略讓朱元璋獲得了充足的準備時間,最終使他獲得了天下至尊的位置。

即使擁有再多的真才實學,表現得再好,也要懂得收斂。如果一個人過於重視自己,就會忽略他人的存在,從而變得驕傲自大,容易成為孤芳自賞的人。當然,不強出風頭並不是要你畏首畏尾,隻是要把握好張揚與內斂之間的度,以免使自己陷於困境。

忍耐一時,也許便可峰回路轉古語雲:"一忍,可以當百勇;一靜,可以製百動。"與其和狗爭道被狗傷,還不如讓狗先走,因為即使你將狗殺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傷。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留侯論》中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有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做人做事難免有不如意的時候,若能低調一下,也許就會峰回路轉了。自我克製便是一個低調做人的方法。

唐代宰相婁師德有個弟弟被任命為刺史,在赴任之前,婁師德覺得有必要提醒他一些為官之道。

婁師德問弟弟:"身居高官,如何才能不遭人妒忌?若被人妒忌,又如何保全自己呢?"

弟弟說:"從今以後,就算有人把口水吐在我的臉上,我也不會有怨言,我會把口水默默地擦掉。"

婁師德聽了之後語重心長地說:"人家朝你吐口水,就是對你有意見,如果你把口水擦去,就表示你厭惡人家,這樣做無異於火上加油。不如不擦掉它,讓口水自己幹,並用笑臉接受對方。"

婁師德的弟弟至此才真正明白了忍耐與克製的意義,在以後的仕途中也走得更為順利。

在待人處世中要低調,當自己處於不利地位或者危險之時,暫時隱藏自己的實力,冷靜下來往往可以審時度勢,從而另辟蹊徑,重新占據主動。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駐紮於五丈原,直麵曹操軍隊。曹軍統帥司馬懿和諸葛亮一樣,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物。司馬懿深知自己的韜略不如諸葛亮,便采取拖延戰術,一直按兵不動。

諸葛亮見此情況,便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服和一封信,信上說:"你如果不敢出戰,便應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假設你還有點男子氣概,那我們就開戰。"

見到諸葛亮如此猖狂,司馬懿的左右非常氣憤,紛紛請戰,可是司馬懿卻沒有答應。不久,諸葛亮積勞成疾而死,司馬懿這才開始大張旗鼓地進軍蜀地。

古語雲:"一忍,可以當百勇;一靜,可以製百動。"與其和狗爭道被狗傷,還不如讓狗先走。因為即使你將狗殺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傷。

隋末,煬帝十分殘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朝廷中很多官員也紛紛倒戈對抗隋煬帝。這樣的狀況使得隋煬帝的疑心病越來越嚴重,對大臣也有諸多猜忌。

那時,唐國公李淵聲望很高,由於他多次擔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處皆悉心結交當地的英雄豪傑以樹立威望,因此,投奔他的人非常多。

隋煬帝對此深為忌諱,下詔讓李淵到他的行宮去覲見。李淵聽說皇上召見,知道隋煬帝此時的疑心病很重,不宜輕易犯險,於是稱病推辭。

隋煬帝聽說李淵病了,很不高興。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妃子,隋煬帝便向她問起李淵沒有來朝見的原因,王氏回答:"他病了。"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

王氏把這個消息傳給了李淵,李淵聽後更加謹慎了。

為了不引起隋煬帝的注意和加重他的疑心,李淵故意敗壞自己的名聲,整天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不思進取。

隋煬帝聽到這些果然放鬆了對他的警惕。但李淵卻借此機會暗地裏擴充自己的實力,最終在合適的時機起兵反隋,建立了大唐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