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把飯吃光以後,說:“鶴,請別見怪!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招待啦。”
鶴回答說:“狐狸,為此我該謝謝你啦!請到我家裏做客吧。”
第二天,狐狸來到鶴的家裏,鶴已經把冷雜拌湯做好,它把湯倒入瓶頸細長的罐裏,然後把罐放到桌上說:
“狐狸,請吃吧!說實話,沒有別的東西可以請你。”狐狸開始圍著罐打圈圈。它一會兒繞著罐走,一會兒舐舐罐,一會兒又聞聞罐,總之,任憑它怎樣做,它也沒法使它的腦袋鑽到罐裏去。而鶴啄啄自己身子,又啄湯喝,直到把湯全部喝光為止。
“狐狸,請別見怪!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招待啦。”狐狸懊喪極了。它原先想,吃上它整整一個星期,然後跑回家裏,可現在隻得灰溜溜地走了。從那時起,狐狸和鶴的友誼就告吹了。
一棵葡萄葉鐵線蓮
籬笆的陰影下,攀援植物葡萄葉鐵線蓮,扭曲著綠色的手臂,纏繞著山楂樹的枝幹。
“噢,我看見道路對麵有一條籬笆,”鐵線蓮充滿著幻想說,“我要到那去,那條籬笆比這條更大更美。”
在這種願望推動下,它漸漸地伸展手臂,離對麵的籬笆越來越近了。
最後,終於達到目的。它下定決心,纏繞著新枝。“現在,我要幸福地成長,占據這重要的位置不放。”問題是,越來越多的行人走這條道路。他們經常絆在葡萄葉鐵線蓮身上。“我們來清除這個障礙!”人們說。他們弄碎了鐵線蓮的枝幹,從籬笆裏把它拔出來,最後,扔進一個大坑裏。
農夫和蜜蜂
農田的旁邊有三叢灌木,每叢灌木中都居住著一群蜜蜂。農夫覺得,這些矮矮的灌木沒有多大的用處,心想,還不如砍掉了當柴燒。
當農夫動手砍第一叢灌木時,住在裏麵的蜜蜂苦苦地哀求他:“善良的主人,您就是把灌木砍掉了也沒有多少柴火啊!看在我們每天為您的農田傳播花粉的情分上,求求您放過我們的家吧。”農夫看看這些無用的灌木,搖了搖頭:“沒有你們,別的蜜蜂也會傳播花粉。”很快,農夫就毀掉了第一群蜜蜂的小家。
沒過幾天,農夫又來砍第二叢灌木。這時候衝出來一大群蜜蜂,對農夫嗡嗡大叫:“殘暴的地主,你要敢毀壞我們的家園,我們絕對不會善罷甘休!”農夫的臉上被螫了好幾下,他一怒之下,一把火把整叢灌木燒的幹幹淨淨。
當農夫把目標定在第三叢灌木的時候,蜂窩裏的蜂王飛了出來,對農夫柔聲說到:“睿智的投資者啊,請您看看這叢灌木給您帶來的好處吧!您看這叢黃楊樹的木質細膩,成材以後準能賣個好價錢!您再看看我們的蜂窩,每年我們都能生產出很多蜂蜜,還有最有營養價值的蜂王漿,這可都能給您帶來很多經濟效益呢!”聽了蜂王的介紹,農夫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他心甘情願地放下斧頭,與蜂王合作,做起了經營蜂蜜的生意。
危機中的隊列
一天,一隻雲雀見幾隻獅子追逐著一群斑馬,眼看就要接近了,斑馬驀地停下,迅速擺成一個大圓圈,一個個頭朝裏,尾朝外,獅子衝上來了,它們才一觸及圓圈陣,便有一隻隻強勁的後蹄亂踢過來,重重地捶打在獅子的腦袋和身上,獅子吼聲震天,卻無可奈何。它們吃了大虧,灰溜溜地撤走了。
雲雀覺得斑馬的圓圈陣非常高明。第二天,雲雀在藍天裏唱歌,卻發現那幾隻雄獅,緊緊追趕著一群野牛,距離越來越近了,野牛們呼啦一聲撒開,形成了一個大圓圈。可是,它們一個個頭朝外,尾向裏,雲雀急壞了,飛來飛去喊道:“你們站錯了,快,重來,像斑馬那樣,頭向裏,尾對外!”
野牛們雖然聽到了,卻不加理睬,鎮定地屹立著不動。
一隊大雁在牛陣上空飛動,聽了雲雀的呼喊,那隻領頭雁製止道:“雲雀,別瞎叫了,野牛這樣布陣是有道理的。”
說話間,饑餓的獅子都張開血盆大口,凶狠地撲向野牛。野牛們肩並肩,一齊舞動著頭上的兩隻銳角,迎擊挑釁者。進攻的獅子被牛角尖挑得頭破血流,狼狽不堪,夾起尾巴逃竄了。
雲雀長長地籲了一口氣,它一邊追趕著雁隊,一邊自我解嘲地說:“曜,野牛站的位置,雖然與斑馬不同,倒也挺頂用。”
頭雁嘎嘎地笑了,響亮地答道:“它們為了發揮自己的本領,站的位置確實相反,不過,它們的精神卻極為可貴。”那就是:在強敵麵前,正如我們雁隊所顯示的一樣,完完全全團結得像“一”個“人”!
不要沉浸在自傲自負的泥沼裏
有一根非常絢麗耀眼的羽毛,生長在大鵬鳥的翅膀上。在眾多羽毛中,這根羽毛十分與眾不同,它每時每刻都閃閃發亮,光彩奪目,令其他羽毛羨慕不已。它自己也常常引以為豪,得意忘形地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